小学数学绘本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途径

2023-06-25 01:15赵秋芳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绘本数学知识情境

赵秋芳

导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教育的改革,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革除传统教学中效率较低的部分,创新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对数学绘本与课堂教学融合途径进行探究,并分析重要性和具体应用策略。

针对小学生年龄较低、好奇心旺盛的学习特点,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有效的探索。通过形象生动的色彩、图像和数学知识的结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数学绘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绘本是简单的图画和文字的组合,兼有图画的生动趣味性和故事的叙事性。数学绘本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图画故事的形式,能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知识传递,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而且数学绘本融合数学教学,还具有色彩的刺激,能让学生在丰富的表达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进行数学思维的初步培育。数学思维的培育不能僵硬地进行,教师将数学绘本融入教学,能依据简单语言的引导和图文情境下提出的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体现了绘本有效扩展学生思维的作用。数学绘本内容丰富,涉及多种数学知识,通过有效引导就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在良好的绘本阅读中得到培养。学生受到多种数学知识的影响,对数学的思考和探索也能得到有效丰富。

(三)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在小学教学中,一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本身具有好奇心强的行为特点,在课堂上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导致在某些方面学习效率低。将数学绘本引入课堂教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绘本上,降低外界环境对学生的打扰,以趣味化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的深入学习、思考和理解。同时,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出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教学方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二、关于小学数学绘本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导入趣味化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部分,好的教学导入方案对课堂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导入部分不够重视。但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上来,增强数学教学的成效。借助数学绘本进行课堂导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数学知识展示吸引学生对课程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乐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数的运算》时,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运算,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通过学习感受数学运算的发展历程。首先,可以在课前做一个故事导入的预告,如在黑板上写上1到20的数字,询问学生:“这是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的计数方法,但大家知道以前的人们是如何进行计数的吗?”让学生提起好奇心。其次,引导学生打开数学绘本,绘本讲述的是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下的计数方法,有形象生动的动画人物演示,对学生的吸引力十足。教师就能在《数的运算》的课程开始就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再次,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注意力后,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绘本阅读,通过图文结合的故事了解数字符号发展的历史,最后,引导学生一起学习“最方便、最先进的计数方法”,进行后续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教学。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载体,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符合年龄较低的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绘本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数学绘本融入的数学课堂导入统筹了历史文化背景、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能通过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体会更丰富的课堂,从而自觉参与课堂探究。通过绘本体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情境化数学课堂,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枯燥,教学效果较弱。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探索更具说服力的教学方式,如教学情境的构建。许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属于理科,很难创建故事性的情境,其实并不然,可以根据绘本内容构建数学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快速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并进行思考和探索。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灵活教学,同时增强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认识方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绘本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师可以根据《一路向南的阿洛》绘本故事进行情境创设,先熟练掌握故事内容及课堂教学内容,再将二者结合起来,设计合适的情境。该数学绘本讲的是小熊阿洛给熊爸爸送蛋糕的图文故事,主要描写小熊阿洛的路线,其中蕴含着数学课中要教学的方向概念。结合平面图形的教学,可以结合“方向”这一核心教学概念构建教学情境。课堂上,学生可能由于看不懂绘本而着急,或者同桌之间被图画吸引,注意力分散,开始讨论与课堂知识无关的事情。教师要及时引导,维护绘本教学的秩序,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情境创建让学生沉浸式地进行“方向”的学习。通过生活情境的重现和动画的形象展示,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变为故事主角,打破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诵读和学习故事内容,从中学会辨认方向。绘本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借助绘本能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结合数学绘本进行数学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实现教学的灵活性,还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知识。

(三)绘本式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绘本是图画和故事的结合,使用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动画人物形象和较容易理解的故事情节,学生对绘本故事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数学绘本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学生扮演的前提是能理解故事内容。在具体教学时,一般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再开展角色扮演。繪本教学能打破理科学习的局限性,将数学与绘画相结合,形成以故事线为主的学习方式,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如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借助数学绘本《老狼老狼多少钱》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明确这项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刚进行数学学习的小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并不熟悉,不愿意主动进行计算。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通过趣味化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利用学生对事物好奇的心理对学生的简单运算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被绘本吸引,愿意主动参与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模仿,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对学生形成持续性吸引。学生在利用数学绘本学习数学知识时,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对故事角色进行扮演,学生会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不一样的体验,激发新鲜感,提升兴趣。例如,针对以上课堂的知识学习阶段,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再随机给学生分配角色。部分学生扮演公主,部分学生扮演仆人,部分学生扮演其他角色,对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教师以鼓励的形式,将数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绘本实践中,更高效地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展现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绘本图片、文字、图案、动画等,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从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对数学学习和运用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丰富课堂所学内容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化教育技术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将数学绘本融入课堂教学时,同样可以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更多样的形式有效将绘本内容进行展示。教师要对绘本做一些艺术性的处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突出完成数学运算、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将绘本和数学教学相融合,可以科学地改编绘本,使用信息技术助力。

例如,在《比较》的相关教学中,“比一比”教学实质上是考查学生对事物外在特征的判断,旨在让学生根据事物特征进行比较,掌握比较的标准,学习数学中的对比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布鲁克家族的早餐》对学生进行排序方面的锻炼,从而对学生的对比思维进行积极影响。又如,在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一)——有趣的拼搭》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借助绘本教学的方式,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图形的区别,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讲解有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浏览有关图形拼搭的绘本。因为绘本相对内容有限,所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拓展。如图形的拼搭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结合相关绘本,利用多媒体进行初步讲解,再进行更多图形拼搭的多媒体展示,有效扩充课堂内容。多媒体展示的绘本在大小、色彩和丰富度上有一定的优势,能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更好地记忆、分辨和归纳图形,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掌握对比思维,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逻辑和思维的发展,丰富数学学习,助推思维拓展,开阔数学视野。

(五)全面化教学辅助,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绘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为了使数学绘本的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将故事延伸至课外。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热爱游戏活动的心理,借助绘本情境和人物形象设计游戏,活动结束后对内容进行总结,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高效获取。教师还可以小学生改编绘本故事来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对数学绘本教学进行不断调整,使数学课堂更完善,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四年级《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绘本进行全面课堂教学。首先挑选合适的数学绘本。《混合运算》这节课主要讲授运算的技巧和规律,教师要寻找有关运算需求和过程的绘本,如《汪汪的生日派对》。这一绘本讲述的是汪汪和丽丽举办生日派对的故事,其中举办生日派对涉及多项事情的统筹,如生日派对食物的采购,做生日蛋糕要买鸡蛋、零食和水果等;邀请人数的计算,要减去来不了的小伙伴,得出书目后需要写请帖;采购环节中商店的打折促销、预算和购买之间的适应和匹配,通过三个减法确定最便宜的水果,通過加法计算一整天的消费。这个数学故事涵盖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但也有篇幅过长、内容较多、不能在一节课上全部讲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将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理清故事脉络,留少许绘本情节进行作业布置。这样能有效加强学生的注意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在知识巩固的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要重视数学绘本的教学应用,通过融合课内外的绘本提高教学质量,以绘本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以学生兴趣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促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利用绘本丰富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绘本数学知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绘本
绘本
绘本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