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灰烬(组诗)

2023-06-25 06:03刘雪风
诗歌月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山峦

刘雪风

山和水

风雾相依,山峦轮廓持久无序地晃动着。

步入小径,无数眼神向我投递绿意,在山间,

我们的陌生是相互的。抚叶穿林,废弃的

螺旋桨树底运转,载动微弱的声音。

巨石说抹不掉的古典于此刻汇聚;

湖水说鱼儿骨内的淤泥更适合铺就山水;

青草说雨水的寺庙必须要由花枝搭建。

而松林沉默,它枯瘦的指掌在雾幕中写下: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鸟雀呼晴,

一圈圈波纹湖面延伸,它的细微与无穷

不断在我体内变幻。轻触滚烫器官的同时,

也拢起堆满尘土的往昔,触碰闪烁的水花。

只一瞬,我望见废弃的小河水,造砖厂,

塌陷的庙宇,加油站,田畴默立一侧。

望见你挽着浮云的手臂归来,与往日相比,

你更加明亮、轻盈,穿梭在时光之镜中。

我看着你被柳叶拂顶,被它每一寸的年轻

和衰老拂顶。清风洗濯你柔软的灰烬,

宁静的解药自然中闪光。找寻容器,借

万物重构自身。而轮回再无遗失可言。

不断的旧面孔,繁多栖居物,停留泡沫

顶端,仿佛千万盏烛火同时燃烧——

对岸,有人起身离去。夕阳伸手为松林

穿上僧袍,倒影内卷动细枝的拂尘。

它为马尾松的骸骨吟诵,也为来去的幻光与

死者吟诵。在这里,也在别处。或许

从无对立的肉身,也从无虚构的湖水。

当迟暮降临,柳枝加速枯朽。当山色

收拢浓荫,镜面滑向远处。世界终于静下。

十月末端,我不可名状的虚弱近乎透明。

温暖

人世,隔阂消失,

语言的藩篱被经验抹除。我在老雀

羽翼下懂得爱,在鱼儿体内懂得雨水的奉献,

如果,能在此刻脱身,我还将

懂得一把斧头的中年与老年,懂得木柴在

分离时的痛楚与解脱。

据说:离去是一种神秘的体验,

没有痛苦,反而有源泉的鲜活,被无尽的

爱包围,簇拥生命的暖意。

当结局以此种方式悄然降临,我不再会是

最后一位接引者,我将看到

纤繁的枝丫在微笑。光束轨道上

万物挂满静默的露水。越过风暴与闪电的间隙,

尘土中存放如烟的肉体。

是的,我们生来就不是为了索取,

我们所有滚烫都只用来归还。

理想

春日,攀上扶梯。风不断吹动香樟的手臂,

吹动她明晃的阴影和枯裂的指纹,仿佛也在轻拂

我体内每一处器官。此中,我看到湖水的眼睛、

飞鸟的弯喙;看到炊烟的肺部和山峦的鼻梁,

远景持续往我耳朵浇灌通灵的技艺。而我如船舶

装载着万物的柔软、善良与悲悯。拒绝复杂,

也不陷入潮汐。就此投身春风,铭记一切

而又忘却一切,永遠保持声音的真诚。困倦了

就在乱石怀中休憩。结束了,就将爱交付自己。

灵璧月

初三那年,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人群点线式忙碌着,楼檐阴影不断贴近

滚动的日潮。他正躺于病床,枯草般消瘦。

床头,黑帽在被单立成一座雕像。

走廊的喧闹无法压制住他静脉中

隐匿多年的风暴——

借助针孔于脉搏的内海肆虐。

台灯、棉絮和水壶不时输送暖意,

沉默中消磨彼此的耐心。

更多时候,我想触摸他沟壑般的面颊;

一片布满潮汐的岁月之土。

多年来,他把烛火装进春天的容器,

空留一身难掩的憔悴渡河,脚底携有泥泞;

风头环抱往日的冰雪。梦里,

酒香醺醉了他,连同多余的浪涛。

午时窗台枝影越过光线映在他的胸口,

逐渐层云般覆盖。事实上,七十年的尘土

已如一张荆棘之网,圈紧并收缩着

震颤的内心。

活着,好像就是一点点死去,

仿佛枯枝在墙上绘出的一幅抽象画,

寓意经留白彰显:“用生透视死,仿若无一物。”

我们的语言隔着一堵墙,不可言说;

犹如双峰间隔云雾,不可跨越。

他在憔悴的下午醒来,动作迟缓,未曾拥抱我。

犹如深陷一种隐形玻璃似的暮年,

是鸟鸣无法抵达的塔尖;也是白鹭

破空后难以寻至的水泽。

只在河流的暗涌下静候他的降临。

赶大巴返校途中,窗外树木不断被玻璃擦除,

屋檐边的云彩倏忽之间被雨水击碎,

落在我的窗沿。即使到今天,记忆里那纤长

输液管中汇聚的河流,还在缓缓地流向我。

远山淡影

山峦的曲线,被野径弥漫的雾气

精细勾勒出来。黄山腰部

陡峭的石阶不再具备平衡的引力

清风裹带鸟鸣越过耳线,举目望去

边沿的峭壁像一根根湿漉的木柴

在翻腾的云层间点火

他试着弯腰用手臂触摸绵延群山时

野径旁无人辨识的植物

轻柔地和他对视了一眼

以云为名

五年前,她倚在尚未完工的

围栏边对我笑。五指间

阳光像倾斜的瀑布朝她飞奔而去

湖面,绿藻无声涌动

自然仿佛永远不会衰老

田埂上,我们融化彼此的影子

将脚印重叠。鸭群在春日

水面扑扇着翅膀。这面镜中

我们用手心掌纹编织出的温暖

也将会再一次相逢

猜你喜欢
山峦
已经谁备好了
山峦叠嶂
《山峦随意入丹青》青花釉里红瓷板
远山茶韵
凝望一条河
何满子
山峦
山村即事
七月雨
山峦景观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