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的路径研究

2023-06-25 10:22吕梦珠
艺术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参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微更新成为国内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当前城市存量空间逐渐饱和,以往大拆大建的快速发展模式已不适用,正逐渐转向小规模、渐进式的存量更新模式。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城市更新运动提出了“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在政策的推动下,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不断进行尝试与探索,而公共艺术凭借独特的属性成为一种较为有效、容易实施的手段介入社区,试图以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优化社区的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鼓励社区公众的参与,以期实现共享、共建、共治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1 相关概述

1.1 社区

社区源自西方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提出的德语词汇“Gemeinschaft”。他认为社区是由联系紧密的社会群体构成,是一群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1]。后来,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社区”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当“社区”的英文释义被理解为“社区”时,侧重于物理空间,而被理解为“社群”时,更强调群体之间的关系。2000年

11月,国务院发布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社区的定义,即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所指社区强调的是社区的空间与社区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1.2 社区微更新

社区微更新是在有机更新理论基础上的延伸,是城市微更新中微观而具体的层面。“微”指的是对社区空间进行小规模、小尺度、小细节的循序渐进式的更新,是对社区各构成要素实施开发、改造、织补和延续的过程[2]。社区微更新并不仅局限在物质空间的环境优化和品质提升上,其更多关注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强调不能破坏社区空间的原有肌理与特点,要尊重社区的人文内涵。

1.3 艺术介入

艺术介入的概念尚未有权威性的学术界定,根据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其理解为把艺术作为一种温和的媒介与手段,介入各种场景。藝术介入不是以艺术家或组织在场所中创作一件作品为目的,它注重的是介入的整个过程,强调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在地性,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是指通过艺术家、艺术机构、社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的参与,以艺术作品、艺术活动、艺术事件、艺术项目等形式介入社区空间的共创行为。

2 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的价值

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强制性的艺术入侵,相较于其他社区更新模式,公共艺术介入的效果可能微小且缓慢,但是它为社区带来了新奇体验与多元发展的可能。公共艺术与社区的融合是社区更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从我国当前社区微更新的艺术实践来看,艺术介入社区的价值意义在不断地拓展,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美育四个层面。

2.1 社会价值

社区居民的异质性特征使社区中很难形成斐迪南·滕尼斯所说的社会“共同体”[3]。现代社区空间复杂多样,社区人口流动性大,居民之间关系冷漠,社区缺乏凝聚力,社区中充满涉及公共利益的空间矛盾。公共艺术的介入,可以缩小社区公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差异,打破壁垒,使社区居民在对话中形成共同语言,逐渐从陌生人转变为亲近友好的邻里。与此同时,多元的艺术形式介入将居民与社区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信任与认同,侧面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促进居民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对社区产生广泛的价值效益,对城市的更新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价值

艺术介入优化了社区空间的环境氛围、文化内涵等,触发了“城市触媒”效应,社区的发展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后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吸引周边社区公众的参与,产生热度,从而提高街区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实践的成功,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加社区周边的客流量,带动地方旅游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3 文化价值

公共艺术不仅使社区空间的品质得到了提升,还为社区的文化构建与重塑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社区的文化水平能映射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公共艺术介入通过挖掘当地社区的人文历史与精神文化,运用公共艺术的手法表达社区的地域特色,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联系在一起,创造共同记忆,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以此塑造社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自信,丰富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

2.4 美育价值

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作为公共艺术介入的载体,是公众审美的最直观体验。通过对空间内容的色彩构成、造型艺术、材料创新等设计,营造社区空间美学,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社区美育是社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美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4]。公共艺术的介入使美育渗透到社区空间的每个角落,有利于培养公众的审美认知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居民构建交流分享平台,一起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促进社区微更新与社区美育的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全民美育。

3 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的路径

3.1 艺术介入的设计原则

3.1.1 以人为本

在城市的更新建设进程中,政府、市场往往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公众作为最基层的群体很难真正参与到社区更新中,真实诉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社区更新的结果不够理想。而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更好地保障了公众参与的主体地位。社区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各个社会阶层,造成了社区需求的多样化。这就要求艺术介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深入社区内部,与社区居民对话,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情况,协调解决社区内部的矛盾关系,统筹把握艺术介入的目标与策略,促进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助力社区居民自我价值的实现。

3.1.2 多元共创

艺术介入社区遵循多元共创的原则符合当下社区发展的要求。社区空间的构成要素复杂且繁多,要实现社区微更新,离不开社区内外各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创造。社区的发展主要依靠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三大组织的领导管理,公共艺术作为“外来物”介入社区空间,不仅需要社区内部组织的协调,还离不开社区外部资源的帮助与支持,例如社区规划师、艺术家团队、高校师生团队、专业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在艺术介入的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一起讨论构想、集思广益,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知识观念的碰撞,寻求公共艺术与社区融合的最佳路径,发动更多群众参与,以实现自下而上的社区自治更新,共创美好家园。

3.1.3 在地生态

社区的建立依托于自然环境所给予的生存空间,艺术设计首先要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生态,建立与自然间的平衡关系,因地制宜地对社区自然环境特质加以分析利用,采取适宜的策略进行设计。利用生态材料和再生的设计手法,对社区的自然生态加以恢复或营造,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创造自然和谐、舒适健康的生态社区环境。设计除了要考虑自然生态的平衡,还要关注社区本身独有的社会人文生态。公共艺术介入社区需要彰显人文关怀,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与人文的良性循环。

3.1.4 可持续发展

社区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更迭,社区人口也在持续更新换代。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不能只考虑当下的社会背景和需求,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迎合社区微更新的发展要求,用长远的目光进行规划,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设计是否具有延续性、持久性。可持续发展原则要与以人为本、多元共创、在地生态的原则相结合,更有效地作用于社区长久的更新发展。

3.2 艺术介入的路径

根据国内已有的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的实践研究,本文从场所空间的营造、场所精神的重塑、共享空间的创建三个维度,总结分析艺术介入社区的可行路径。公共艺术渐进式地介入社区微更新,为社区营造独特的艺术空间氛围,重塑社区的人文精神,能够促进社区自下而上地自我更新发展。

3.2.1 场所空间的营造

社区空间环境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目前,社区存在空间环境质量差、空间利用率不足、空间设计单一、功能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社区失去活力,居民之间缺少交流,社区氛围趋向冷漠。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深入挖掘社区的特质,对社区的空间视觉、空间功能、空间氛围加以设计更新。

运用视觉艺术语言,融入社区特色元素,以涂鸦壁画的形式丰富社区空间色彩;凝练具有情感共鸣的社区符号,以信息导示的形式完善社区服务系统,创新视觉体验。设计要在视觉效果上聚焦社区公众视线,通过融入社区独特元素符号区别于其他社区空间,进而引起居民的共鸣与广泛讨论。

社区空间中公共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公共座椅、垃圾桶、休憩凉亭、健身设施、照明路灯等。每个社区由于空间容量不同,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不等,有些社区甚至存在缺少公共设施的情况。通过艺术手段对公共设施进行创意设计,在完善社区功能的基础上,营造社区的艺术氛围,打造空间美学,能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体验感受艺术之美。

装置艺术强调与公众的互动性,通过加入声、光、电、影等因素,吸引与引导公众,并在公众参与互动时给予一定的反馈,具有艺术趣味性,有利于社区空间品质的提升。其一般放置在社区内人群聚集的空间,在公众与装置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促进友好邻里关系的建立。例如,位于纽约长岛市社区空间的互动装置“Ribbon”,其由管状的品红色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包含可旋转的彩虹面板,公众可以通过扫描场地的二维码提交“LIC Notes”,有对长岛的印象、情书、诗歌、名言等,提交的内容会在彩虹面板上显示。该装置在营造社区空间氛围的同时,通过互动促进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增进了社区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疫情过后,激活了社区空间的生命力,为空间注入了新生力量。

3.2.2 场所精神的重塑

社区的特质形成与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公共艺术在介入设计时要因地制宜,不能随意照搬一套模式,要根据不同社区的属性进行统筹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与特色,提取社区文化要素,保留社区的原真性,尊重社区空间的原有肌理。可以通过主题壁画、场景雕塑等艺术形式丰富社区的文化内容,也可以组织开展多样的艺术活动、艺术事件,促进公众参与,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集体记忆,重塑地方精神,延续社区文脉。

里约贫民窟的壁画艺术是较为经典的案例。荷兰艺术家杰伦·库哈斯(Jeroen Koolhaas)和德瑞·乌尔哈恩(Dre Urhahn)的最初构想是将壁画布满贫民区空间,从而引起社会对贫民窟的关注。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邀请并吸引了大量当地社区居民参与,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的技能,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而壁画通过表现贫民区居民的生活状态,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不公的现象,以此对抗外界的歧视。这项活动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讨论,其影响延续至今。

3.2.3 共享空间的创建

社区共享空间的创建,为社区居民构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互动交往。创建共享空间的前提是尊重居民的需求与改造意愿,一种方式是利用社区闲置空间,构建社区美术馆、社区博物馆,将居民由参观者转变为策展人,增进社区之间的交流,塑造社区品牌和社区精神。例如,位于上海市虹桥机场新村的社区参与式博物馆,由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策划而成,该社区人口主要是原民航家属大院的居民,拥有丰富的民航精神与航空文化。项目通过场地改造吸引公众聚集,创造对话的机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寻找社区共同点,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文化体验场所,同时还设计了社区品牌小白云IP。

还有一种方式是以社区绿地空间为载体的社区花园,这是一种投入成本低、易操作实施且最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空间更新模式[5]。通过建立在地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区发展。上海凌兆佳苑的“幸福园”就是社区花园实践的优秀案例之一,居民对花园进行自主设计,自觉定期维护管理,团结协作,共同打造出了生态理想的居住环境。

在共享空間中,可以举办艺术活动、艺术事件以及艺术展览。可以是临时性的、周期性的、长期性的,通过持续不断的艺术活动,培养社区居民的共创能力,使其逐渐从普通的参与者转变为专业的策划者,实现社区内部的共建、共享、共治。

4 结语

公共艺术在社区微更新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公共艺术以更广阔的视角、更多元的形式、更温和的手段介入社区所带来的结果是新奇惊喜且极具意义的。在有限的社区空间内,通过艺术为社区创造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有助于提升社区空间品质,重塑社区精神文化内涵,鼓励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的微更新。虽然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实践成果,但是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仍须深入探索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的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

[2] 魏志贺.城市微更新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2):161-164.

[3] 李思颖.社区“共同体”意义的重塑:社区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12):83-85.

[4] 吴毓纯.社区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初探[J].艺术大观,2021(19):137-138.

[5] 齐玉丽,刘悦来.在地自主 多元融合:上海社区花园公共艺术实践参与机制探索[J].装饰,2021(11):45-49.

作者简介:吕梦珠(1997—),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手工艺设计与公共艺术。

摘要:在社区微更新的背景下,公共艺术与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公共艺术的介入成为实现社区微更新的重要途径。社区微更新不同于简单的社区改造,它是针对不同社区的背景和需求进行微小、渐进且涉及文化、环境、精神、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营造。公共艺术凭借独特的属性作为一种温和有效的手段介入社区微更新,试图以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优化社区的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鼓励社区公众的参与,以期实现共享、共建、共治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梳理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的价值,总结设计要遵循的以人为本、多元共创、在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从空间营造、精神重塑、共享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的路径。

关键词:公共艺术;社区微更新;艺术介入;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7-0-04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公众参与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