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调查·提醒

2023-06-25 14:40
现代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小猴子长颈鹿受访者

妙语

好好生活,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好好吃饭。

—中国人记忆中的美味,从来都不是具体指向某一种,而是统归于“家”的味道

最简单的教养,就是适当地回避别人的难堪。

—知乎网上关于“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对方很有教养”的热门回答

他们熬夜赚钱,白天补觉;我熬夜花钱,白天还得打工。

—小杨哥、李佳琦和我的区别

像猫那样交朋友。

—现代人的社交状态:我就在离你一米远的地方,不会离开,也不想让你靠近

你怕老无所依,我怕复制不幸。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想生二孩,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丁克

读书时以为自己能做CEO,工作后发现只能做PPT。

—要这样宽慰自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真正的自律是,别人看你是自律的,你看自己是自由的。

—自律乃通往自由之路

万千不如意,只要你还睡得着,就过得去。

—一条网络热评

热情洋溢地加入每一个群聊,然后将其设置为“消息免打扰”。

—当代人的镜像之一

调查

家长如何

在生命教育中有所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2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关于如何在家庭中开展生命教育,78%的受访者指出家长应懂得孩子是独立个体,应给予尊重,平等沟通。

山东某公立中学初中教师李姗指出,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挫折时,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拿我家孩子举例。孩子去年中考,我和孩子爸爸会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节假日带孩子出门散心。在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受到很大打击。我们就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站在他的角度上给他信心和鼓励,孩子的情绪稳定很多。”

调查中,71.3%的受访者认为要从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珍惜生命和重视健康,64.1%的受访者认为应多带孩子接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美好,54.7%的受访者指出要关注孩子心理和情绪,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80后全职妈妈吴薇,经常带两个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可贵。“有次孩子在做交通志愿者时,遇到了酒驾司机及交通事故场面。他回家后就跟我说,‘生命很宝贵,不管怎样我都要珍爱生命。”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还不能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跟他们平等沟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国宏表示,家长给孩子提要求时,应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可以适当增加一点压力。但当孩子有所抵触或产生情绪变化时,父母要进行调整。”他提醒,家长作为监护人,与孩子相处并没有一套绝对的理论和模式,重要的是要及时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

(杜園春)

提醒

六字培养孩子想象力

在爱因斯坦看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推动着人类进步。幼年的想象力,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创造力、思考能力,因此,家长一定要悉心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读:亲子共读。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阅读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书,比如《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小王子》《格列佛游记》《一只聪明的小狐狸》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跑题。例如,孩子可能由故事中的角色、情节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其他图书的内容,家长应允许孩子自由表达,并指出其相关性,赞扬孩子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

▲编:编故事。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读过的故事进行改编,还可以让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编进去。或者拿来一些实物,比如玩具、书本、水果等,让孩子把这些物品编进故事。家长也可以开个头,让孩子接着编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编故事时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允许新奇、荒诞,不要求有多强的逻辑性,但是注意不要总是重复同一个情节。

▲画:绘画。

绘画是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重要方式,能为孩子的想象添上一双翅膀,让其自由地飞翔。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千奇百怪的想法画出来,还可以拿来不完整的画让孩子补充,或者让孩子用装有水彩的滴管把水彩滴到白纸上,然后用嘴吹出五彩斑斓的图案。孩子认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还在发展中,他的画可能与真实世界存在差异,这时不要用“像不像”来评判孩子的作品,不要嘲笑他,更不要拿范本让孩子临摹,否则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戏:做游戏。

在丰富孩子见闻的基础上,通过玩假想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玩的游戏也不一样。2岁以前,可以选一些简单、重复的游戏,比如传统的“藏猫猫”,可培养孩子积极愉快的情绪,也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增强。2~3岁,在游戏中加入复杂的内容,比如打电话,给布娃娃切菜、炒菜、煮饭等。3~5岁,适合玩“过家家”游戏,孩子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司机、医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5岁以后,可以鼓励孩子突破限制,比如想象外星人来到地球,或者扮演超人、奥特曼等。

▲问:启发式提问。

向孩子提问,本身就能够引导孩子思考。开放性的问题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不仅要问“是什么”,还要多追问“为什么”。可以对孩子进行“假设式提问”,比如,假如汽车轮胎是方的,会怎么样呢?假如海水是红色的,海上日出是怎样的情景?这些假设新奇有趣,很受孩子的欢迎。

▲替:寻找替代方案。

解决问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想几种替代方案,这样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比如,童话故事里小猴子给长颈鹿取绰号,长颈鹿不高兴,不理小猴子,小猴子向长颈鹿道歉,而长颈鹿因为生气不想接受道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那小猴子应该怎么办?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家长引导孩子多想出几种方案,比如等长颈鹿心情平静时再来道歉,或是委托老马叔叔从中劝导,或是写信道歉,或是……多发挥想象力,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琚金民)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
小猴子长颈鹿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不要小看长颈鹿
长颈鹿的烦恼
小猴子
长颈鹿
长颈鹿
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