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探研

2023-06-25 21:25邹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读写训练教学环节核心素养

邹婷

摘要: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基于系统理念下的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正在激发教师加快转变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本文针对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以教学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从内涵定位、关键环节、核心任务等三个方面,多维度、多层面分析和阐述实证化的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以推进该项教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系坐标 教学环节 读写训练 核心素养

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当下正在广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单元教学,构建开放、有序的课程教学体系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结合语文教改工作实践,依照系统思维的理念,从主题学习的内涵定位、教学环节、教学重点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期望更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化认识、探研和实践,以推进该项教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学质量。

一、主题的内涵定位:找准单元主题体系坐标

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以“主题”来组织单元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以往文本结构体系的封闭与松散,旨在充分利用文本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上获得提升,为其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整合教学是术,是手段,是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教材和丛书的重组和整合,实现单位时间教学最优化。“主题”则是纲、是主线,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主题统摄,课文为例,识字、阅读、习作统筹安排,依序教学。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2]。大单元是课程单元,它是以单元主题为中心,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组彼此相关联的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在确定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时,也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把语文课程总体目标、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在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中,要立足单元,但不能囿于单元,应基于大语文视野,从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角度,找准教学单元在教材编排、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的定位,也就是主题单元在教学目标、内容、主题等多维度体系中的内涵、特点,从而以全新的主题单元教学形式开展语文教学。

其一,找准教学体系坐标。系统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具有系统性、组合性和比较性。[3]围绕这“三性”,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的纵向、横向联系,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体系的構建。首先,深刻把握单元主题。牢牢把握单元的共性主题和每篇课文的个性主题,通过类比、比较阅读和教材分析,整体把握单元的主题性,巧编拓展课外阅读教学指导,从而达成同题异构教学体系。再次,精准把握单元主题在教材中的方位。单元设置不是教材的“孤岛”,是教材体系中的范例。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之间的联系,当然重点是领会单元之间主题的联系,在教学中突出本单元主题的同时,渗透不同单元主题的逻辑性和人文性,从而更加突出单元主题的内涵、亮点、特色,达到强化单元节点、贯通单元组合的整合教学、融通教学。

其二,找准目标体系坐标。语文教学目标不单单是单一课文的字词句章,更是知情意行,或者说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的多维度目标的全面达成。因此,单元目标的设定和落实,要以单元主题为魂,立足多维度教学目标,重点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构建知识与技能、汉语与文学、课堂与人文的体系,最终通过一个单元主题为重点、多单元主题组合及多维度目标体系的整合实现学科育人。以教学《故乡》为例,笔者同时拓展了《祝福》《药》《孔乙己》《阿Q正传》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19世纪初普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并结合自身生活感悟体会小人物的悲剧根源,同时结合鲁迅先生的人生坎坷和人生理想,解析鲁迅先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最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正确的“三观”教育,这一教学过程是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情感价值形成和语言文字审美能力等多元教学目标的系统体现。

其三,找准时序体系坐标。教材的编排同教育教学活动一样都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安排,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同样要以教材阶段性安排、学生思维发展、心理品质培养为基石。教师要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亮点特色组织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现状因材施教。一方面,要体现年级、阶段单元难度、重点,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兼顾特殊。比如,对语文素养特长生要适当地“延链”,即拓展主题、延展读写、鉴赏内容的难度、深度;对语文素养后进生要针对性“补链”,即以语言基础积累和读写习惯及兴趣培养为重点,合理运用教学跨越和教学等待策略。

综合来看,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根据教材主题特性、教学重难点等教情、学情实际,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可以在教学实践中适时优化整合目标体系,最终从中确定一套最佳目标体系。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可以从三个层面确立单元主题教学。首先,从题材看,共性主题是民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面,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样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但这些课文的主题并不完全相同,所寄予的情思是不一样的。《社戏》表达了对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回延安》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安塞腰鼓》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共性之中又有个性的区别。其次从表达方式看,七年级及八上课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具体可感的人和事来引导学生提高文学素养。这样一来,学生对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比较熟悉了,如何写人写事写景乃至于抒情就比较了解了。而这些课文中又夹杂着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学习,那么,学生对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就有所涉猎了。因此,可以确立的第二个主题是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再次从文学鉴赏看,学生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接受了初中语文课文范例的熏陶,学生语言积累、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有了一定基础,加之按照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品析和情感体悟也就成为教学重点。因此,可以确立的第三个主题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作者寄予的情思。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提升单元主题整合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基于系统思维理念,要求学生将一本厚书读薄、一本薄书读厚,不仅对教师对学生的系统把握、整体感知和提炼品析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性要求,由此对教学环节、课程整合和课堂交互联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单元主题整合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革新性,教学资源实行一定的开放性,以及教师技能上要有一定的机智性。

首先,推行教学全过程整合。备教辅改考的全过程教学环节均应体现整合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学生角度讲,教学互动要尽量做到分层次、分批次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比如提问学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与激励,比如小组活动中成绩高低、性格、性别等不同学生的搭配组合,甚至因单元主题教学的需要,打破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界限实施“大课堂”“小组探究”、分层教学的全面整合。从教师角度讲,围绕单元主题,备一堂课和备一系列课,根据教师特性和教研需要开展示范课、观摩课以及集体课,采取一个单元一人独立教学和多人多种形式组合教学,在体现“专精特新”教师个性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力量组合、团队探研,从而打破班级建制,打造团建精品课堂。同时,教案编写、学生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以及教学反思、探究研学等均实施资源共享、力量整合、集体联动。此外,为了配合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笔者所在教研组团队共同编写同步学案、练案,与课本同步落实,开展“书香校园 悦读悦享”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做一张试卷,共同反思、共同提高。

其次,推行跨领域课程资源整合。一方面,注重跨领域教学课堂主题设计。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不仅需要好的主题,更需要切合的过程性设计来落实跨学科主题的教学目标。在选择主题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既要考虑语文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及成长阅历,将存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寻找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通识性的活动主题。语文课堂的主题比其他学科更具有选择的空间,因为语文学科没有确定的学科范围内的主题,在可承担大概念载体的前提下,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都可提炼为主題。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组织、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比如,在教授《爱莲说》时,笔者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组搜集莲的生物学资料,一组搜集莲的美术、书法作品资料,一组搜集莲在服饰、饰物、摆件以及佛像等生活物件资料,一组搜集莲演化成为君子形象的历史文化资料,一组搜集以莲托物言志的诗词文赋,从不同学科视角与文学作品中“莲”的形象进行“找同”鉴赏和品析。另一方面,注重单元资源优化重组。教材中单元课文的安排虽然只有四五篇,但单元主题的主线和脉络清晰,由于每篇课文内容的差异性以及丛书阅读材料的丰富性,如果教学上稍有宽泛、偏移,课堂上学生容易产生“零散化”“碎片化”效应。教师须立足单元主题的重点课文、重点段落,构建中心范本,实施经典导引,适当串联篇章枝叶和零碎知识,提纲挈领、点面结合地开展教学,从而优化教材课程资源的重组。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能够引发有针对性、系列化和结构化的优质问题和有意义的活动,引领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推动高阶思维和共情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和实现深度学习。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特点的语段,除让学生从济南特殊地理位置导致的自然特性外,提出探研性问题“作者长期在第一故乡北平生活,也有过伦敦生活的经历,济南冬天的特点一定很多,为什么作者偏偏突出喜爱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这背后有深刻意涵吗”。通过相关史料和回忆录阅读延伸,笔者让学生明白老舍先生婚后到抗战爆发前在济南生活的七年是平和的、幸福的,由此体悟出作者寄寓着对时局和平和人民幸福的希翼。此外,注重“单元辐射”和“跨学科整合”并用。语文主题学习基于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是“大语文观”的生动实践。单元整合教学中,要依据单元主题的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灵活地运用数理化学科的学科语言、内容和方法促进语文教学,开展文史艺术学科与语文的渗透教学。比如,德育渗透课、辩论赛、综合性学习、研学活动等跨学科教学,都使得语文成为整合多学科的中心。也就是说,跨学科整合最终要回归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回归语言文字教学的使命,回归语言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再次,推行多层面教学机智整合。教学机智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组织、目标导向的综合素养,是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灵动反应,说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水平的能力体现。优秀的教师总是紧盯学生课堂表现和知识、技能掌握、发展的“众数”“中位数”以及峰值、谷值,对于课堂参与和学习效力表现中的大多数学生以及平均分、最优生和落后生的关注,始终应作为教学组织的重要方向标。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实现的效度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善于处理整合教学的加法与减法。加法与减法的问题,主要是依据单元主题对教材、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以及因材施教而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活动,“双减”背景下学生课业的精心设计和方式方法的优化(上文已有浅述,在此不再赘述)。另一方面,要相机做好整合教学的乘法和除法。除了单元辐射、跨学科整合策略下的综合性语文学习,也要适当允许和尝试“课堂跑题”。笔者曾在教授《祝福》时,学生读到祥林嫂说“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众多学生窃笑甚至几分钟内课堂失序。显然,学生由反封建、人性解放的单元主题“故意”跑偏。出于教书育人的“传道”使命,笔者不得不临时性进行青春期“解惑”与疏导,最后迂回到单元主题。因此,由于语文学科的宽泛性,学生可能会因为思维认知、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偏离单元主题的认同,如果这种情形在课堂中较为普遍或者干扰较大,教师适当偏离主题调整教学以应对短暂的“叛逆”也有必要。

三、教学重点的突破:优化单元主题读写板块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表达,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注重展示读写结合策略,将阅读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4],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深化情感认识,锻炼良好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核心关键也就要紧扣单元主题主线,优化读写板块设计,多形式、多维度开展好主题性阅读与写作教学。

其一,夯实单元主题读写训练。新课改理念下,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把一个单元系统,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篇章为范例,对不同内容、不同文体、同一主题篇章,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地引导学生合理精读、泛读和速读、品读、听读、朗读、诵读训练。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引导学生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文主题性丛书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外阅读更好地成为课内阅读有力的载体、扩展和延伸。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精心指导学生写好教材中編排的单元主题作文,通过单元主题提炼、升华,习作范文导读,谋篇布局启发,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在作文评讲中,通过教师讲评、面批甚至下水文示范,以及师生共评、互评和“回炉”重写等方式,强化同题异构训练,深化单元主题理解,升华单元主题感知。比如,八下第一单元的《安塞腰鼓》课堂导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读、诵读、演读,读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在语言文字的音乐美、节奏美中体会文字的情绪、情感魅力,从而深刻体悟文章主题。在写作上,以《安塞腰鼓》为范例,确立多种表达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读写训练重点,尤其注重比喻的运用,还有长短句的运用,然后延伸阅读丛书篇目《陕北民歌》和《望秦俑》加深理解。

其二,强化重点语段读写训练。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强调单元整体把握,但并不排斥材料片断探究的重要性,单元主题的体现往往通过重难点的语段凸显,还有一些看似游离主题之外,但非常经典的“弦外之音”往往是主题的升华和延伸。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除了抓住关键字、词、句、段开展阅读训练,还可以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经典语段,开展摘抄、背诵、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读写训练。笔者在单元教学中最为倡导的是选取同一单元主题不同篇章的重点语段,以及不同单元相似主题的重点语段,在课堂教学和考试命题中开展比较阅读,因为这也是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重点和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升的难点。例如,针对学生对文言文、古诗文普遍犯难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常常通过同一题材的古文与诗、词、曲,以及古文与现代文(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语体、不同体裁的经典文段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课堂导读、课后读写训练以及考试检测等多方面进行方法导引、技能训练、评价反馈,让学生深化对教材主题理解,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

其三,拓展情境体验读写训练。单元主题的作用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灵魂气质的熏陶以及情境任务的设置等方面。一堂良好情境的语文课大多是优质、精品课,一名有情感、有情怀的老师大多能培养一群对语言文字有浓厚兴趣和敏感度的学生。语文主题学习本身就强调情境体验的沉浸式读写教学。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学张力,通过创设情境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来掌握文章、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堂上师生的诵读、演读、品读,课外的读后感、课本剧、主题演讲、主题辩论、主题采访、读书沙龙,以及主题电影、研学等都是体验式阅读和写作训练拓展的良好方式。笔者在主题单元整合阅读写作教学中经常开展“唱诗”读写训练,即摘选课文中的经典诗文和语段,用古音古韵或流行歌曲曲调进行演唱,或者改编、改写成古体诗词、流行歌词进行演唱,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语文生活,更增进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把握和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

总之,笔者认为,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要在对教材单元主题的内涵与外延的把握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通过全过程的整合教学模式,抓住阅读写作训练这个教学重点,才能实施科学有效教学,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宋茜.语文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应有“备”无患[J].教育科学论坛,2014(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候有平.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5(2).

[4]黄剑.读与写——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J].素质教育,2017(8).

猜你喜欢
读写训练教学环节核心素养
基于英语读写,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