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飞歌中音乐元素的发展与创新

2023-06-25 11:52郑雨桐廖彬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

郑雨桐 廖彬

【摘 要】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在我国音乐界具有重要价值,民族音乐的传播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的结合,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走出了新的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从中西音乐融合的角度,研究了苗族民族的音乐飞歌文化的创新价值以及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苗族飞歌;民族音乐;民族钢琴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一、苗族飞歌

(一)苗族飞歌的特点

贵州苗族群众长期居住于高山之上,是典型的山地民族。远古时期“三苗”部落、“九黎”部落中的苗族先民跟随蚩尤在中原大战失败后四处迁徙,苗族先民在爬山涉水的迁徙过程中历经了重重困苦,逐渐形成了坚毅的精神品质与团结的民族品格,也在迁徙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苗族“飞歌”。贵州苗族“飞歌”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展示爱情、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人文歌曲,也有表达节日礼仪、迎来送往、节气时令等方面的民俗歌曲。苗族“飞歌”旋律激昂高亢,质朴粗犷的独特气质与其文化背景、音乐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苗族民歌在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活的影响下,形成的性格粗犷、豪放、倔强、火辣、奔放热情艺术特征,是从苗族人民内心深处所激发的情感之音。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不仅展现了强劲的音乐冲击力,还体现了苗族文化的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飞歌”是苗族的标志性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和保护传承价值。由于民族音乐的创作背景、生活、地域環境不同,其音乐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貌,因此,如何传承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引起了世人关注。苗族特有的民族语言、音乐与原生态唱法,使其歌曲形象生动且具有民族特点,一些作曲家以贵州苗族“飞歌”为素材进行了改编,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如笛子独奏曲《可爱的苗岭》、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声乐曲《苗岭的早晨》等。

(二)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苗族民歌有:飞歌、游方歌、酒歌、古歌等,其中飞歌由于悠扬、嘹亮、动听等特点,成了民间传唱度最高的苗族民歌。苗族“飞歌”不仅深得民心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及传承价值。

(1)曲调音阶:苗族部落分布于贵州各部分地区,不同地区的飞歌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东南部的飞歌大多使用“5、6、1、3”四声徵调式民歌,旋律中多使用大三和弦音“1—3—5”,节奏明快,曲风清新;中部飞歌多用“1、2、5、6”四声宫调式,旋律连续使用如“2—6、5—2”等四度、五度大跳音程音型贯穿全曲,曲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将苗族生活的随性自由展现得淋漓尽致。

(2)旋律:苗族民歌的旋律源于自然,在高山峻岭中孕育而生,是苗族人民内心深处真实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写照。东南部飞歌在各地飞歌中最具特色,曲调优美,节奏自由,旋律中音程跨度大,音区宽广,歌曲中最有特色的拖腔展现了苗族人奔放不羁的性格。歌词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地方民风民俗与民族色彩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苗族飞歌音乐元素创新

苗族“飞歌”的创新从原始创作手法到现代创作技法的艰难曲折发展体现了各时代作曲家,音乐家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坚持。正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片赤诚,作曲家们也创作改编出一些广受大众喜爱的苗族音乐创新作品,如白诚仁先生创作的《苗岭的早晨》,以及瞿小松先生创作的《山歌》《神曲》等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本文以《苗岭的早晨》为例研究了苗族飞歌的音乐元素创新。

(一)《苗岭的早晨》

《苗岭的早晨》采用贵州凯里地区流传的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创作。其曲调保留了“飞歌”原有的风格特点,运用转调、节奏变化以及模拟鸟鸣等手法将苗岭早晨美丽的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并在1974年迎接菲律宾总统夫人访华举办音乐会上获得了菲律宾总统夫人极大的称赞。

作曲家陈钢于先生于1975年将白诚仁的口笛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改编成了同名小提琴曲。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还配有钢琴伴奏,将苗族音乐元素与具有西方特色的小提琴乐器以及和声相结合,这样的创新不仅广受欢迎,还使原始民族音乐更具艺术价值。在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中借鉴民族乐器二胡的滑音演奏手法,配以钢琴伴奏,丰满立体的和声与演奏技法更将美妙的苗岭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改编成功后,又由白诚仁先生将其改编为声乐作品,得到了广泛传唱。声乐曲《苗岭的早晨》充分发挥了人声的特色,宽广的音域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这幅苗家劳作图描绘得更加栩栩如生,生活的细节活灵活现。如今在各大声乐比赛中《苗岭的早晨》深受参赛者的追捧,并成为各大音乐学院学生喜爱的作品。

(二)苗族音乐元素创新

《苗岭的早晨》是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现已经具有口琴、小提琴、声乐三种版本的曲谱,且每一种曲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声乐版本的《苗岭的早晨》,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的千山万岭中苗家人生活点滴及辛勤劳作的景象,具有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苗族飞歌的音乐特色。旋律中多次模仿鸟儿歌唱,展现了苗族祖先崇拜的民俗传统,歌词简练易懂,清晰表达了作品主题思想。该版本最大特点是沿用了苗族飞歌的“6、1、3、5”四声调式以及小三度的滑音。旋律独特的跳进旋法,完全展现了苗族人们洒脱奔放的性格。跳跃性强、音域较宽,旋律有较大起伏,吐字少腔调长,声音缓慢,但音调悠扬高亢,节奏毫无拘束以及高亢自由的拖腔唱法,完全保留了飞歌的民间特性。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虽然短小但也随处体现苗族音乐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相结合的鬼斧神工。调式旋法上作者完全保留了苗族飞歌独特的微调属性和“5—1—3—5—1”跳进旋法。小提琴还借鉴了二胡的快速滑指、滑音、颤音以及笛子演奏中的花舌音等最能体现民族乐器特性的演奏技法。不仅增强了乐曲的音乐表现力还发展了西方乐器的民族化演奏形式。

中西音乐元素的结合与碰撞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极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充分体现在音乐的结合发展之中。正是无数中华儿女不断坚持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精神,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中华文化,使其源远流长。

三、《山林》钢琴协奏曲

(一)钢琴协奏曲民族化

钢琴协奏曲作为最能体现西方和声音乐的演奏形式诞生于巴洛克时代,具有极强的戏剧性特点,在演奏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主奏乐器与交响乐队之间对抗、竞技又和谐、协作的矛盾统一关系。中国式的钢琴协奏曲在保留此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中国钢琴协奏曲。回观中国钢琴协奏曲发展的50余年历程,不难发现中国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其风格的发展都受到强烈的社会环境影响,每一时期的钢琴协奏曲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安定团结环境下,作曲家们的创作热情也空前高涨。陈钢先生与何占豪先生共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音乐创作形式相结合,用中国人熟知的神话故事、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思维相结合,创作出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该作品的成功对后来的民族音乐创作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著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也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将民族精神、民族情怀通过音乐的形式注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让我们时刻团结在一起,共同谱写伟大的复兴中国梦。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音乐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西方近现代创作技法也逐渐被作曲家接受并與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对于西方作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已经逐渐地纯熟,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富有个性的作品。如汪立三先生的《东山魁夷画意》和《他山集》,以及钢琴协奏曲《山林》和《春之采》等。

刘敦南先生创作的杰出钢琴协奏曲《山林》是一首将我国苗族“飞歌”与西方钢琴协奏曲完美融合的优秀作品。《山林》钢琴协奏曲以“飞歌”的音调为基础,采用“包括调式特性音在内的一个八声音阶”调式创作出的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它以中国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赖以生存的土壤,以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独有的情结为基调,以特有的中国式思维为创作范式,冠之以西方的传统音乐创作模式,将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仅从模式、框架上单一学习西方,脱离思维和情感等文化背景,过于单一和空洞的局面,确定了中国钢琴协奏曲的民族化发展之路。钢琴协奏曲《山林》的出现,鼓励了更多优秀民族音乐的创作,给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苗族音乐元素的融合创新

钢琴协奏曲《山林》由三个乐章构成,每个乐章无论是从作品的创作技巧还是从情感表达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征。《山林》协奏曲是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歌舞为主要素材,在这之中融入了钢琴独特的和声色彩特性,体现出了民族音乐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在《山林》协奏曲中钢琴作为替代民族乐器的表达工具被完美的运用,和声、色彩和织体与南方特有的山水风景完美融合,在描绘山林春色美景之外,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革的无奈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憧憬的喜悦之情。

(1)节拍:苗族飞歌曲调中节拍的特点是自由,如第二乐章中大量的长连线乐句以及第三乐章使用了少见的4/5拍子充分保留了节拍的自由性特点。节拍的“自由性”还来自每小节的强弱对比不明显,节拍的控制较自由的演奏效果。

(2)调性:苗族“飞歌”基本音调是三音列旋法,其调式音阶无论是五声还是七声都注重对调式音级“宫、商、徵”的强调。《山林》中七个主题旋律运用的“飞歌”调式特性音阶是一个包括调式特性音“降角”和“闰”在内的九声音阶。九声音阶不论是旋律音高材料还是和声材料都要比单纯的五声音阶资源丰富得多,它包含了从小二度到大七度所有的音程关系,同时其调式特性音也更便于调式的交替。对苗族“飞歌”九声音阶的挖掘充分显示出作曲家的大胆与用心,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同时有意结合近现代作曲技法,为民族音乐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3)和声:大量的七和弦结构及其七和弦的变体结构是中国民族风格与西方传统、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四度、五度和弦结构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模仿苗族乐器“芦笙”的声音效果,这一类型和弦主要运用于乐曲的第二乐章30—35小节以及整个第三乐章。在第二乐章中,钢琴声部的和弦以平行进行的方式从下到上进行了四度关系的叠置,和弦之间无直接的功能联系,小二度的音程关系便成了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调性感,不仅方便作品调性的转换而且对于塑造作品中特殊的音响形象和意境有着巨大的表现力。

四、结语

苗族飞歌不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新时代背景下苗族飞歌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音乐人对民族音乐创新的积极性,多创作民族民间优秀音乐作品,民族音乐的创新也是抢救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融合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常态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形式,改革创新也是人类道路的必经之路。在音乐种类、音乐元素、音乐形态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原始传统的优秀民族音乐或许能对未来的音乐发展产生新的启发。若是在探索的道路中感到迷茫,不妨回头望一望家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黄冰漫.贵州苗族“飞歌”的传承及保护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9).

[2]周为民.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7(2).

[3]刘菁菁.钢琴协奏曲《山林》的音乐本体分析[J].黄河之声,2018(5).

[4]李琪.从《山林》看中国钢琴协奏曲之民族化[J].甘肃高师学报,2004(3).

[5]赵娟.一部壮美的抒情音诗——浅析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山林》[J].音乐创作,2006(3).

作者简介:郑雨桐(1998—),女,苗族,贵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音乐、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作曲家 民族音乐学家 唐运善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基于高等院校“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理论思考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开拓·追求·耕耘·守护——痛悼民族音乐文化大师莫日吉胡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