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长期跟踪的核心要素

2023-06-26 10:11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袁月预期主持人

AI分清短中预期

主持人:对AI 接下来跟踪的重点是什么?

袁月:之前说过到了去伪存真的阶段,虽然短期板块整体性还可以,但力度相较4 月份已经明显减弱,纯概念的经过大幅炒作后会逐步掉队,临近中报就会是一次考验,纯概念、蹭概念的在游资炒作过后,赶上财报季都会加速现原形,不要指望短期蹭上AI 就能改变基本面,短期按照情绪应对,有技术、有纪律,看图更重要。

相对中期还是要从业绩角度出发。光模块之所以反复活跃,是因为消息上有巨头加单,这是产业初期必需要投入的,这确实提升了需求。不过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家都有订单的,没有业绩支撑的在炒作过后还会下来,有订单支撑的,股价涨幅巨大也有透支的可能,但相对没业绩的可能回落的就要少一些。

再比如大模型个股近期走势有些分化,相对强的是大模型进展较快的公司,因为大模型AI 产品已经开始出售了,这可以提升业绩兑现的可能性,进展慢的只是跟涨的状态。优质大模型之所以资金预期比较高,一是海外大模型受限,大概率只能用自研的;二是变现的潜能更大。短期可以看到头部企业的模型在持续升级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这是一个趋势,有竞争力的大模型企业要中期重点跟踪,后续资金还会不断挖掘。

主持人:有没有相对更确定的受益方向?

袁月:看的更长的话,更受益的大概率还是几家科技巨头,只是短期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流动性限制了股价发挥,但不能否认它们的优势,因为无论是看研发投入能力、应用场景还是用户基础,都是最领先的,这些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两家公司新研发的功能都差不多,一个是你手机里已经安装且经常使用的APP,一个需要你重新下载新的APP,你会优先选择用谁的?这应该不难选择。

对比之前的互联网浪潮,相关所谓的移动互联网概念股也都被资金轮番炒作,但之后回过头去看,绝大多数公司都是不受益甚至是受损的,理论上这次AI 浪潮也会重复之前的状态,所以参与炒作没问题,但对绝大多数公司都别信什么基本面逻辑,就按照情绪和技术应对,短期就看图。而真正受益的公司,现在可能还没有完全被资金挖掘,后续资金也会逐步寻找新的方向,毕竟细分太多了,要持续跟踪,这需要结合产业进展去看。

从资金角度出发,后续确定的是还会在应用端里面反复挖掘,因为这个范围太大了,不可能总炒游戏、教育、出版、传媒之类的,这些只是目前理论上最先落地的,后续一定会有新的方向,这需要看催化剂和资金,比如数据类公司也值得重点跟踪。

短期看资金结构

主持人:短期轮动节奏尚可,接下来怎么看?

袁月:指数近期从最低点反弹近百点,在遇到3270 点压力后短期有个震荡回踩是正常的,都在预判内。短期看会受汇率的影响,相对长一点绝对是转好的。如果后续情绪恢复和逐步放量,指数下一个上涨浪形的反弹目标可以看的更高,前提是先看短期信号,与沪指关联度高的依旧是白酒、中字头和金融,有能力在其中选择小市值弹性个股。

AI 线人气依旧是相对高的,但要注意内部的节奏,短期太嗨的方向来一次退潮也是可能的,之后再找分歧后的机会。硬件如CPO、服务器等近期有过分析,或早或晚均完成了新高的预期。短期在走加速或者趋势,按照技术应对,分批考虑差价,不要追高,这个位置不要想什么中期逻辑。

主持人:新能源短中期怎么看?

袁月:上周说过新能源汽车会是新能源相对活跃的细分,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充电设施和智能化中,尤其是小市值、超跌的品种,短期继续按照情绪应对。近期汽车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市场对此有一定预期,除了购置税、增加补贴车型等,还需要有超预期的表态出现。

新能源大方向上按照上周说的,多数赛道大幅下跌空间不大,但属于震荡磨底阶段,这个底通常需要震蕩两个月左右,时间可长可短,没有绝对的标准,但震荡时间越长且逐步呈现上升趋势后,可靠性更高。这其中的变量在于市场资金结构,要看市场信号,具体在“滚雪球”中有过分析。

猜你喜欢
袁月预期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赎罪列车”在行驶:诈骗32万后亲情回归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短期炒作未变 中线白马可投
短期游资谨慎博弈 静待高镍炒作契机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夹江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