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3-06-27 04:27王慧敏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核心

王慧敏

随着我国新课改不断发展更新,教育逐渐注重人的培养。初中语文学科的古诗词教学内容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漫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文人们通过精彩绝伦的措辞和饱含深意的内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古诗词内容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构建、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和文化水平塑造等具有重大意义。下文从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可行化策略。

一、诵读诗词,建构与运用语言

语文的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通过积累和整合,让学生具有良好语感,能够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朗诵阅读古诗词,这是古诗词课堂教学时的必备环节。从诵读中可以掌握古诗词的词句运用、感知古诗词的韵律、把握古诗词的节奏、体会古诗词的对仗、积累古诗词的修辞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对于学习语言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古诗词有不同的题材和结构,引导学生朗诵不同的古诗词,教师可以采取不同手段和方法。第一,对于大气磅礴、飒爽豪迈的作品,比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诵读,群体感知曹操遣词造句的对仗工整,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艺术鉴赏水平。第二,对于篇幅较短,但意义丰富的诗歌,可以引导学生依次序朗读,每人一遍,通过感受不同学生的声调、音色,使学生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加深理解。比如学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诗歌本身字句的意义很好理解,要引导学生体会简单表达背后蕴含的思想。让每个学生诵读一遍,去感受作者那豪迈又惆怅的纠结心境,并体会作者怎样根据心境和环境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的妙用,从而学以致用。第三,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词,教师可以播放名家的朗读,让学生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感悟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比如学习杜甫的《望岳》,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朗诵家的诵读,从中细微地感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句式、遣词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朗诵比赛、朗诵表演等形式来感知古诗词,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将古诗词语言的运用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使之消化吸收,从而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字词句的运用以及修辞、对仗、节奏等语言表达的方式,提升核心素养。

二、多措并举,发展与提升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核心素养的又一项重要要求。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置思维导图,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对照整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意象联想,增强形象思维能力,然后结合情境,促进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等情况创设适合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此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亲身体验和感受作者创作的初衷和诗词本身所蕴含的主旨思想。如学习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穿上古装,分别扮演杜甫和李龟年,演绎二人在江南偶遇,彼此寒暄,回忆往事,老友重聚,把酒言欢的场景,将学生带入那个年代和情境,这无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教师还可以编排思维导图,将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诗歌汇总到一张表中,让学生清晰脉络,一目了然理解每首诗歌的主题及相关内容,从而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中抒情类的诗词如《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夜雨寄北》等汇总到一起,群文阅读,比较不同,提炼重点内容,书写心得。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资源,扩大范围,把课内外接触到的诗词整合到一起,通过群文阅读或者古诗词视听等各种方式将它们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联想和判断能力,然后根据诗词中不同的情景,提炼自己对于诗词的看法和感悟。

三、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丰富的情感,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现代公民。而古诗词不仅意蕴优美,富有艺术气息,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大到家国天下,小到儿女情长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从古诗词中感受情感,把握意象审美,提高鉴赏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获得美好的体验。

比如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陆游,他一生笔耕不辍,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写作风格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他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心与热情让后人由衷钦佩与赞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正体现了他忧国忧民、关心时事、至死不渝的伟大情怀。学生对作者的情况有所了解以后,再学习这首诗歌就会兴趣盎然,求知欲上升,从而更好地进入状态去感知作者用独特的诗词语言描绘出的一幅美好的山西村的画面。这首诗中,没有用一个“游”字,却处处彰显“旅游”的迹象,这是作者创作的高明之处,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手法。而作者写作这首诗时正值被罢官闲适,描绘风景的背后则蕴含着自己踌躇满志不能施展的惆怅和意兴阑珊,但他一直以来的家国情怀,让他并没有迷茫与迟疑,因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引导学生去仔细品读作者的这份情感意象,感受他那遣词造句与艺术品味,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明确价值,传承与理解文化

提高語文核心素养,就要让学生感受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感悟文化之美,提升民族自豪感。

首先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价值认知,让学生了解从孔孟、诸子百家到李白、杜甫再到苏轼、陆游等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等等一篇篇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和名字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生从中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而然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提高了民族自豪感。

其次,教师可以调整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环境,让学生从中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意象美。比如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从其中体会主持人和评委的“出口成章”与文化底蕴,从各个选手丰富的诗词储备中学习他们坚韧不拔好学不倦的优秀品质,感悟中华诗词之美,激发自己学习诗词的欲望,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唱读诗歌,如今好多流行歌曲都用古诗词来填词,让学生发挥想象,去搜索这些诗词歌曲,自己吟唱,从中感受诗词的韵律与美好。这样既学习了传统的诗词知识,又从中感受到了文化传统的磅礴力量;既传承了文化传统,又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新课改趋势下,基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要关注构建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审美、传承文化等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探索可行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