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3-06-27 00:59于金萍刘亦学
天津农林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马唐单剂硫醚

张 惟,于金萍,李 琦,刘亦学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 300381)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国每年种植面积为5 00 万 hm2以上[1]。棉田杂草是导致棉花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可使棉花减产14%~16%[2]。棉田优势杂草主要有禾本科杂草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等,阔叶杂草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藜、苘麻、打碗花、牵牛花等,其中危害最大的为马唐、稗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3]。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杂草防除是当前棉田杂草防控的主要措施。

二甲戊灵属于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等旱田作物的田间除草[4],二甲戊灵除草剂通过抑制杂草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以达到除草效果,对马唐、稗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防效较好,但目前已有多种杂草对二甲戊灵产生极高的抗性[5]。嘧草硫醚为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它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其通过阻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达到防除杂草的目的,可于棉花苗前或苗后使用,能防除大多数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6]。针对棉田多为多种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的现状,喷施单一品种的除草剂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选用安全、高效的复配药剂解决棉花田草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天津市棉花田杂草的发生情况,本研究选用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药剂使用效果及最佳用药量,为农业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复配药剂自配);33%二甲戊灵乳油(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0%嘧草硫醚水剂(自配)。

供试作物:棉花,品种为“邯3206”。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 个处理(表1),4 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

表1 不同除草剂药效试验设计

1.3 试验概况

试验在天津市武清区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地地势较平坦,土质为壤土,有机质含量17 g·kg-1,pH 8.1。棉花于2021年6月23 日播种,11月10 日收获,前茬作物为冬小麦。试验地主要杂草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反枝苋(Amaranthus refroflexusL.)、马齿苋(Porbulaea oleraceaL.)。试验于棉花播种后、棉花和杂草出苗前(6月26 日)施药,按设定剂量折算小区用药量,用水量为450 kg·hm-2,采用MATABI超绿型16L 背负式喷雾器(扇形喷头),均匀喷施地表。试验期间其他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4 调查项目与数据处理

药效调查于施药后20 d(7月16 日)、40 d(8月5 日)进行,采用绝对值调查法,每小区随机调查3 个样点,每样点0.33 m2,调查杂草种类及健株数,药后40 d 在调查杂草株数的同时调查杂草地上部分的鲜质量。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PT 为处理区残存杂草株数(或鲜质量),CK 为清水对照区活草株数(或鲜质量)。

除草剂用药安全性调查于施药后7 d(7月3日)、14 d(7月10 日)进行,观察棉花生长情况,记录有无药害及药害的恢复情况。11月10 日试验田收获后进行棉花测产。

用DPS(V7.05 版)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除草剂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除草剂施药后20 d(表2),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1 ~处理4 对棉田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4 种杂草株防效均较高,且与施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杂草株防效为90.41%~99.03%;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5 对棉田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4 种杂草株防效均较高,杂草株防效达到91.95%;单剂10%嘧草硫醚水剂处理6 对禾本科杂草马唐、稗草株防效较低,对阔叶杂草反枝苋、马齿苋株防效较高,株防效总体较差,为79.7%。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低剂量处理1 和处理2 对4 种杂草的株防效与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5 的杂草株防效差异不显著,但高剂量处理3 和处理4 的杂草株防效显著高于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5的杂草株防效。

表2 不同除草剂杂草株数及杂草株防效 (药后20 d,%)

除草剂施药后40 d(表3),除草剂处理1 ~处理6 对棉田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4 种杂草的株防效与施药后20 d(表2)的规律一致,均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性。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1 ~处理4 对棉田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4 种杂草的株防效均较高,且与施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杂草株防效为88.09%~98.29%(表3);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5 对棉田4 种杂草的株防效均较高,杂草株防效为90.26%(表3)、鲜质量防效为91.48%(表4),优于或与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低剂量处理1 和处理2 无显著差异,但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高剂量处理3 和处理4 的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显著高于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5;单剂10%嘧草硫醚水剂处理6 的杂草株防效为76.82%、鲜质量防效为80.31%,显著低于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5 和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不同剂量的处理1 ~处理4。

表3 不同除草剂杂草株数及杂草株防效 (药后40 d,%)

表4 不同除草剂杂草鲜质量及鲜质量防效 (药后40 d,%)

2.2 不同除草剂对棉花的安全性

除草剂施药后7 d 和14 d(表5),处理1~处理6 棉花长势正常,叶色、株高与人工除草处理7 和清水对照(CK)处理8 表现一致,未发现棉花畸形、黄化、死苗等明显的药害症状。除草剂处理1 ~处理6 的棉花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7 的棉花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处理8。在各除草剂处理中,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828 g.a.i.·hm-2(处理2)和1 008 g.a.i.·hm-2(处理3)的棉花产量最高,但与其他除草剂处理差异不显著。

表5 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对棉花的安全性及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单剂33%二甲戊灵乳油在棉田防除一年生杂草已应用多年,在本试验的靶标杂草防除中未表现出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好,但多地已有该药剂的抗药性报道,存在药剂抗性风险;单剂10%嘧草硫醚水剂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通过与二甲戊灵的混用扩大了杀草谱,增加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降低了药剂抗性风险。试验表明,复配药剂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在棉花播种后出苗前,采取土壤喷雾处理,在试验设计剂量下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马唐、稗草、反枝苋、马齿苋均有较好的防效,对棉花生长无不良影响。从除草效果与用药安全性方面分析,48%二甲戊灵·嘧草硫醚悬浮剂828 g.a.i.·hm-2可作为棉花田推荐用药和使用剂量,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依据和帮助。

猜你喜欢
马唐单剂硫醚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为什么海风有腥味
为什么海风有腥味?
5种除草剂对芒稷、马唐的生物活性及对旱稻安全性评价
马唐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硫醇、硫醚类化合物在白油中对环烷酸腐蚀性的影响
几种硫醚类香料抑菌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