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初探

2023-06-28 07:46叶玉婵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标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宗旨,同时提倡单元整体教学。基于此,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将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工具”,站在整体角度,提炼大概念,设计单元目标,确定预期结果,整合单元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借此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将联系自身教学经验,以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以“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评价任务—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制订单元教学计划”为重点,详细论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6-0017-03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指明了语文教学方向。同时,为落实此宗旨,《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建议,如“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上述建议直指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单元整体教学以学习任务为依托,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等为特点。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立足点,以核心素养为指引,以大概念为统领,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继而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出发,体验教学活动,掌握单元内容,同时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其中,教学计划包括情境、任务和活动。下面,本文以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深入研读教材,提炼大概念

大概念是具體知识本身后的更为本质的思想或看法,是对事物性质、特征或事物关系的高度概括。大概念与核心素养间有着密切关系。在刘徽教授看来,倘若将核心素养视为“做”,那么,大概念就是“思”。只有“思”对了,才能“做”对。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由此提炼出大概念。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设置了三篇课文:《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其中,《明天要远足》是一首诗歌,用生动的语言写了一个孩子对远足的渴盼;《大还是小》用趣味的语言描述出了儿童内心世界的矛盾;《项链》勾勒出了儿童海边嬉戏的欢乐场景。这些课文均描述了儿童生活,展现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儿童内心世界是儿童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学生要理解的重点内容。同时,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生活为立足点,从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入手,以小见大,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基于此,教师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儿童内心世界”。在如此大概念的指引下,教师将引导学生站在整体角度,感受儿童生活,一步步地感知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指向核心素养,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要指向核心素养,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继而有依据地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体验,顺其自然地发展核心素养[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表现为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教师可结合核心素养与单元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随文识字,能正确识读38个生字,准确书写其中11个生字,储备词语(包括成语),掌握基本的构词规律;能依据自身生活经历,搭配词语,描述生活场景。(语言运用)

目标二:理解与生活相关的概念,从小处着眼,感受儿童生活,体会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增强生活认知,感受儿童生活乐趣,建立喜爱生活之情。(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目标三:有感情地诵读文本,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词句含义;结合单元大概念,描述自己的生活,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这样的单元教学目标,既点明了单元大概念——儿童的内心世界,又融入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同时还指明了语文教学方法和活动,便于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评价任务

教学评价类型多样,如诊断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无论何种类型的教学评价,都将落实于教学目标上[2]。因此,教师要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评价任务。

例如,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针对目标一,设计诊断性评价任务。具体来说,围绕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教师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书面练习题,借此了解学生字词、构词规律掌握情况。针对目标二,教师设计两个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一是“我当小管家”。教师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创设情境——为家人安排座位。在体验活动时,学生会迁移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安排适当的位置,说明理由。通过体验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童年生活经验,为体验家庭生活做好准备。表现性任务二是“我当小导游”。在活动中,学生和小组成员合作,回顾郊游经历,创设郊游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化身为小导游,向他人介绍景区景点,描述景点特点。在活动结束之际,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以景区景点为参照,绘制图像,制作贺卡,展现美景。针对目标三,教师设计书面检测题,进行随堂问答,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同时,设计制作“心情记录卡”任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自己的心情,由此感知生活与心情的关系,学会表述内心感受。

通过运用诊断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学生的单元学习过程为抓手,切实了解其学习情况,由此进行指导,达成预期目标,增强单元教学效果。

四、打破教材界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整体教学以教材单元内容为基础,打破了单元与单元之间,乃至教材的限制,使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所以,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打破教材界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设置了三篇课文,可以使学生感知童年生活,品味儿童内心世界。但是,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课文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难以建立深刻的认知。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文章不胜枚举。对此,教师应打破教材限制,走进课外,收集与之相关的其他文章,如《海上的风》(儿童诗)、《小小少年》(儿歌)、《双味情绪》(绘本)。如此,可以使学生大量阅读,走进儿童生活中,感受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

五、紧扣教学内容,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一)创设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在单元整体教学起统领作用,任务在单元教学中起“支架”作用。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单元整体教学中。任务可以驱动学生体验情境,积极探究单元教学内容。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以单元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并明确学习任务。

综观上文可知,本单元的基础内容是儿童生活。儿童生活由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构成。于是,教师以三种不同的儿童生活为立足点,创设儿童生活情境。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要认识自己,了解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由此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教师设定三项任务:认识我自己,说说我的家,走进大自然。之后,教师围绕这三项任务,分别设定不同的活动,继而以语文课堂为依托组织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完成任务。

(二)依托语文课堂,创设系列活动

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亦是学生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的途径[3]。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依托,创设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围绕第七单元的三项任务,教师设计了不同的活动(见表1)。

以任务一活动二为例,教师可如此组织活动:

1.创设情境,进入课堂

情境是语文课堂活动的重要构成,大都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

学生会自觉走进语文课堂,积极探究,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

在“我的双味情绪”这節课上,教师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播放本班学生郊游的视频。在视频的引导下,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联系亲身经历,畅想郊游画面,建立积极情绪。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在听到我们要去郊游这一消息后,到真正出发的那一天,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畅所欲言。有人说:“心情很好,想要快点去郊游。”还有人说:“有些矛盾,既高兴,又担心。主要是担心郊游计划被取消。”教师把握时机,进行引导:“看来,面对郊游,我们都有不同的情绪。今天,我们要学习《明天要远足》,看看主人公是不是也有不同的情绪。”如此创设情境,既将学生带入了语文课堂,又引出了教学内容,便于推动其他活动顺利开展。

2.提出问题,阅读文本

在课堂上,教师倘若能依据阅读内容,有效提问,便可以使学生增强阅读针对性,切实地走进阅读深处。对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提问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在《明天要远足》这首儿童诗中,作者巧妙地联系“睡不着觉”和“明天要远足”这两件事情。在描述之际,作者仅用三言两语便写出了“我”的喜悦、忐忑。尤其对于“我”的不同情绪,尽用一个“唉”来表现。在阅读时,学生要感知不同“唉”背后的不同情绪。对此,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提出如此问题:“在这首儿童诗中,作者反复使用了一个字来展现自己的情绪。这个字是什么?”在提出问题后,教师给予学生自读时间。在自读时,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中,认真思考,发现出现最多的词——“唉”。立足于此,教师追问:“‘我每一次发出‘唉的感叹时,情绪是一样的吗?”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中,结合具体语境,品读“唉”,感受其背后的情绪。在读后,有的学生说道:“我觉得这三个‘唉都体现出了‘我的兴奋和期盼。”教师赞赏学生的回答并追问:“‘我的兴奋和期盼程度是一样的吗?”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到“我”的兴奋和期盼之情在不断增强。于是,教师鼓励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诗歌,读出“我”的兴奋和期盼。

在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走进了文本深处,经历了趣味的儿童生活,逐步深入地感知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语用能力等。

3.把握过程,进行教学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切入点。教师通过进行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就此进行指导,逐步实现预期目标。

如在学生感受了“我”的情绪后,教师鼓励学生回忆生活经历,如“能自己独立上学了”“吃到了期盼已久的美食”“受到了教师的表扬”等。在此之际,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于是,教师鼓励他们填写心情记录卡。在填写时,学生要描述具体事件、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想法。在学生一番操作后,教师鼓励他们与小组成员共享各自的记录卡。在此之际,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面对相同的事件,大家的感受既相似又不同”,由此感受到多样情绪,品味到“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教师及时地进行肯定,并为学生推荐绘本——《双味情绪》,引导其自主阅读,继续感受不同的情绪,探寻调节心情的方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以教材单元为基础,深入研读教材,提炼大概念,明确教学重点,继而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评价任务,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确定单元教学计划。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依托,创设情境,设计任务,组织活动,驱动学生积极体验,掌握语文知识,感知大概念,发展核心素养,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张丽敏.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2022(26):82-84.

田风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构想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5):49-50.

刘玉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23):7-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NG1452-2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玉婵(1980.3-),女,福建南安人,

任教于福建省南安市第六小学,专技八级,学历本科,福建省南安市叶玉婵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福建省南安市教学名师。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