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钓

2023-06-28 22:23化民
垂钓 2023年5期
关键词:钓鱼人松花江浮标

化民

老岳今年70周岁,腰板挺直、目光矍铄,每到钓鱼季节就骑着他的“二六”自行车经公路大桥去松花江北岸钓鱼。他的自行车保养得非常好,骑起来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特别轻巧省力,用他的话讲,给辆摩托都不换。

他住的小区没有自行车存放处,小区内的自行车时有丢失,他退休前就曾丢过一辆。从那以后,他的自行车一直放在家里,出钓时得从五楼往下搬,回来时再扛上五楼。他常以此自勉:“活就活出个质量,我走得动就搬得动,还让这么个小东西给难住了?”按说他并不缺钱花,儿子事业有成,老伴身体也挺好,夫妻俩每月的退休金不算少,买一辆代步的小汽车还是可以做到的。可他偏偏爱认个死理,说机动车是把双刃剑,有利人的一面,也有害人的一面,应该限制使用才对。中国人口太多,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一味地追求西式生活是自找苦吃。假如人人都用汽车代步,交通立马就会瘫痪,空气也将污浊不堪,离自我毁灭的日子就不远了。每当他被川流不息的车流阻在路口时,就忍不住摇头。他一直认为自行车是最好的市内交通工具,既节省资源又有益健康,為了几步路,一个人就占用一辆汽车,简直是一种变相的犯罪。当然,他的看法未免有些偏激,可他就是这样想的。

退休后,他钓鱼的次数多了起来,却从不远走,就守在家门口的松花江钓,图的就是水边的那份清静。他每次出钓,天还没完全放亮就到达水边,不管有鱼没鱼,到了九点钟就收竿往回赶,凡是好天气他必去无疑,但十有八九是空手而归。他大多会把钓得不多的小鱼放回水里,偶尔也会兴致勃勃地把够一餐的“战利品”带回家。他喝酒品鱼时,便得意地对老伴说,这是他亲手从大自然猎取来的食物,吃起来的感觉自是不同,比起花钱买的有滋味。时下有一些钓鱼人把“爱钓鱼不爱吃鱼”当作流行语,视为一种时髦,甚至有人将其提升为一种境界。老岳却不以为意。他觉得,钓鱼人无缘享受自己的钓获,多少有点儿遗憾,如果故意标榜自己“爱钓鱼不爱吃鱼”更说明不了什么,只能显得有些矫情罢了。用钓来的鱼满足口腹之欲何罪之有呢?每当他钓上一条像样的鱼时,脑中常常会想这条鱼回去该怎么吃才好。

临近谷雨,老岳再次蹬自行车去了松花江北岸的一条静水江汊。几日没来,岸上的柳枝已经钻出嫩芽,远处的地面泛起点点新绿。晨风习习,水面微波时起时散,两支醒目的浮标稳稳地立在那里。零星上钩的鲫鱼个头儿都太小了,全被老岳丢回水里。他去掉钩上的红虫,换上了面食儿,重新把钩抛进水中,开始了幻想。离他不远处有一个人在抛“鱼猫”(一种捕小鱼的网具),装鱼苗的大红塑料桶还是空的。老岳望着这个比自己来得还早的人,无奈地摇了摇头,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两年,老岳在这里多次见到过他,知道他用“鱼猫”诱捕小鱼是为了在早市上当鱼食卖。老岳从前的老领导家里就养了两条金龙鱼,每天都要投喂从早市上买回来的鲜活的泥鳅或小鱼苗。同样是鱼,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同。糟蹋鱼苗会受到谴责,而饲养宠物鱼又被视为雅趣,这世上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他正胡思乱想着,浮标徐徐地升了上来,他急忙抖腕提竿,手里顿时传来久违的手感,一条二三两重的鲫鱼被提上岸来。开江以来他还没在这里钓到过这么大的鲫鱼,不由得喜上眉梢。他美滋滋地想,如果再钓一条这般大的鲫鱼,一卤盐再一煎,中午够下酒的了。

真是天遂人愿,浮标立稳不久,又有了情况,及时提竿,又一条鲫鱼浮出水面,似乎比刚才钓的那条还肥大些。他异常兴奋地把鱼抓到手里,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原来这是一条大肚子鲫鱼。他犹豫片刻,慢慢地把鱼放回水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有点儿遗憾,他看了一眼腕上的老表,赶紧抡起了鱼竿。

一晃,时间已到了九点,老岳再没钓到一条像样的鲫鱼。他缠好鱼线后,看了看鱼护里的那条鲫鱼,心里想,算了吧,一条鱼还不够沾锅的。他拎起鱼护,把那唯一一条鲫鱼倒回了江里。

猜你喜欢
钓鱼人松花江浮标
受了委屈的浮标君
钓鱼人的年终总结
松花江
浅谈浮标灵敏度的判断
一种浮标位置修正算法*
提问:冬钓轻口鱼如何选择浮标?
2017,钓鱼人的这一年
松花江緑石硯
钓鱼人的春夏秋冬
钓鱼钓到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