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野下“管制规则与程序”课程思政实践

2023-06-28 00:56罗曼刘永欣张健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4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工科课程思政

罗曼 刘永欣 张健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育人。文章旨在探索新工科建设视野下如何将空管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从课程思政的理解、教育部指导纲要、新工科要求、民航精神与空管文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经验几个方面凝练课程思政的目标。以新工科中的“四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为抓手,配合情感温度的传递,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深度融入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2-0091-04

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的相继部署,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1],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2]。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在2012年通过了有效期六年的工程教育认证,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复评。该专业拥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准则,新工科建设为本专业工程教育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上述新形势与新挑战的迫切要求,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一、课程简介

“管制规则与程序”作为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对于空管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其内容“规则与程序”既是管制员工作的准绳,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管制类工程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从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设计。

二、“管制规则与程序” 课程思政核心目标

(一)理解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3]。由此可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育人的新理念、新要求,也是课堂育人的继续、深化和提升。

(二)教育部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強化对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5]

(三)新工科要求

新工科建设对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概括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主要包括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 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等[2]。由此,课程思政建设与当代新工科建设应勠力同心、协同增效,将育德与育才紧密结合,实现教学的突破。

(四)民航精神

“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是中国民航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升华。2017年民航局发布的《在民航院校中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通知》指出,大力推动当代民航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2018年,时任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时任局长的冯正霖在民航局安全运行形式会上提出“弘扬打造工匠精神,使之成为民航人的职业追求,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成为民航安全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2020年4月,冯正霖提出“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要求,体现了民航业的价值追求,符合党的根本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也展现了明航业科学向上的积极态度。2021年民航局工作会议以及《关于“十四五”期间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以当代民航精神为核心的中国民航文化价值体系。

(五)管制思维与课程思政

在工程教育中,工程思维方式的教育和培养是最核心的任务。“管制规则与程序”课程承担着培养管制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作用。技术在变、规章在变,只有具备管制思维方式与终身学习能力,才是解决新问题的万能钥匙。管制思维培养与新工科中将工程思维方式培养作为最核心任务的一点高度契合,管制思维也是品格、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的上层指南。其内容可以细化为:工程思维方式中的创造性思维与系统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中的“推测型、发现型、审美型与再现型”与管制工作契合。管制员首先使用“推测型”与“发现型”创造性思维[6],依据空中交通态势推测与发现空中潜在的冲突;挨着使用“审美型”思维调配航空器,精益求精解决飞行冲突;此外,管制工作中讲究的“情景复盘”,就是将“再现型”思维用于总结、分析经验与教训的最好体现。

系统性思维则是管制员结合空域与交通态势,围绕“安全、效率、协同、绿色”形成的思维方式,要有整体与大局意识,在保证安全是底线的前提下追求效率、协同、绿色环保。例如,从空管角度降低航班延误、节能减排等绿色环保出行等。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类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通过思维方式的培养,势必起到课程思政“内化为心,外化为行动”的效果。

(六)“管制规则与程序”思政教学目标

本课程思政核心可归纳为:以立德树人为指引,以“管制思维”为成果导向,围绕空管“国家使命、社会责任、以人为本”职责担当,重视家国情怀与国家使命担当塑造,根植“三个敬畏”价值导向与大国工匠精神,深入强化可持续发展、工程美学等工程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关注自主创新、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建立敬畏安全、尊重规则、恪守纪律、追求专业等优秀品质。

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索

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需要“理性”的教学设计与“感性”的情感传递二者相结合。

(一)“理性”的教学设计

在新工科建设视野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文中简称“混合模式”)助力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课程思政引领思想,“混合式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探索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融入。

1. OBE理念下课程教学目标细化

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结合新工科特点,将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章节,以每次课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下面以第7章第5节区域管制服务为例。

2. 线上线下教学比例分配

按照学生注意力调查结果,将单个知识点视频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佳。梳理本课程3级知识点,需要12个学时左右。因此,将概念清晰、容易理解的内容设为12学时的线上教学,将抽象、难理解、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课程,设为24学时的线下教学,即线上与线下比例1:2。

3. 多维度打造空管思政教学资源

(1)根植“管制思维”的教材建设

新教材课程每章均与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尤其“塔台、进近与区域”部分,更是从管制员的视角写出管制指挥时的“所思所想”,使学生更加直观理解“管制思维”。此外,将同一问题的国内外规章进行对比,引入实例,注重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制思维”。

(2)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平台

课程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发课内实践平台,构建场景,引入案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3)整合“多媒介、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库

目前主要教学资源形式有视频、CBT、公众号、FLASH动画与游戏。其中公众号文章涉及规章的解读;CBT对于学生自学与检验提供了帮助,航空指挥官等游戏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能力练习的平台。

4. 教学方法

以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多种教学方法,二者结合使用拥有先天的优势,近年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PBL教学法

针对规章类课程知识点多、教师讲解比例高,学生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可以选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流程设计如下:班级分组—选择问题—小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小组方案展示—互动提问—教师理论提升—巩固总结。教师为每个问题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查询资料,组内调研与探讨,以“程序管制下的区域管制飞行冲突调配”为例,任务单如下所示:

PBL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解决空中交通复杂问题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查找规章和学术论文的能力,采用绘图、推演等方式构建飞行冲突场景,锻炼了学生借助数学、工程科学等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空管职业另一重要能力“协同”,在小组团队配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

(2)CBL教学法

CBL(Case Study-based Learning即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调查问卷显示96.16%学生认为应引入案例实例,其中48.08%希望引入大量案例实例,48.08%认为可以引入部分实例。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应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中具有工程问题求解和答案的多样性要求,培养管制思维能力。案例场景选用天津本场空域,预设包含飞行冲突在内的飞行计划,提供可选用间隔,师生充分讨论,形成不同的管制预案,接受教师再评价不同预案优劣。

(3)思维导图设计法

“规章”的学习、理解、运用与制定伴随管制职业的始终,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针对课程知识点多、记忆困难的问题。让学生学习使用Xmind设计课程整体思维导图与章节思维导图,在提纲挈领的前提下,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

(4)飞行冲突设计法

规章类课程如果缺少情景化预设,理论学得再好也是纸上谈兵。培养管制类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能自己设计飞行冲突,将管制间隔、空域、飞机性能、气象等知识、数学计算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教师选择程序管制中的区域管制,提供虚拟空域,规定练习目的,练习难度等内容,由学生分组采用CDIO的思维方式,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让学生通过推演,在虚拟空域中设计飞行计划,利用模拟机房开放输入练习并运行。

(二)“感性”的情感传递

线上教学应注重与学生情感交流,例如在直播答疑阶段,以鼓励性诗句开篇,利用直播前几分钟,分享生活近况,对主观作业回判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写信。

四、基于多元评价的持续改进

質量是新工科教育改革成效的核心表征,课程要落实“全周期、全过程、全角度”[7]的评价反馈机制,同时蕴含课程思政目标达成评价的探索,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并持续改进。

(一)工程认证达成度

课程目标达成度是反应教学目标的实践情况,是持续改进的依据。近年来课程目标达成度平均为75。

(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混合教学模式增加过程性考核,成绩由期末成绩、线下小组讨论与汇报(PBL\CBL\思维导图\飞行冲突设计)、平时成绩三部分构成,比例分别为60%、25%、15%。

(三)学情调查

通过学情调研、数据分析,结合多种考核方法的反馈,反思和指导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实现持续改进。

(四)专家与同行评价

新工科建设视野下混合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属于探索阶段,其内涵与外延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需认真分析校内督导组专家与同行反馈。校企深度合作中,与一线教员座谈、咨询,搜集与分析反馈建议,进而转化到课程实践中,不断修订与完善教学模式。

五、结论

课程建设中课程是载体,是“器”;教学模式是“道”与“术”;课程建设本质是育人。教师在新工科建设的际遇下,将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深入融合、精心的教学设计与带有情感温度的传递,三者合力启迪学生具有“国家使命、社会责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新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需要“理念—教学设计—实施—反馈”不断修正,不断学习与思考,认真听取专家与同行的建议、学生的反馈。需要课程组教师共同努力,超越课程载体,需要整个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密切联系与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为国家输送“三观正、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精”空管行业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闫长斌,杨建中,梁岩.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意识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2] 林健. 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3):40-43.

[3] 人民网公开课:关于新时代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明确的十个问题[EB/OL]. (2020-07-09). https://swxy.csuft.edu.cn/sxzzlykjxb/ xkjs/yjfz/202007/t20200709_102208.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https://ww 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5] 张进通,刘志华.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的应用[J]. 空中交通管制,2003(03):23-24.

[6] 李家俊. 以新工科教育引领高等教育“质量革命”[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6-11+17.

(荐稿人:赵元棣,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工科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口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运用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