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少先队“推优入团”实施情况的研究

2023-06-28 06:37团中央委员会中学和少先队工作专门委员会
中国共青团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争章入团红领巾

团中央委员会中学和少先队工作专门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共青团要履行好全团带队政治责任,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這是在党的领导下设计形成的环环相扣的政治塑造链条。少先队“推优入团”工作是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队衔接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加强初中阶段少先队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激励更多优秀少先队员主动向团组织靠拢的重要措施。

2022年,中学和少先队工作专委会组建了初中少先队“推优入团”实施情况调研组,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初中少先队为主要对象,对“推优入团”工作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对策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随机选取兵团辖区内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普通初中、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完全中学。面向少先队员、家长、少先队辅导员、中学团委书记四类群体,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线上座谈等方式充分调研。经过统计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情况。

(一)少先队员方面。调研对象中,少先队员均能通过参加中队会、主题队日等少先队活动了解“推优入团”工作,通过参加“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与“红领巾爱学习”“青年大学习”等学习教育活动,对团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产生了积极的入团愿望。调研对象中,12.83%的少先队员对“推优入团”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不够了解,对团组织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虽然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少先队活动,但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团组织的先进性。

(二)少先队员家长方面。调研对象中,82.86%的家长对“推优入团”工作了解并给予支持,同时有较强烈的愿望希望孩子可以加入团组织;6.53%的家长对“推优入团”工作支持但不了解,没能为孩子追求进步提供相应帮助;10.61%的家长对“推优入团”工作不置可否,思想仍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方法中,对团组织的先进性缺乏了解。

(三)少先队辅导员方面。调研对象中,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比例为82.45%,对于“推优入团”工作较为了解,能够严格按照《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实施办法》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推进“推优入团”工作。

调研对象中,50.2%的少先队辅导员认为,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对推进“推优入团”工作更为重要;42.8%的少先队辅导员认为,学生对共青团组织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为重要,从而产生对团组织的向往,更有利于推动“推优入团”工作;7.0%的少先队辅导员认为,培养周期更重要,如今入团发展程序严格复杂,推优对象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员日常表现的观察和队员互评情况。

(四)中学团委书记方面。调研对象中,全部中学均部署开展了“团队衔接”工作,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如少先队离队仪式、入团仪式、主题队日,能够通过优化主题团队日活动的方式,增强少先队员的学习成效。调研对象中,87.88%的学校已建立了团校,并按照要求进行团前教育;81.82%的团校聘请了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教师作为团校授课教师;在团课结业方式上,75.77%的团校采用多维评价方式。

二、有关做法及成效

在调研中了解到,初中少先队组织均能够按照基本要求开展“推优入团”工作,截至2022年 10月,14至15周岁新发展团员经少先队组织推优比例达到90%以上,“推优入团”工作逐步规范、成效不断提升。

1. 高度重视、规范推进,“推优入团”工作成为团组织强“三性”的重要举措。调研单位比较重视少先队“推优入团”工作,能够将此项工作贯穿全年开展。少先队辅导员通过参加各级少工委组织的辅导员培训班,工作能力和素质有效提升。各级少工委通过举办座谈会、经验分享会等,上下联动、互学互鉴,少先队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同时,根据《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实施办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等要求,制定“推优入团”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推优入团”的工作流程和目标任务。按照共青团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中学共青团组织创新和“推优入团”工作创新,中学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

2. 坚持标准、强化管理,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是“推优入团”工作全面落实的重要保证。在兵团,中学团委书记担任学校少工委副主任已制度化落实,制度性参与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从初中入学开始对少先队员进行团章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建立初中高年级与低年级的联谊共建制度,帮助少先队开展活动,推荐低年级优秀少先队员参加团组织有关活动,提升少先队员的思想认识,进而发现并培养少先队骨干,指导少先队组织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坚持动态管理原则,重视“推优入团”的过程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学少先队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制定标准、形成规范、长期实施的前提下,执行逐级推优程序,“推优入团”过程教育不断加强。

3. 突出育人功能、注重“五育并举”,深化团教协作是提升“推优入团”工作成效的关键之举。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将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贯穿“推优入团”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依托少先队学科建设、中学团校建设,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和中学团课教研活动,推进建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教育、教材等各系统,队课、团课的针对性不断增强,“推优入团”工作质效稳步提升。

兵团各级少工委始终把“推优入团”作为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重要环节,对少先队组织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提升了少先队组织的活力。按照《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实施办法》要求,通过制定具体“推优入团”标准,把“推优入团”工作与少先队“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将团前教育、志愿服务时长、“红领巾爱学习”参学情况和“红领巾奖章”争章积累情况作为推荐少先队员成为团的发展对象的重要指标,严格开展考核评价,有效激发少先队的组织活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通过深入开展推优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帮助少先队员加深对党的理解,对共青团的认识。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兵团初中少先队均能按照基本要求开展“推优入团”工作,但还存在团队衔接工作体系不够完善,规范性、操作性有待加强,与“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成效。

1. 团队衔接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落实完善。2017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少先队改革方案》,将加强团队衔接作为团队工作重点任务。2019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印发《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实施办法》,2020年发布“推优入团”工作指引。但是,在落实相关文件的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落实过程中欠缺针对性和指导性;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中学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身兼数职,自身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很难对具体开展团队衔接工作进行科学细化,导致团队课主题设计针对性不强、活动内容偏向“小学化”,忽略了初中少先队员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自我意识、自主能力逐渐增强等特点,不能充分调动少先队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评价维度较为单一。目前,大部分初中少先队组织出台了“推优入团”工作的实施细则,对推优对象、条件、程序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在少先队员思想认知中,能够在首批加入共青团是非常优秀的表现,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推优入团”。但与学生参与“推优入团”的积极性相比,当前初中少先队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学校在具体执行上还不够科学,评价维度比较单一,以校内表现为主,甚至有些还存在“唯成绩论”,忽视了对少先队员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3. “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与“推优入团”工作衔接还不够紧密。“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作为少先队的重要激励手段,聚焦少先队员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在少先队员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调研中发现,在初中阶段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依然采取和小学相似的做法,缺乏与“推优入团”工作的衔接贯通,导致初中少先队员参与争章活动的主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致使争章活动激励作用有所下降。

四、下一步建议

科学有效开展“推优入团”工作对于加强初中阶段少先队组织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进一步活跃中学少先队工作,增强中学少先队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现实需要。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加强和改进“推优入团”工作。

1. 在深化学校少工委建设、完善团队衔接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上持续用力。建立健全少先队领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衔接工作,由学校书记或党员校长担任学校少工委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担任副主任,以党建为引领,学校少工委主任统筹规划团队工作发展方向,确保学校少先队发展与党建、团建紧密衔接。落实“推优入团”工作中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双责任制”,通过责任到人,促进“推优入团”工作全面落实。开展少先队中队与高年级团支部结对工作,由共青团员向少先队员讲解团的知识,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常态化开展主题队日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吸收初一、初二年级优秀少先队员进入中学团校学习。通过严肃庄重的仪式教育,帮助少先队员加深对团的认识,端正入团动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组织归属感,进一步提高“推优入团”工作实效。

2. 在构建家校共建、校内校外协同的工作格局上持续用力。家庭教育在少先队员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家长对“推优入团”工作并不清楚,少数家长甚至还存在“全员入团”的错误认识。建立家校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少先队辅导员工作针对性,实现“推优入团”工作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制订“推优入团”评价细则过程中,应充分向少先队员家长征求意见,共同讨论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向家长和队员及时反馈“推优入团”工作过程评价。同时,目前“推优入团”工作主要集中在校内少先队领域,随着校外少先队工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应当探索构建校内外少先队联动“推优入团”工作体系,鼓励少先队员参加社区小队、假日小队、志愿服務小队,利用周末、假期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校外少先队组织报到,将队员在校外活动的表现纳入“推优入团”评价过程。

3. 在加强激励教育、将“推优入团”工作与“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有机结合上持续用力。积极探索将初中阶段“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与“推优入团”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初中阶段“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激励作用。同时,应面向初中阶段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争章工作专项指导培训。初中阶段少先队辅导员应有目的、有计划设计争章活动,制订长期有效的争章工作计划,循序渐进组织争章活动,将“推优入团”工作融入“红领巾奖章”争章过程,将“推优入团”过程评价指标与争章活动紧密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争章入团红领巾
红领巾要戴好
学习贯彻《意见》,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
《红领巾》的“童年照”
争章推优入团 上海团队衔接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争章推优入团工作的探索
少先队刮起争章风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背景下,家长参与雏鹰争章活动探索
“红领巾”是谁
入团理财需“审”“慎”
智取红领巾
入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