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探究

2023-06-28 07:26付杨雪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课程思政互联网

付杨雪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互联网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提升课程思政工作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相关院校积极探究“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实际学习生活当中的应用形式,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对其进行有效构建。为进一步提升该种教学模式的建设实效,下文将优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阐述,明确其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匹配点,进而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下各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提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方式,旨在将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使其可以充分满足当今时代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进而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思政”;价值内涵;教学模式;建设现状;具体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74

0 前言

“互联网+课程思政”具体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融合到所有课程内容当中,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其呈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道德情操的潜移默化培养,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得到切实有效地传播,为学生思想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另外,当今时代,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的重要教学手段,积极探究如何通过线上教学模式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也成为了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因此,相关人员应当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加强资源共享、顶层设计,实现对“互联网+课程思政”制度体系的有效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微课、慕课等多种模式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时,相关院校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爱国情怀。因此,有关院校应当将专业技能培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放在同等高度,确保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课程思政相较于思政课程来说,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思政课程具体是指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的思政类教育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着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专项教学内容。而课程思政则是泛指一类课程或者专项教学活动,是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课程的过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指导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引领,在保证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举,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通过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将得到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使得学生个体可以与大环境、与国家拥有精神相通的价值取向,已经明确且相同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得学生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其个人才能都将在集体当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是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专业技能教育课程进行深度融合,让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实现有效匹配,进一步提升院校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相关教学内容的实际价值,为国家相关院校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

虽然当下各大院校已经认识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对该项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时,可以发现课程思政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导致课程思政的实际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为全面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设水平,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当前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以及建设困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文也将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2.1 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不足

由于课程思政概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课程思政实践当下仍处于摸索阶段,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课程思政相关工作的开展效果相对一般。为确保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使得课程思政的实际价值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另外,为进一步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教师应当注重将互联网手段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应用自身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发挥互联网教育手段的实际价值,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但是在对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了解以后,可以发现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不足,导致上述目标根本无法有效达成,互联网与课程思政的实际融合水平也相对较低。

2.2 课程思政相关资源无法满足工作开展实际需求

在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后,可以发现课程思政的相关教育资源也无法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首先,在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方面,相关教师的育德能力以及育德意识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在优秀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并没有能够对有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导致课程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要应用的教学资源存在一定不足。其次,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方面也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多专业、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得到规范有序开展。另外,由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育人理念、制度设计、管理机制以及学术科研方向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发现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淡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及时为其提供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关资源的实际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各类课程思政相关的现实问题也无法得到充分剖析,导致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相对较低。因此,为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与教育实效,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加深自身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可以与课程思政拥有一个更深的融合程度,课程思政相关教学工作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2.3 课程思政实践方式相对单一

虽然当前各大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保持高度重视,但是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难以保证教学工作可以取得良好实效,究其原因还是课程思政内容枯燥、教学工作开展模式单元,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专业课程当中的知识技能类教学内容明显更加重视,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化功能以及育人功能有一定的忽视。该种情况直接导致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长期各自为阵,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受到直接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无法实现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在未来生产实践当中无法展现自身的人文素养,各类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课程思政所涉及的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实践。

3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

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水平与建设效果,在开展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时,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结合课程思政当前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对课程思政的细节内容进行改革,确保“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取得良好教育成效。下文将对“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方式进行阐述。

3.1 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顶层设计

在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顶层设计,结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实际情况进行交流。在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国家、社会产生的变化进行探究,明确社会当下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水平,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交流会,基于互联网收集最新的社会发展动态以及教学工作开展动态,互相分享教学经验,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根据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调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使得课程思政可以更充分地适应时代变化,保证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让“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实际价值可以得到充分展现。

为保证“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落实实效,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当结合专业课程的惠及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责任监督清单,从课程设置内容、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等多方面对“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该教学模式落实到位。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监督人员应当及时提出合理的改正建议,如果可以获得良好的落实效果,教师应当在交流会开展过程中积极向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借鉴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方面所具备的引领作用,从而使得“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可以获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3.2 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之一,其对教学质量所能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因此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设水平,校方应当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教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教学功底以外,还应当可以清晰、高效地帮助学生解答日常生活中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惑与问题,实现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因此,校方应当对课程思政相关教师进行有效培训,首先加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并出台相应教学政策以及文件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当中,使得教师可以拥有清晰的工作开展方向。其次,为保证互联网技术可以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校方应当着重培训教师的电子信息技术,使得教师具备开发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能力,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有利条件。最后,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校方也应当定期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考核,组织教师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相关思想政治知识,从而让教师可以从专业、思想以及信念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得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3.3 统筹网络资源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在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因为课程思政属于新兴课程的一种,缺少教材的有效加持,所以需要相应教学资源的辅助才能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因此,日常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注重对专业课程当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转变过去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有效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为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上述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内容,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各种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实现对思想政治精神内容的掌握,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可以拥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实效。除此之外,教师在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使得课程思政教与学的质量都可以得到更近一步的提升。例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技术对社会热点事件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发表对各类事件的看法,使得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某一类问题的认知,增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开展实效。另外通过该种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可以更进一步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势,使得“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够拥有良好的应用水平。

3.4 应用新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手段

“互联网+课程思政”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离不开新型教育教学手段的加持,因此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各类新型教育手段的应用于开发。例如,“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落实可以充分利用慕课这种教学手段。基于该种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在师生之间营造出更轻松的交流氛围,使得学生可以更高效地开展课程思政自主学习工作。另外,互联网课程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以及社会实践等教学手段的作用下,更充分地凸显自身的教育教学主体地位,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除此之外,教师在落实“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当注重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优势,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思政线上教育资源,启发学生对各类社会问题的看法,让学生逐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4 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水平意义重大。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从而使得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颖,黄玉红,苏振东,等.“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的建构[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

[2]党红艳.“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实施保障机制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7(29):109111.

[3]靳艳菊,赵世坤.“互联网+”思维下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文存阅刊,2020,(051):6060.

[4]王泉清.“互联网+”背景下化学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广东化工,2022,49(10):3.

[5]李卫卫.“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3):3.

[6]田美.“互聯网+课程思政”模式下的英语读写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24):3.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课程思政互联网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