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中“心象风景”的涵意及其创作思维的形成

2023-06-28 11:03张旭
艺术评鉴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

张旭

摘要:“心象风景”是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想象和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但总体与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思想有关。“心象风景”作品在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感受的同时,也会启示鉴赏者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本文就美术领域中“心象风景”一词的涵意,及其在美术领域中创作思维的形成,通过分析案例作品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心象  心象风景  内心世界

中图分类号:J0-05

近年来,“心象风景”一词在文学、艺术、心理学及哲学等领域广为应用,它通常是指人们在心灵深处所构想的美好景象,可以是自然风光、文化场景,或者抽象的思想境界等。在文学创作中,它常被用于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一种情感状态。在绘画和摄影领域,它可以指艺术家通过画笔和相机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景色。此外,“心象风景”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如旅游、日记、情感交流等。本文从“心象风景”这一词汇的词源着手,探讨其在美术领域中的概念及引申涵意,并通过对画家的美术作品进行案例分析,阐述其创作过程中的思维形成与表现。

一、“心象风景”在美术领域中的内涵

“心象风景”可以拆分为“心象”与“风景”两个词。“心象”一词最早出自我国唐代诗人温庭筠《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因作双声诗》的诗句:“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此处的“心象”是指“心事”。而近现代广泛应用的“心象”可能源于日本明治时期心理学家所翻譯的西方心理学词汇“image”,含义是“心的现象”,略称为“心象”。当时,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教育学及宗教与哲学领域也用到该词汇。将该词用于文学作品的当属日本昭和时期诗人兼童话作家宫泽贤治,他大量的诗作中皆用到“心象”一词,并且与心理学意义上的“心象”存在重要区别。心理学中的“心象”通常指的是在心中想象的图像(表象),而不是指当前体验到的像(知觉像)。然而,宫泽贤治所说的“心象”包括当前感受到的知觉像,以及从他的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表象和幻觉体验等,后来人们把宫泽诗词中的“心象”归类为“心象素描”,其后涌现了大量以“心象”为主题的诗歌、小说、随笔等题材的文学作品,并延伸到绘画、摄影、景观设计等艺术领域。

美术领域中的“心象”一词中日两国有着近似定义“这种艺术表现理应具有抽象特征,依据艺术家自身的内在需求与情感的自由表达,将内在思考转变为艺术美的外在表达”“心中所浮现出的形象就是心象”,这是一种通过想象与幻想而产生出的表象,这种表象是看不见非具象的形象,潜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通过外界的刺激而浮现。它也可称为内心印象,是一种隐藏在心中而无法看见的印象,并具有与他人难以共享的固有特性。由此也可以得知,美术领域中“心象”一词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内心形象。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或来自内心记忆的刺激时,所产生的回忆与想象都可以让人的内心产生一种或具体或抽象的形象。当这样的形象被艺术家用于美术领域并将其进行可视化再现时,所创作的作品就是表现“心象”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有两个方面特征:其一,作品的画面是以艺术家个人独有的记忆和经验为基石而创作;其二,创作此类作品的灵感是源自艺术家内心独有的心象之景。

“风景”一般指自然景色,最早出自我国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而心象风景中的“风景”一词并非指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景色,而是指艺术家心中的主观“风景”。这种主观“风景”意识的形成是源自艺术家对现实空间与自然景象的认知。被认知的客观自然景象会被人脑记录成为与之相关联的印象与记忆,而根植于记忆中的自然景象会在相互关联的情感与思考反复加工之后,在艺术家内心深处形成独特的主观“风景”。并且艺术家对主观的“风景”描绘并不局限于反映自然景观的印象,还会将来自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想象与之结合,从而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心象风景”。

综上所述,“心象风景”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呈现艺术家内心深处情感、想象和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可以是偏抽象的,但总体上与个人的经历、文化背景和思想息息相关。通过创作“心象风景”作品,艺术家不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同时也引导观者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这种艺术创作方式强调情感和主观性,注重艺术家个体的独特视角和感知。在创作“心象风景”作品时,艺术家通常会借助自己的情感、记忆、幻想和直觉,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观察,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现实。他们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艺术元素的选择和组合,表达内心情感状态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这种创作思维强调艺术家对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追求个体化的表达和审美体验。

总之,美术领域中的“心象风景”意味着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个人内心世界和感受,以及引发观者深入思考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富有个性和主观性的艺术创作方式,通过艺术元素运用和个体化表达,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二、“心象风景”在实际创作中的体现

日本画家兼散文家东山魁夷(1908—1999)的日本画画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将自己的情感与客观自然景色相融合的表现手法,这恰恰符合“心象风景”的概念。他以朴实的眼光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其投射到自己的画作当中。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山川河流、云雾天空,甚至是独特的光影效果,都被他描绘得非常细腻和精致,而这些细节和色彩都能够传递出他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同时,他的画作中使用了大量的蓝色,因此风格浪漫且宁静,幻想而清澈。以自然风景为主题,通过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强烈情感表现力的风景画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反思。他的画作所营造的景象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景色,更是他对自然的情感投射和心灵表达。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将个人情感与客观自然景色相融合的创作手法,恰恰符合“心象风景”的概念,他以朴实的眼光观察自然,用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其投射到自己的画作当中。在东山魁夷的作品中,色彩与线条等元素起到了传达内心情感的重要作用。他善于运用色彩来传递情感,他的作品中常使用大量蓝色,这种蓝色给人一种浪漫、宁静的感觉,同时也具有幻想与清澈的特点。这种色彩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充满情感张力,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幸福的情感。他在作品中通过运用变化和流动的线条,表现出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灵韵。流畅变化的线条让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生命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感知与理解,使得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能够充分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忱关注与向往之情。

这种创作表现手法与“心象风景”的概念紧密相连,体现了东山魁夷在创作中对心灵内在体验的关注与表现。他通过自己对自然的感知和表达,呈现出一种内省的视觉风景,从而为观者带来一种宁静与幸福的感受。正如画家本人曾说“我画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能感受到人类气息的风景。但我的风景中并没有人物,因为风景本身就是人类心灵的象征”。

日本画画家高山辰雄(1912—2007)不仅创作日本画,还曾尝试创作雕塑和版画。他的石版画系列作品《唐诗选》以中国唐代诗人所写的诗词为创作题材,描绘了他受这些诗句所启发而产生的“心象风景”。在作品中,高山辰雄运用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他的“心象风景”。他巧妙地将石版画技法与日本画的传统表现风格结合起来,使用石版画技法中“汽水墨技法”,用类似水墨画的笔触肌理勾勒、渲染作品,营造出具有东方韵味的画面效果。同时,通过构图和色彩运用,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与自己的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中常使用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线条,以及古色古香的颜色,将心象中的景象以独特的形式呈现出来。

作品画面中所描绘的风景并非他亲眼所见的客观风景,而是基于这些诗句感悟出来的主观风景。显然这位日本艺术家并没有亲眼看过唐代中国的景色,但当他阅读唐代诗词时,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会引起他的联想,与他曾看到过的某些景色记忆产生共鸣,从而使他的脑海中形成相关联的画面,这个画面便是他的“心象风景”。高山辰雄通过阅读唐代诗词激发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他内心独特的“心象风景”,并将其表现在作品中。这个例子说明了“心象风景”是一种基于艺术家主观感受和想象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非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景观。同时,这也展示了“心象风景”创作灵感来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事物,包括艺术家的个人经历、感受、阅读、想象等,这使得心象风景的创作具有非常广泛的可能性和表现形式。

瑞士现代艺术家保罗·克利(1879—1940)身兼画家、教师、作家等多重身份,甚至在音乐与文学领域都有所涉猎。音乐和文学也刺激了保罗·克利的灵感,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油画作品具有如同音乐一般的韵律美,画面所描绘的场景并不是当今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够看见的物象风景,而是通过画家的幻想对现实存在的事物或景物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形成独特的“心象风景”。以作品《玫瑰花园》为例,该作品是保罗·克利在1920年时创作的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画家用饱和度不同的红色将不同形状、不同透视角度的建筑物拼接成一个平面化整体,画中的螺旋状圆圈布满整张画面,这些圆圈如同气泡,也犹如玫瑰园中盛开的玫瑰,画面对现实的景物做出高度概括,巧妙地利用点、线、面、色等构图形式,通过变形、夸张、组合、省略等表现手法完美诠释了画家心中玫瑰园的形象,这张作品是艺术家记忆中玫瑰园的“心象”,也是艺术家以记忆中浮现出独有形象为基石而创作的“心象风景”。

超现实主义画家胡安·米罗(1893—1983)创作的作品充满隐喻,并且风格幽默、轻松,如同孩童般朴实天真。米罗的早期作品也是基于现实的自然景观,并用他独树一帜的风格进行表现,画面中独特的形象与符号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和个人体验。由于米罗的父亲对天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受父亲的影响,米罗从小就喜欢天文与自然景观等,这些元素也都构成了米罗独特的“心象风景”。他的早期作品《耕地》就是以现实自然景色为题材,经过画家独特的表现,使画面充满幻想且富含象征性的隐喻。《耕地》中展现了米罗的记忆和个人体验对心象风景的影响。米罗的父亲对天文学有浓厚兴趣,这使得米罗从小就对天文学和自然景观产生兴趣。这些元素成为米罗作品中独特的“心象风景”构成要素。在《耕地》中,米罗通过独特的形象和符号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画面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如扭曲的房屋、耕田、线条和无规律的形状等,这些形象和符号并非直接呈现现实世界中的景象,而是米罗内心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

画家运用自由的线条和色彩,创造出画家所独有的图案和形状,这些图案和形状在画面中排列组合,形成一种自由而流动的感觉。这种流动感和变形的表现方式使观者产生一种幻想和梦幻般的感受。通过将客观物象进行夸张变形、重组,米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视觉世界,展示了他内心中的“心象风景”。画面中的形象和符号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而是通过直觉和想象力进行构建,呈现出米罗独特的视觉语言。在米罗的经典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动物与天文的形象符号,如鸟、星星和月亮等。这些形象并非具象事物,而是象征性的符号,代表着米罗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象。这些动物形象以简化和扭曲的方式呈现,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童真和奇幻的氛围。通过对这种独特形象符号的运用,米罗创造了一个充满个人经验和内心情感的“心象风景”。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象征性意义,引发观者内心深处进行联想和情感共鸣。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观者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和解读作品中所表达的“心象风景”。

上述四位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心象风景,但在表达方式和风格上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四位艺术家都以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景物为基础,将他们个人的记忆体验、想象与之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心象”之景。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表达内心情感和想象。他们运用形式和符号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呈现出内心世界的景象,并且无论是东山魁夷、高山辰雄、胡安·米罗,还是保罗·克利,他们的作品都展现了内心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他们通过艺术创作,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梦境、幻想等转化为视觉形象,创造出独特的心象风景。

这四位艺术家在表达心象风景时也存在一些不同点。东山魁夷的作品以自然风景为主题,强调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表达;而高山辰雄则通过阅读和想象创造心象风景;保罗·克利通过幻想和变形的方式呈现心象风景;胡安·米罗的作品充满了象征性的图案和形象。在作品的创作风格上,四位艺术家也有所不同,米罗的作品幽默、轻松,充滿童真氛围;高山辰雄的作品展现出日本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东山魁夷的作品以细腻和精致的笔触著称;保罗·克利的作品则展示出现代艺术的前卫和创新。

这四位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心象风景的方式和风格各具特色。无论是米罗的象征性图案、高山辰雄的联想与想象、东山魁夷的自然表达,还是保罗·克利的幻想和变形,都展示了他们对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和个人体验的转化。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表现手法运用,他们创造出了视觉上引人入胜的心象风景,让观者在作品中感受到情感共鸣和内心寄托。与写实或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不同,表现“心象风景”的作品更加注重表现被艺术家主观强烈“改造”了的自然,以及与现实自然息息相通的艺术家内心世界。

除记忆体验外,梦境也是刺激“心象”出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类在睡眠时会进入无意识状态,会将潜意识深处中过去的记忆与经历再次重新组合形成梦境。由于在梦境里可以打破现实世界中所固有的规则认知,因此会在梦境中形成超越现实的景象,从而成为构成个人独特心象之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兼版画家奧蒂诺·雷东(1840—1916)受当时象征主义作家和诗人影响,认为绘画不是靠视觉印象的再现,而是来源于内心之景,其作品有许多是表现自己的梦境与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幻觉形象。他的版画作品《在梦中》系列画面充满幻想,用强烈的黑白对比表现出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神秘心象之景。梦境与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离奇的氛围。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奇幻的生物、虚构的景观和扭曲的形状。黑白对比的运用以及线条的错综复杂,进一步增强了梦境般的效果。通过将梦境中的幻觉形象呈现在画布上,雷东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体验,让观者沉浸于他独特的心象之景中。受雷东作品启发的日本铜版画家驹井哲郎(1920—1976)早期作品也同样创作了许多以“梦”为主题的铜版画作品。驹井哲郎的铜版画作品《梦》系列与雷东作品一样,都散发着可以引导观者进入梦境和幻想世界的力量。他的作品通过铜版画的腐蚀技法制作出的层次感,与肌理感创造了梦幻而迷离的场景。作品中的形象常常模糊不清,给人以虚幻和模糊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他灵活运用铜版画中的色彩和印痕,传达出梦境中的神秘与想象。驹井哲郎的作品让观者感受到梦境的浸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为心象之景注入了独特的情感和想象力。

无论是奥蒂诺·雷东,还是驹井哲郎,他们通过梦境再现,探索了超越现实的幻境。梦境作为心象风景的一部分,为艺术家提供了表达内心情感和想象力的媒介。二人都通过再现自己梦境的方式构筑心象之景,梦境也是帮助他们形成“心象”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领域中的“心象风景”是指艺术家内心中描绘出来的或抽象或具体的风景,并不是实际存在的景象。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现实具体景象会成为记忆,当进行艺术创作时,这些记忆会与个人的想象、梦境和感情交织在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画面,这个画面就是所谓的“心象风景”。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真实具体景象会留存在记忆中,在艺术创作时,这些记忆会与自己的想象和情感相结合,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因此,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心象风景”也是将自己成长的记忆与现实生活的感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心象风景”不仅仅是反映自然景观的印象,更是将个人的内心世界、记忆和想象与之结合,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心象之景。这种创作思维和形成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创作空间和想象力,也让人更深入地理解了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学和感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潮洛蒙,张媛媛.宫泽贤治诗歌的心象素描——以诗集《春天与阿修罗》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8(06):25-29.

[2]朱路芳.走进东山魁夷的风景世界[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01-105.

[3]黄瑛,曹洁.兼容并蓄——高山辰雄日本画意蕴探究[J].艺术教育,2018(21):159-160.

[4]孟亮.风景写生与心象符号的建构[J].艺术评论,2007(09):64.

[5]俞建文.心象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6][德]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第2版)[M].宗白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享空间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A Girl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微趣图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与幼儿画报一起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