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未来性之我见

2023-06-29 13:36光同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油画

摘 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显性表征。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直接显示器,是文明程度的晴雨表,从中可以窥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西方现代表现主义作为现代艺术流派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对未来中国表现主义油画该如何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未来性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显性表征,是国家、民族间相区别的标志,而文化自信则是民族独立性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自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从20世纪中国表现主义油画发展的历程中可见一斑。经过百年的发展,我国艺术家对待西方艺术的态度逐渐发生改变,开始以审视的目光理性地对待。同样,他们对待本土传统文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改变,能够积极地对其进行辨别与吸收。因此,他们的作品在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开始显示出一定的民族性特征。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尚辉说:“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特征并不意味着对原发西方现代美术的从属性,它只是中国社会现代性发展从本土美术的主体中生成的一种必要转换,对原发西方现代美术的征引所起到的参照与借鉴可能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演变类型,从而在全球艺术的观照中凸显中国的这种与世界互动的现代性经验。”众所周知,我们对任何外来“异质”文化艺术的吸收,模仿、借鉴不过是暂时的,如中国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与改造一样。要想把中国表现主义油画艺术引向更深层次,走出模仿、借鉴阶段,只有不断地探索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特征。

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表现主义油画艺术究竟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呢?

一、中国表现主义油画发展的未来性思考

(一)尊重“人性”

艺术是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付诸实践后的结果显现,所以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一切艺术终究是人的艺术(图1)。无论是以再现客观自然为主的传统艺术,还是突出主体情感和主体意识的现代艺术,抑或是突出观念的后现代艺术,无论是以文字、绘画、舞蹈等为表达方式,还是以现代科技为媒介手段,总之,要想使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抑或一个时代的艺术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尊重人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萨特等人关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观点的践行,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和萨特在对待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的理解有所区别。艺术情感的表达和个性化的形式语言的培养,历来为中外表现主义画家们所重视,这从整个20世纪中国表现主义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可见一斑。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有所不同,但“人”始终是主体,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人”。当下人类已步入技术时代,尊重人性变得越发重要。因为自工业时代起,人就开始被异化,人的“自然本性”逐步被破坏。在后工业时代这种现象已经变得越发严重,应该说完全的“自然人”已不复存在。在技术时代,这种异化现象肯定会更加严重,只有重新找回“自然本性”,尊重人性,才能使人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而这恰恰与表现主义所遵从的艺术理念相契合,即充分尊重人性,把人的“自由发展”“自我情感表达”放在首位。因此,可以利用表现主义油画培养人的个性化能力。

(二)艺术当随时代

“艺术当随时代”与“笔墨当随时代”一样是个老话题,但又是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新课题。时代不同,艺术语言形式也会有所区别,因为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图2)。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绘画史论家温肇桐在《时代艺术与艺术时代》一文中,谈到时代与艺术的关系时说:“艺术的决定作用是属于时代的,而艺术则可以推展时代,使时代前进。因之,今日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里,不但要反映时代,进而要引领时代。这种倾向,是积极的、有益的。如只能追随时代,甚至无视时代,那么,他的艺术,不但消极,而且有害,更可说它已被时代遗弃了。”这段话诚恳地告诉我们,艺术不仅要具有时代性,反映时代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引领时代,而作為时代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艺术家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停地更新旧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对此点认同的还有我国著名的油画家徐芒耀,他说:“世界在前进,艺术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应该在探索中遵循构成的观念与创作的法则,有了这个前提,成功才有可能。”这说明艺术只有与时代相契合,才能反映时代,才会有生命力。在此,笔者认为中国表现主义油画必须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该如何对待传统,其二是该如何演进。传统是无法摆脱的,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又不能拘泥于此,因为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那必将导致思维僵化,这与艺术的发展规律相背离。我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尚辉说:“继发性现代美术对原发性现代美术的征引与再造并不受原发性现代美术演变时序、推进过程的限制,而是为继发性现代美术的文化本原需求而发生的为‘我所择、为‘我所用的文化重生,也构成了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本土化再造特征。”笔者以为适合部分可以继承,而不好的部分要坚决“扬弃”。

(三)艺术要有独创性

任何艺术家都希望创作出不同于他人的作品,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包锦华所说:“独创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每个有才能的艺术家,都应当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艺术家应当根据自己不同的经验与感受、不同的艺术修养、不同的审美观点和爱好,选择适宜于自己的表现题材,运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确切来说,独创性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这从中外艺术家作品的形式语言中可以明显看出。作为一位从事表现主义油画创作的实践型画家,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标新立异”,希望创造出不同于他人的形式语言,而这种艺术“规律”就隐藏在艺术之中,它类似于人类的“基因码”,只有不停探索才能寻得。这种独特的个人符号语言,也是艺术家的特征,即独创性的表现。对此,我国当代著名的表现主义油画家赵培智给予了他对艺术独创性的理解,他说:“我始终认为绘画中存在着类似黄金比例一样的某种规律,每当我们品读传统绘画里的中外名作时,作品无不透露出某种难以言传的东西,熨帖人的心灵,契合着人性共通的审美要求,但它绝不是书上所罗列的构图法则之类的简单东西,它是由一系列艺术基因码构成的,而且有无穷尽的排列组合,因此我认为绘画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在不断实验它的不同组合而产生视觉与心理的反应,以期能破解触动人灵魂的属于我的基因码。”他的话语对于中国表现主义画家来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只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四)艺术需要有“抵抗精神”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我们已身处技术时代,包括中国表现主义油画在内的架上绘画受到不断挤兑,日趋边缘化。那么,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是否会像湿壁画、坦培拉等画种那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萎縮,慢慢地退出艺术舞台呢?笔者以为不会。因为该审美范式是人们情感宣泄的有效方式,是艺术家个人化特征的彰显,且与当下社会精神气候是契合的。那么作为表现主义油画艺术的探索者,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行动呢?笔者以为阿多诺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说:“艺术只有通过其社会抵抗力(Resistenzkraft)才获得生命;如果艺术没有把自己具体化,那它就会变成商品。艺术贡献社会的,不是与社会的沟通,而是一种十分间接的东西,即抵抗(Widerstand)。”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在技术时代,为了避免被完全“异化”,失去本真的“自我”,能做的只有“抵抗”,唯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而艺术是一种很好的抵抗方式。技术时代下的人会更加“自我”,也会更加孤独,从而拥有越来越多的烦恼,而笔者认为艺术是一种排解孤独与烦恼的有效方式。“艺术的意义在于创造生活的神秘感”,它不仅可以使人们的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可以直指“心灵”,具有“表心”作用,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其中,要注意协调好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防止过分追求艺术的自律性,陷入“为艺术而艺术”的境地;另一方面,要防止艺术完全被他律性所操控,失去活力。

二、结语

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表现主义油画的未来性发展问题给出了个人的建议。这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可能存在偏颇,也可能与有些画家的建议相佐,但这是笔者作为一位一直从事表现主义油画创作实践型画家的肺腑之言,是有感而发。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表现主义油画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表现主义油画会有更大的发展,一定会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尚辉.新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命题与特征[J].美术,2020(5):20,18.

[2]黄宗贤.抗战前新美术运动回眸[J].艺苑(美术版),1999(11):36.

[3]冷林,赵力.中国当代油画现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4]鲁虹.新时期初期的美术[J].东方艺术,2012(8):52.

[5]赵培智.创作杂谈[J].油画艺术,2018(3):95.

[6]孙周兴.艺术创造神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作者简介:

光同敏,博士,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猜你喜欢
油画
一张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油画作品鉴赏
油画《塬下》
油画
杜芊荭油画作品选
张钒油画作品
《猫》油画 李一然
《岁月长又长》(油画)
油画静物油画写生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