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理:妻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

2023-06-29 06:46罗倩仪
幸福 2023年11期
关键词:鞋匠安娜妻子

罗倩仪

2021年底上映的电影《爱情神话》广受好评,尤其是宁理饰演的小鞋匠一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少有人知道,靠饰演多个反派角色而走红的他,事业低潮期曾在家吃了10年“软饭”。

一边是回国发展事业的诱惑,一边是妻子想留在美国照顾父母,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妻子很感激:“你太好了,我很感谢你的付出。”

宁理1968年3月出生于北京,1991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宁理一出道就很幸运,多次出演舞台剧、电视剧和电影的男主角。这让他不禁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很厉害,觉得自己在国内干得这么好,到了国外也一样能成功。

当时恰逢“出国热”,宁理也决定去美国闯一闯。正是这次出国,给他的事业带来重大影响,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刚到美国,宁理不急着去拍戏,而是尝试做别的工作,比如金融、珠宝鉴定、房产中介等。但一番折腾后他发现,最适合他的还是当演员。于是,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进修表演与电影制作。

一天,宁理应一位同学邀请参加一个聚会。一群年轻男女在一起喝酒、玩游戏、跳舞,宁理站在一旁安静地欣赏别人跳舞。这时,一个美丽的姑娘映入他的眼帘。她舞姿优雅,笑容灿烂,别人都叫她“安娜”。安娜也很快发现了宁理,因为她感觉到他在偷看她。

一支舞跳罢,安娜大方地走过来跟宁理打招呼:“你好!今天玩得开心吗?”一口流利的汉语让宁理当场愣住。反应过来后他高兴地说:“开心,听到你的声音更开心了……”

那天,宁理跟这个美国姑娘聊了很长时间。他发现安娜很喜欢中国文化,很早就学会了说汉语,两人不但互有好感,还有很多共同话题。聚会结束后,他们保持着联系,感情迅速升温,并于半年后步入婚姻殿堂。

宁理从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后,夫妻俩面临一个重要选择:回中国还是留在美国。安娜问宁理:“你是不是想回家乡发展事业?”宁理确实有这个念头,但他也认真考虑过,妻子是独生女,又想陪在父母身边,他认为自己应该随妻子留在美国。安娜很感激:“你太好了,我很感谢你的付出。”

不久,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给小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唯一的遗憾是,宁理的事业大不如从前,只能在一些影视剧中演演配角。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以前在国内一毕业就能演主角是多么幸运。他开始怀念在国内的日子。

回国后演艺事业艰难,他打算放弃做演员,找份别的工作挣钱养家,妻子却安慰他:“你做别的工作又不快乐。人的一生还是应该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有我呢!”

安娜是个很细心体贴的人,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宁理的情绪变化。2007年,她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便对宁理说:“我们一起回北京吧!你陪我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现在该我陪你到北京去了。”宁理惊喜不已,开开心心地带着妻子女儿回了国。

然而回国之后,宁理的演艺事业并没见起色,甚至还不如在美国的时候,一年最多能参演一两部戏,戏份还很少。安娜不但没有瞧不起他,还夸赞他:“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时的美感。”

宁理在剧组的时候工作很踏实,但看不见未来的焦虑一直伴随着他,那是身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与压力。一天,他忍不住对安娜说:“要不,我不当演员了,找份正儿八经的工作算了。”安娜当即摇头:“为什么要换别的工作?你做别的工作又不快乐。人的一生还是应该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有我呢!”

那段时间,妻子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而且无怨无悔。宁理因为有大量时间,便在家里当奶爸,负责带孩子,承担了所有家务。

由于有妻子的支持,宁理一开始也自得其乐。后来大女儿开始上小学,二女儿也出生了,宁理开始思考:孩子们逐渐长大,我逐渐衰老,我还能带给她们什么呢?我又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留下来的呢?他开始变得失落。

一天傍晚,他去学校接大女儿放学,看到别的家长在门口闲聊。其中有个家长跟宁理打招呼:“今天来这么早呀!最近在忙什么?”“哦,在筹备下一个戏。”宁理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直发虚,因为他不知道下一部戏在哪里。

回家后宁理情绪很低落,觉得自己一直过着吃软饭的日子,很窝囊。妻子看在眼里,温柔地安慰他:“你要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咱们一个人主外,一个人主内,这样的家庭分工是很正常的。这段时间你也没有白费,在孩子们最需要你的时候全程参与了她们的成长。”宁理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心情好了些。

之后的日子,他一边带孩子一边磨炼演技,依旧在演艺路上挣扎前行。

2016年,网络电视剧《无证之罪》的选角导演联系宁理,邀请他出演剧中的反派杀手李丰田。当时宁理对网剧不了解,以为只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作业,而且又是演反派,就对选角导演说:“算了吧,咱也没到那个程度。”意思是说自己再落魄,也不会将就。导演却说:“你要不先看看剧本再决定?”出于礼貌,宁理把剧本带回家,还跟妻子吐槽:“我快沦落到拍学生作业的地步了,还只能演反派。”

宁理没心情看剧本,倒是安娜先把剧本看了。看完剧本她很兴奋:“写得太好了!你必须演李丰田,这个反派很有特点,是很重要的角色。”宁理好奇地把剧本看了一遍后,也被震惊了,觉得李丰田这个反派确实不一般——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生命不被尊重,就是生活中一个很不起眼的、永远被践踏的人,所以长大后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

妻子鼓励宁理演这个角色,而且要演出不一样的感觉,不能像好莱坞大片那样都是很帅的杀手。宁理很受鼓舞,开始认真琢磨角色的特点。平常不抽烟的他,根据剧本中的线索,想到了“反向抽烟”这个点子,就是在点烟之前把过滤嘴里面的醋酸纤维取出,从滤嘴一端点火抽烟,火光一下子蹿起来,在阴暗的光线下让李丰田这个角色更加立体,更令人毛骨悚然。宁理为了练习反向抽烟,多次独自躲在卫生间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有一次把胡子都给烧着了。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2017年,《无证之罪》播出后大受欢迎。宁理扮演的李丰田一角以其变态、狠辣给很多观众留下了“心理阴影”,甚至有人到他的微博留言:“您真的没有案底吗?”

这个角色让已经49岁且沉寂多年的宁理重回观众视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自嘲:“我已经在家吃了10年软饭。我的太太是个很温暖善良的人,感谢她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很幸福,是那种很稳定、很平和的幸福。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她就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

走红后,宁理片约不断,但大都是反派角色,比如电视剧《沉默的真相》里的张超、《扫黑风暴》中的马帅、《对手》里的林彧。

虽然都是反派,但每个角色又都是独特的,每一次出演宁理都会全情投入。一次,他拍完一场戏后问导演:“您觉得怎么样?如果觉得不好可以无数次重来,我没问题,千万别将就。”导演很欣赏他的专业态度,忍不住跟他开玩笑:“无数次重来?你就不想早点拍完回家看老婆孩子?”宁理认真地说:“正因为我舍弃了陪伴她们的时间来这里工作,才更要对得起这份付出。我也希望她们看到播出时会说我演得不错。”

宁理真的很在意妻子、女儿对他演技的评价,会经常问她们自己演得怎么样,还会上网搜索自己的名字,看网友们对自己的评价。当被大家肯定时,他会感到特别满足。

一天,宁理和妻子、女儿去逛街。突然,有个女孩走向他:“请问你是宁理老师吗?你演戏演得好好哦,可以跟你合影吗?”宁理连忙笑着说:“当然可以。”在他跟粉丝拍照时,两个女儿就在一旁面带笑容地静静等待着。尽管她们什么话都没说,宁理也能感觉到,女儿都为有他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

过后宁理又问妻子:“你也很为我高兴吧?”妻子点头,说了句让他印象极深的话:“在任何阶段,我都挺为你高兴的。”

宁理再也不愁没戏拍了,不过找上门的大都是反派角色。有一个月,他一连接到30多个杀手角色的出演邀请。妻子却提醒他不要再随便接这类角色了,因为他的演技已经得到认可。宁理感谢妻子的提醒,认为她说得没错,即便是反派,也要有闪光点。于是他把那30多个概念化的杀手角色邀请全部推掉,宁可在家陪伴妻子和孩子。

2021年初,徐峥找到宁理,希望他出演电影《爱情神话》里的小鞋匠。宁理看了剧本,觉得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很打动人,就爽快答应了。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真正的鞋匠,宁理特意花半个月时间跟一位修鞋师傅学修鞋。他还凭借自己的想象,给鞋匠设计了身世:可能在安徽当过知青,回城后接替父亲进了钟表厂一类的工厂,住在父亲留下的亭子间里,不用为房租发愁。有退休金,修鞋不是他唯一的生活来源,所以有足够的闲情社交,享受下午茶。他为小鞋匠准备了一个铁皮饭盒,又准备了咖啡杯,咖啡杯要配个托盘才“有味道、有派头”。

不仅如此,因为剧本里写到小鞋匠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宁理又准备了一个写满名言警句的本子,想象着小鞋匠的那些人生智慧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尽管做了充分准备,宁理在排练时还是觉得缺了点儿什么,但具体缺什么他又想不明白。安娜得知后對他说:“你给我演一遍,让我看看有没有问题。”

宁理便给妻子演了一遍。安娜果然发现了问题:“你演的不是上海的鞋匠吗?怎么不说上海话呢?你还说这个鞋匠在安徽当过知青,那他应该还会说安徽话吧?”宁理恍然大悟,原来缺的就是人物语言上的韵味。他立马学习相关方言,让小鞋匠的上海话略带安徽口音。

电影《爱情神话》上映后,大受好评,尤其是宁理饰演的小鞋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记者问他:“人到中年重新走红,是什么感觉?”宁理微微一笑:“年轻的时候陪伴了孩子,中年的时候事业有了起色,人生这样的安排其实很美好。”而在谈及妻子时,他满是溢美之词:“我们很幸福,是那种很稳定、很平和的幸福。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她就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

摘自《妇女生活》

猜你喜欢
鞋匠安娜妻子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四颗补鞋钉
平安夜的擦鞋匠
小猫安娜
鞋匠阿舅
妻子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