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村:让旅行成“回家”

2023-06-30 22:31游磊菁菁
时代报告 2023年5期
关键词:刘松河村小山村

游磊 菁菁

其实,这个坐落在嵩山北面山脚下的王河村,早已在20世纪80年代就名声在外了。

这主要源于一个名为屈西怀的村民,1982年5月21日那天,他和生产队的几名社员在峻极峰一带植树造林。下午收工后,从石缝中他捡到了公元699年武则天登嵩山时,所丢下的一块除罪金简。

当他把这件尘封了1300多年的珍贵文物毫不犹豫地上交国家文物局后,他和所在的王河村,一时间,便成了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之前,或许人们仅晓得登封的少林寺,却很少知道还有这么个叫“王河村”的小山村。

这个40多年前就已小有名气的小山村,新时代的当下,又该以何种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呢?

受充满好奇、探寻心态的驱动,人间最美四月天的季节,终于和这个向往已久的小山村,来了一次全境域的拥抱。

沿登封唐庄镇纸坊水库一路向西北,蜿蜒的公路,翠绿的山峰,幽静的乡野,心旷神怡之感让人顿然而生。

车子沿着通向村里的山间公路蜿蜒而上,一片又一片依山而建的新潮民宿不时映入眼帘。

在民宿的阳台上已有俯瞰群山环绕、重峦叠嶂的散客,依山路走向的停车场上停满了来自周边紧邻城市散客们的车辆。

不到一刻钟的光景,我们便来到与登封嵩阳区一山相隔、南北相对应的王河村。

见到村党总支书记刘松和时,他正在村委会与郑州市政协派驻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进军、工作队员雷学军及村委部分成员一起研讨村里的日常事务。

听了刘书记简单的介绍后得知:王河村共有10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410户1654口人,王河村四面环山,地形狭长,地貌复杂,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之前是唐庄镇较偏远、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省级贫困村。

“原来我们这里出行极不方便,特别是到了夏天大雨季节,我们这儿年年遭遇山洪,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到了冬天,河里结满了冰,平常运些东西也只能靠肩扛或者骡马托运。出行难的状况,制约着我们的一切。梦想尽早摆脱贫穷在数辈人心中觉得就像搬大山一样难。”刘松和讲述王河曾经的过往时,感知出他内心的那份沉重。

说起王河真正发生变化还是近年来的事,他们在郑州市政协的帮扶下,紧紧围绕五星支部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发展、文明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巩固提升。仅村内道路路面就提升了200平方米,村内绿化、精品打造2500平方米,新建生态停车场300平方米,建设了与之相配套的公共娱乐设施及大型游乐园。

围绕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工作,2022年仅项目投资就达1000万元,投资360万元用于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560万元进行生态环境和文化形象提升、投资30万元发展村集体产业。产业开发上以王河豆腐为切入点,采取“1(王河豆腐)+N(當地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模式”。一张把王河打造成“乡宿(传统乡村民宿)集群”“精品民宿酒店”“集农事劳作美学体验、文化教育、素养提升于一体的耕读书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与产业孵化基地”的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开。

虬曲苍劲的古树见证了村落的变迁,村头游园展现了新时代的变化。

走进王河,近距离感受,这里处处彰显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山清水秀,生态环境的优美与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加上美丽的墙绘,仿佛让人置身世外桃源中。

村“两委”正是依据王河村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色,加上当下已具备的交通便利优势,不等不靠,聘请相关专家经过认真细致的反复研讨和论证,迅速掀起了以大力发展全村各家参与其中的民宿文化建设热潮。

“除丰厚的生态资源外,王河还拥有丰富的中原民俗文化资源,堪称嵩山历史民俗文化的‘展览馆。有保存完整的屈磐、集场、石头庙等清末古朴村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摸摸会已传承千年,至今盛行。”谈及新时代当下正快速发展中的王河村,刘松和满脸充满自信。

为营造乡风文明氛围、提升村民整体文明素养,村里还想尽办法举办激励和鞭策村民的系列有益活动。初春时节,寒意依旧。今年2月5日元宵节当天,王河村乡风文明表彰大会暨首届立春文化节拉开序幕。当90多岁的屈凤英老人从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松和手中接过面粉、棉被等物品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党的政策太好了,打心眼里感谢现在的领导干部,时时处处都惦念关怀着我们这些老年人……”当日,村里除对12位9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品外,还对该村美丽庭院、好公公、好媳妇、好丈夫、好邻居等乡风文明村民进行了表彰。

62岁的村民冯书欣,每天照顾着90多岁的老母亲和患病的妻子,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个人支撑着,从没有半句怨言。他的所作所为无形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乡邻们。

“冯书欣真是个好人,他被评为‘好丈夫当之无愧!”冯书欣领到“好丈夫”的奖牌后,村民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通过举办乡风文明表彰大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倡导村民形成向上向善的好民风,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发展中。”刘松和如是说。

良好宽敞的优美环境,文明向上的村风民俗,吸引着来此度假、旅游的外地游客,给村子增添了鲜活的气息。

“现在的王河村已不比从前了,只要每逢周末节假日,我们这儿的民宿基本上都会有散客居住。”

“前一阵儿外地的游客来这儿后还评价说,俺这儿的民宿比城市里的星级饭店还要好。”引领着我们边走边看的刘书记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沿平坦曲折的山村公路向前走着,随处可见路旁不时有结伴而行的游客欢快走动。

径直走进一户院前摆放着各式盆景、花卉绿植溢满院落的农宿小院中。“欢迎来家里坐坐。”男主人笑盈盈地端茶让座,女主人也正在为入住家中的游客准备着午饭,令人感到格外温馨。

另一家充满着浓郁文艺气息的庭院中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循着笑声而去拜访得知,一位资深的摄影家为拍摄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常年居住于此。楼上楼下各个房间都挂满了记录王河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各个层面、不同角度的大幅影像图片。从交谈中获悉,他是极其钟爱这里的一切才为此安顿下来的。

身驻王河民宿中,犹如进家。王河村的美,也正吸引着一个又一个为其内心钟爱而探寻生态自然之美的求索者介入其中。

除了情感之外,人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是心境愉悦时的真情流露:那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意,恐也如此。而能给人有如此感觉的,眼前的王河村便是。

那四面环山的远处,皆是翠绿的群峰,如一道秀丽壮美的屏障,将小山村紧紧地呵护在自己的胸膛间。从那忽隐忽现的悬崖与山的褶纹里流淌出的一条条清泉,似银带般地织绕在绿林翠竹之间,显得格外醒目。近处,是一棵棵散落在村庄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橿树,它们有的已经百岁数载,却依然新枝勃发、绿意盎然,犹如一个个忠诚的卫士,永远守护着小山村的每一个夜晚和白昼。

通往村庄的那条主干道,干干净净,仿佛永远不会留下什么垃圾。邻道是丰盈多彩的梯田、菜地和果树连成一片。那一片又一片泛着墨绿的连翘园,泛着各种颜色的山花,已完全将人拖入画中。沿途蹿于民宿庭院前后的新竹,也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把眼前的美景留住,那份惬意令人陶醉。

这是王河村最生动、最有内容也最易感动他人的一景:几乎看不到有闲人在村庄里游荡,他们的身影或是在醒山民宿的阵阵笑声里,或是在“问嶺小院”里的电脑与网络前,或是在山涧树林引导游客观景的路上。

王河村的美,既有中国传统式的“世外桃源”之美,更有那种大自然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美。来之后,你会有一种不想再走的感觉;走之后,你的神思里总会有一幅“小河村图”时不时地跳出来招惹你。

白墙素雅自然的庭院,就是这里民宿的模样。门前有花、屋后有菜,院子里有你最爱的花秋千。

或许,住宿在这里的每一个清晨,叫醒游客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应是窗边鸟儿的鸣叫。

这里的每间房都有观景阳台,游客可在大露台的木桌上享受早餐,白天,尽可品茶读书望山峰;夜晚,更可以在大露台上温酒赏月、观星许愿,自有一番美妙于其中。

若是遇上雨天,山花迷离,晨曦交替,定会令人慨叹大自然的万象之奇……

虽唤作民宿,却不必担心交通问題。在这里,不论往南、往北都很方便。现时节,路旁的夏花正绚烂,正赶往这里的游客必能遇见一路芳香……

露台晚餐、夜间烤肉,若是想邀好友山中小聚,山房有竹屋半露台餐厅;还有搬进南山里的大书吧,在这里看山、读书、听音乐、打盹儿……最美不过!

秦岭山中,一间间充满故事的民宿能安抚你疲惫的灵魂,小山村充满浓郁特色凡人农家风味的食材,正等着前去的游客享用呢……

猜你喜欢
刘松河村小山村
从打麻将开始,“账房先生”走向不归路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文登,小山村打造漫画界的“博鳌”
深井
小山村走出的女强人
公车私用
深山中的璞玉,最美小山村
王旭辉??《小山村》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