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精番木瓜汁发酵饮料的制备工艺

2023-07-04 03:47张帆黄瑶凌明慧苏佳骏劳日毫闭金栋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番木瓜酵素木瓜

张帆 黄瑶 凌明慧 苏佳骏 劳日毫 闭金栋

摘要:以番木瓜汁为原料制备番木瓜汁发酵饮料,研究无酒精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制备方法:先添加酵母菌,发酵2d,灭活酵母菌后,再添加醋酸菌和乳酸菌,继续发酵,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接种体积比为1:1:1。菌种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各菌株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为:酵母菌为20 h(2.Oxl07 CFU/mL),醋酸菌为20 h(4.OxlOa CFU/mL),乳酸菌为12 h(I.OX108 CFU/mL)。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番木瓜汁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SS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0%,接种量为g%,发酵周期为4d。发酵液经杀菌,置于4 0C冰箱中冷藏3d,澄清后,弃沉淀物,取上清液,所得产品不含酒精,pH值为3.53,SSC为14%,维生素C质量浓度为31.98 mg/(100 9),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90.1%;色泽呈橙红色,具有番木瓜浓郁香气,口感酸甜协调。关键词:番木瓜;发酵饮料;接种菌龄;发酵工艺;感官评价中图分类号:TS275.4; Q939.99

DOI:10. 1637 5/j .cnki.cn4 5-139 5/t.2023.02.017

0引言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inn.)又名木瓜,属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主产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番木瓜不仅可以作为水果鲜食,还可以用来加工果干、果汁、果酱和酶制剂等产品。番木瓜富含木瓜酵素(木瓜蛋白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且含有丰富的糖类、多酚、番木瓜碱、有机酸等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及抑菌等多种功效[1-3]。

近年来,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利用益生菌发酵生产果蔬酵素或发酵饮料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市场转化较少,还没有实现市场大量推广销售[4-5]。酵素生产一般周期较长,需要几个月时间,而发酵饮料生产周期较短,仅需数日。此外,发酵饮料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助消化,符合人体对健康、美味的需求,利于市场推广。在利用果蔬生产发酵饮料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4-7],少数利用酵母菌混合乳酸菌或醋酸菌进行发酵[8-10]。在木瓜品种方面,有研究利用光皮木瓜、野木瓜、番木瓜发酵生产酵素或乳酸菌饮料[11-13],但利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混合发酵生产番木瓜汁发酵饮料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表明,使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可以增加产品的风味和功能【5】,多菌种复合发酵产物可能比单菌种发酵产物能更好地促进健康[10】,但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果蔬饮料时,常常因为有酒味而受众不多。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番木瓜汁为原料,用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进行发酵,采用先加入酵母菌发酵后灭活,再添加醋酸菌、乳酸菌的接种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最佳发酵条件的筛选,并进行感官评分和相关指标检测,得到的饮品香气浓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为番木瓜的深加工和果蔬发酵饮料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番木瓜:市售;菌种:果酒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醋酸菌(中科1.41号沪酿醋酸菌),购于沪酿曲种淘宝店;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广西某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提供。

1.2培养基

醋酸菌培养基:葡萄糖10/-,酵母提取物1%,柠檬酸0. 1%,Na:HPO。-12H:0 0.5%,琼脂2%,pH 5.8[14]。

酵母菌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葡萄糖10/-,琼脂1 .8%(配制液体培养基时则不加琼脂),121 0C灭菌20 min。

乳酸菌MRS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粉0.5%,葡萄糖2%,乙酸钠0.5%,柠檬酸氢二胺0.2%,吐温-80 0.1%,磷酸氢二钾0.2%,七水硫酸镁0.02%,七水硫酸锰0.005%,琼脂2%(配制液体培养基时则不加琼脂),pH值为6.2-6.4,121 0C灭菌20 min。

脱脂牛奶培养基‘”1:12g脱脂奶粉溶于100 mL蒸馏水中,115 0C灭菌20 min。

1.3方法

1.3.1 测定菌种生长曲线,确定接种菌龄

培养步骤:利用斜面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温度为30 0C,乳酸菌培养ld,醋酸菌和酵母菌培养2 d),用1 mL生理盐水洗脱1支菌种斜面,然后接种至100 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乳酸菌和酵母菌静置培养;醋酸菌以240 r/min的转速进行摇床培养);酵母菌、醋酸菌培养44 h,每隔4h取样测定吸光度,乳酸菌培养30 h,每隔2h取样测定吸光度;制作菌种生长曲线,通过倾注培养法测菌数,确定接种菌龄。

测定方法:1)取1 mL菌液至离心管中,8 000r/min离心2 min。同时取样进行平板稀释倾注法测定菌数;2)弃去上清液,将沉淀在比色管中稀释至5 mL,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测定OD,。。;3)根據吸光度制作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生长曲线图,并对照菌数确定接种菌龄。

1.3.2发酵工艺流程

木瓜经清洗、去皮、去籽、切块、榨汁、过滤、调糖、煮沸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巴氏消毒、冷藏、澄清、去沉淀后获得产品。

工艺要点:

1)木瓜汁的制备:称取定量的成熟、无发霉、无变质的番木瓜,去皮、去籽后榨汁,用专用过滤纱网进行过滤后备用。

2)调糖:将木瓜汁按照体积比I:I加水,分装于无菌瓶内,再将白砂糖加入木瓜汁中,混匀后通过手持糖度仪对其SS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将其初始SSC调整至设定值。

3)杀菌:隔水煮沸5 min后冷却。

4)接种发酵: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菌种分别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相应接种菌龄。先接种酵母菌,2d后隔水煮沸5 min来灭活酵母菌,冷却后再接入醋酸菌和乳酸菌。发酵温度为30 0C,3种菌按体积比l:I:I接种。

5)巴氏消毒:将发酵瓶装产品放入85。C热水中保温10 min。

6)冷藏、澄清去沉淀:将消毒冷却后的发酵瓶装产品放入4 0C冰箱中冷藏3d,澄清后,弃沉淀物,取上清液,即得产品。1.3.3单因素试验

初始SSC梯度分别设定为18%、22%、26%、30%、34%;发酵时间梯度分别设定为3d、4d、Sd、6d、7 d;接种量(3种菌总的接入量)梯度分别设定为2%、4%、6%、g%、12%。发酵结束测定pH值和SSC值,进行感官评分。1.3.4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结果,以发酵时间(A)、初始SSC(B)、接种量(C)为考察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设计L。(33)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因素水平表见表1。1.3.5验证试验

根据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进行验证试验。进行感官评分,测定产品的SSC、pH、维生素C含量、抗氧化活性,验证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的可靠性。1.3.6检测方法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采用二氯靛酚法‘“1。pH值的测定采用酸度计法。酒精度参照国标测定,SSC的测定采用手持糖度仪法。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采用邻二氮菲_Fe2+氧化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1.3.7感官评定

评分方法如表2所示。感官评定标准如表3所示。

2结果和讨论

2.1 生长曲线的测定及确定接种菌龄

从图1可见,酵母菌生长曲线的延滞期不明显,6-24 h是指数期,生长速度较快,繁殖速率增加,酶系活跃,代谢旺盛,适合用来接种,培养到20 h对应的吸光度值为0.907,菌数达到2.Ox107 CFU/mL,符合接种所需菌数要求,因此选择20h作为接种菌龄。培养24 h后进入稳定期。

乳酸菌在2-4 h为延滞期,时间较短,4-16 h则为指数期,培养到12 h所对应的吸光度值为0.824,菌数测定结果为I.OxlOs CFU/mL,达到接种所需菌数要求,因此选择12 h作为接种菌龄。16 h后菌种则进入稳定期。

醋酸菌的生长曲线延滞期不明显,0-36 h为指数期,取指数期菌液进行平板菌数测定,20h对应的吸光度值为0.408,菌数为4.OxlOs CFU/mL,达到接种所需菌数要求,因此选择20 h作为接种菌龄,36h以后进入稳定期。

2.2发酵条件的筛选结果

2.2.1初始SSC

设置不同初始SSC梯度,接种量10%,发酵6d,每2d测定产品pH值、残余SSC,6d后进行感官评分,pH值和SSC变化曲线图如图2和图3所示,6d后感官评分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2可见,添加酵母菌发酵2d时,各梯度发酵液pH值相差不大,处于4.62-4.78之间。添加乳酸菌和醋酸菌发酵4d和6d后,糖分被菌种利用,进而发酵产酸,初始SSC越大的产品pH值越低,可见菌种可利用的糖分越多,产酸越多。6d后各梯度发酵液pH值降至4.24-4.40。乳酸菌、醋酸菌发酵时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还产生少量甲酸、丙酸等其他酸性末端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使pH值下降,起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作用。发酵产生的代谢物如酸类、醇类和酯类及残余的糖分共同影响了产品的口感和风味。

由图3可见,SSC中的糖类等可发酵物质被菌种利用,经2d、4d、6d后均逐渐减少。发酵6d后的感官评分图见图4,初始SSC为18%-22%时,气味较酸,稍刺鼻,口感较酸,稍苦涩,色泽稍暗淡,有沉淀,感官评分60分以下;初始SSC为26%时,有番木瓜气味,口感较甜,稍酸,色泽均匀,有沉淀,感官评分为70分;初始SSC为30%~34%时,气味香甜,有番木瓜典型气味,口感甜,稍酸,色泽均匀,有沉淀,感官评分为85分以上。考虑到添加糖分过多会造成口感过甜,从人体健康和成本方面考虑,选择评分较高的初始SSC为26%、30%,34%进行正交试验。

2.2.2发酵时间

设置初始SSC为30%,接种量为10%,发酵不同天数后,测定产品pH值、SSC,并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见图5和图6。

番木瓜汁接种酵母发酵2d后,经85 0C烫煮杀菌,接入醋酸菌和乳酸菌继续发酵。如图5所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品pH值逐渐下降。发酵3d后的pH值为4.43,发酵4d后为4.25,在发酵7d后降至4.15。如图6所示,发酵时间越长,糖分被转化,残余SSC呈下降趋势,发酵4d时为21%,7d后降至12%。酵母菌含有麦芽糖酶、蔗糖酶、转化酶、乳糖分解酶及脂肪酶等,在这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糖分转化。将酵母菌杀灭后,接种乳酸菌和醋酸菌,醋酸菌有很强的醇脱氢酶、醛脱氢酶等氧化酶系活力,除能氧化酒精生成醋酸外,还有氧化其他醇类和糖类的能力,生成相应的酸、酮等物质,与乳酸菌共同作用形成产品的风味物质。感官评定结果为,发酵3d的产品色泽均一,香气较浓郁,口感过甜,微酸,有沉淀;发酵4d的产品色泽均一,香气纯正浓郁,口感酸甜协调,有沉淀,得分为87分;发酵5d、6d的产品色泽均一,气味较为协调,口感微甜,较酸,有沉淀,得分为80分、76分;发酵7d的产品色泽均一,气味稍刺鼻,口感不甜,较酸,有沉淀,质量欠佳的原因可能是发酵时间过长,糖度过低,菌种后期产生的代谢物质和死亡自溶产生的物质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选择发酵时间为4d、Sd、6d进行正交试验。

2.2.3接种量

番木瓜汁初始SSC为30%,测得初始pH值为4.07。设置不同的接种量,每2d測定产品pH值、残余SSC,发酵4d后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见图7-图9。

不同接种量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随着发酵时间延长,pH值下降。不同接种量对pH值影响不明显,接种量增加,pH值稍有上升。发酵4d各梯度发酵液pH值为3.83-3.94。说明菌种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增殖后,均能够发酵产酸使产品pH值降低,接种量小,增殖达到相应的数量虽然慢一些,但不影响最终产酸量,可能在酸性物质的种类上有差别。

不同接种量的SSC变化情况如图8所示,接种量对残余SSC影响较大,随着接种量增加,残余SSC呈下降趋势,发酵4d时,接种量为2%的产品,其SSC为26%,接种量为12%的产品,其SSC为21%。

图9所示为感官评分结果,随着接种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分值逐渐上升。接种量为9%~12%的产品的感官评分都达到了87分,色泽呈橙黄色,气味较为浓郁,口感酸甜适中,有沉淀。因此选择接种量为6%、g%、12%进行正交试验。

2.2.4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结果和极差分析结果分别如表4、表5所示。

从表4、表5可知,以感官评分为指标,3个因素影响的主次是A>C>B,即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SSC;试验最优组合为AIB2C2,即初始SSC为30%、发酵时间为4d、接种量为g%,此时其感官评分得分最高。

2.2.5验证试验

根据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分别在发酵0、2d、4d时测定各项指标,见表6。

番木瓜汁发酵4d所得酵素产品色泽呈橙红色,纯正均一,具有番木瓜的典型浓郁香气和发酵饮料酸甜可口的特征,感官评分为88分。经测定产品酒精度为0、pH值为3.53、SSC为14%、维生素C质量浓度为31.98 mg/(100 9),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90.1%。羟基自由基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活性氧,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所得番木瓜汁发酵饮料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数值和文献[8]所得酵素相近,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原因是产品保留了原料的维生素C成分,富含酚类物质,且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抗氧化性物质[10]。

3结论

本研究以番木瓜汁为原材料,先将酵母菌接种,发酵2d,烫杀后添加乳酸菌和醋酸菌,再发酵2d,发酵液经杀菌,放置于4 0C冰箱中冷藏3d,澄清后,弃沉淀物,取上清液,得到一种不含酒精、酸甜可口的番木瓜汁发酵饮料。番木瓜汁发酵饮料为橙红色,颜色明艳,富含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符合时尚健康饮品的需求趋势,其富含酶类,香气浓郁,可以助消化,清新口气,值得进一步研发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逸蓝,林映妤,张倩玮,等.番木瓜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3): 5162-5169.

[2]文欢,吴文浩,谢文强,等.番木瓜籽提取物免疫活性药理研究[J].广东化工,2021,48(18): 39,16.

[3]李国英.“防瘟酵素之王”一木瓜酵素[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8( 12):10-11.

[4]王超,林小晖,杜冰.乳酸菌发酵型饮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饮料工业,2018,21(1): 68-70.

[5]王鑫,马芙俊,李雅丽,等.清涧红枣乳酸菌发酵饮料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 (10):95-100.

[6]王虹玲,段笑影,曹冬冬,等.蜂蜜西瓜皮汁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3): 117-122.

[7]周琦,任天琦,汪琢,黑木耳养麦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92-97.

[8]梅子龙,陈润杰,王旺,等.不同发酵工艺对资丘木瓜酵素品质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9(12):28-32.

[9] 尚宜良,杨海军.芦笋发酵饮料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果菜,2019,39(12):18-23.

[I0] 曾莉,赵治巧,樊睿,等.酵母菌和孔酸菌复合发酵木瓜酵素生物活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 40(3):1122-1129.

[11]姚瑞祺,高敏,葛含静.木瓜益生菌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J]河北农业,2021,60( 13):105-109.

[12]王瑜,李立郎,张洁,等,野木瓜酵素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变化[J].现代食品科技,2019,35(10):125-130.

[13]王海英.番木瓜酵素的研究与制备[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8.

[14]曹海鹏,袁帅,赵昆,等,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食品科学,2010,31(5):211-214.

[15]张恒应用微生物学实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GB 5009.86-2016[S].北京:中国标准山版社,2016.

[17]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

黄酒:GB/T 1366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8]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T 12143-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9]李杰.酵素饮品质量控制标准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15[S].北京:中國标准山版社,2015.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non-alcoholic fermented beverage of

papaya juice

ZHANG Fan"2, HUANG Yao*"2, LING Minghui"2, SU Jiajun"2, LAO Rihao"2, BI Jindong"2

( I .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545006, China; 2. Guangxi Liuzhou River Snail Rice Noodl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Liuzhou 545006, China)

Abstract: The C.arica papaya Linn.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non-   alcoholic fermented beverage were studied. The non-alcoholic fermented beverage was produced by   adding yeast for 2 d fermentation and inactivating yeast, adding acetic acid bacteria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he inoculation volume ratio of yeast, acetic acid bacteria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was   I : I : 1 The growth curves of three strains were studied, the optimum inoculation age were yeast 20 h   (2.Ox107 CFU/mL), acetic acid bacteria 20 h (4.Ox108 CFU/mL)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12 h ( l.Ox

108 CFU/mL) . The best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papaya juice fermented beverage by orthogonal test

is as follows: The initial SSC(soluble solid content )was 30%, the inoculation amount was g%, and the  fermentation period was 4 d.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as sterilized and refrigerated at 4 0C for 3 d   clarification. then the precipitation was discarded and the supernatant was taken. The product contained   no alcohol, pH 3.53, SSC 14%, vitamin C content 31.98 mg/(100 g), hydroxyl radical clearance rate   90. 1%. It is orange red in color, with a strong aroma of C. arica papaya Linn. and a sweet and sour taste.

Key words: C.arica papaya Linn.; fermented beverage; inoculation age; fermentation process; sensory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番木瓜酵素木瓜
墨西哥:全球最大番木瓜出口国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同叫“木瓜”,功效不同
木瓜老奶奶的云
木瓜老奶奶的云
柠檬酵素
植物帮之木瓜
番木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印度的番木瓜产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