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失宠之谜

2023-07-04 04:33张玉明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人月亮

张玉明

上小学一年级的外孙女报了古诗词兴趣班。每天接她放学的路上,她会把课上学到的古诗词背诵给我听。末了,还和我玩飞花令。她说一句“床前明月光”,我接一句“明月松间照”;她说“明月几时有”,我回“月是故乡明”。每句诗词都必须带“月”字,说过的不准重复,直至一方接不上来算输。也可以选其他字来说,比如“风、花、雨、雪、火”等。

有意思的是,她几乎每回都选“月”字。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带“月”字的诗最多,选别的,怕我接不上来。我哈哈大笑,小小年纪,就知道体谅人。我又问她听谁说带“月”字的诗最多的,她说老师说的。

回到家后,我赶紧去查阅资料。果然,古人对月亮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古人咏月的诗词,灿若星辰,不胜枚举。有统计资料显示,仅《全唐诗》和《全宋词》中,带“月”的诗词就有16044首,占到总量的近四分之一。诗仙李白的上千首诗词中,涉月的竟达400多首。流传甚广的诗歌启蒙读本《唐诗三百首》中,与月有关联的诗也有81首。古人为月亮写的诗,写得那么多、那么美,无论数量或质量,都可谓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这不免让今天的我们心生嫉妒,怀疑古时的月亮是不是更亮、更圆?

今人对月好像少了激情,更少了诗情。除了毛泽东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和“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外,我绞尽脑汁,一时也想不出别的咏月诗。有朋友提示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应该算。这是中学课本上的,我上学时读过,竟然给忘了。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远古走来。在发明火之前,人类的夜晚,只能依赖天上的月光和星光。而在无星无月或风雨交加的夜晚,人类只能蛰伏在黑暗的山洞、草丛或树林里,在恐惧中等待天明。月是长夜里的灯,更是古人心中的神。火的发明,使夜晚有了灯火,有了更多光明。但人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只能用油灯、蜡烛来照明。如豆似荧的油灯和蜡烛,也不是所有人家都点得起的。即使富裕人家,也仅限于室内,室外依然是月的天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就连皇城帝都,夜晚也不能灯火通明,也得依靠天上的一轮明月照亮。千家万户,平民百姓,更是要趁着月色,捣衣浆洗,忙碌家务。

许多诗人更是贫困户。没有灯的夜晚,什么事也做不成。村上的人都睡了,家人也早早地睡了,唯有诗人睡不着,在月下独坐或徘徊。月光皎洁,对月凝望,思绪飘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躺在床上,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窗外的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诗人与月亮长时间独处相对,难免日久生情,自然会有灵感迸发。许多奇思妙想,许多连珠妙语,就会如泉水喷涌而出。

长夜漫漫,诗人有大把的时间,一遍遍地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努力将诗句打磨得圆润光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的咏月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好辞、篇篇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任凭风吹雨打、雪压霜侵,依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电的发明,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也是月亮失宠的最主要原因。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继而又发明了发电机。电的横空出世,仿佛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接踵而至的电灯、电话、电影、电视、电脑、手机,这些勾人魂魄、令人着迷的幽灵,纷纷出笼,惹得人心旌摇曳。人类再也不能把持自我,再也无暇仰望天上的明月,再也不能安心月下的吟哦,从此魂不守舍,夜不能寐,移情别恋。月亮从此没有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风光和魅力,惨遭夺爱。

电灯毫不留情地挤占了月亮的领地。电灯的亮度远胜油灯和蜡烛,不但可使室内灯火通明,也可让室外亮如白昼。乌云遮不住,风雨熄不灭,风头远胜月亮、油灯、蜡烛。白炽灯、荧光灯、LED灯,轮番登台走秀,风姿绰约,风情万种。街旁的霓虹灯,迷离闪烁、妖艳妩媚,迷乱人的眼,蛊惑人的心。夜晚成了灯的世界、光的海洋。夜空不再深邃幽静,夜晚不再朦胧神秘,月亮也不再是主角和头牌,诗人胸中的诗意也荡然无存。“灭烛怜光满。”古人尚知熄灭蜡烛,独自享受满庭满屋的月光,而今天的我们却无动于衷,任灯光泛滥,竟让灯成为一种污染和灾害。

电视更是一只魔盒,充满无穷诱惑;也像一块磁铁,让人动弹不得。夜幕降临,我们早早守在电视机前,像一块土豆,埋在松软的沙发里,慢慢生根发芽,渐渐开枝散叶。整个夜晚,我们不肯挪移一步,沉迷于电视剧冗长的情节,与剧中人同悲喜、共休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我们也不去开门探望,管它阴晴圆缺,管它今夕何年,任由它疯狂地照进所有的山林。

电脑连接世界,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引人入胜。想去哪去哪,想看啥看啥,想看多久看多久,随心所欲,不受节制。电视剧看了一集又一集,依然恋恋不舍;游戏闯了一关又一关,还是欲罢不能。我们沉迷其中,乐此不疲,精神亢奋,睡意全无。我们全然遗忘了,窗外还有一轮明月朗照,温情脉脉、浪漫温馨。

手机更胜一筹。我们整天手机在手,须臾不可分离,手机俨然成了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出门其他可以不带,唯有手机不可落下。不然,我们一整天会失魂落魄、无精打采。任何时候,只要有手机陪伴,我们就可以内心坦然,从容不迫。排再长的队,等再慢的车,都不急不躁,一派绅士风度;再漫长的旅途,再无聊的夜晚,也能从容面对,不觉孤单寂寞。我们抱着手机,沉迷于网聊、游戏、视频,不再有闲情抬头望月,不再有雅致低头写诗。即使偶尔有点感动或冲动,也是仓促为之,敷衍了之,难免粗陋肤浅,沦为打油诗,贻笑大方。所以大浪淘沙,被时光淘汰,也在情理之中了。所以,现代人写月亮的诗,少之又少,写月亮的好诗,更是凤毛麟角,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代交通发达也是月亮失宠的另一个原因。古人出远门,只能步行、坐马车、乘船,最快也就是骑马。进一趟京城赶考,路近的走一两个月,路远的要大半年。出门在外,做官、经商、访亲、游历,千山万水,难去难回,往来一趟极不容易,以至长年漂泊在外,甚至老死异乡,也不能与亲友团聚再见。日思夜想,无法排遣,只能对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倾诉衷肠,寄托相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亲思乡之情萦绕心头,久久不能释怀,只好遥寄明月,化作诗文,感天动地。

今人交通便捷,天涯海角、大洋彼岸、地球一极,也不过是方寸之遥。一趟高铁、一张机票,便可朝发夕至。一个小长假,便可周游世界。加上电信业的飞速发展,更是拉近了空间距离。想谁了,一条短信,即可问候;念谁了,一个电话,立马听声;爱谁了,一个视频,瞬间见面。比到邻村走亲戚还方便,比到隔壁邻居家串门更容易。诗人木心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完全颠覆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美好的期盼与愿望,如今也成为现实。今人不再有别离之痛,不再有思念之苦,甚至连书信都省得写了,更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缠绵诗情了。

月亮失宠的再一个原因,就是月亮的身世之谜大白于天下。古人对月不了解,相隔十万八千里,终究只能隔空相望,而不能亲临现场实地勘察,只能凭空想象月亮的许多好、许多美。于是想当然地以为,月上有琼楼玉宇,有嫦娥玉兔,有吴刚桂树。其实月上什么也没有,比沙漠戈壁更荒凉。

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一百多摄氏度,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会降到零下一百多摄氏度。不仅高处不胜寒,更是高处不胜热。月亮上没有大气,也没有氧气,生命根本无法存活。没有草木虫鱼,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没有蓝天白云,没有风霜雨雪,也没有河流、冰川、湖泊和海洋。

古人以为月亮会发光,其实根本不会,这完全是人的一种错觉。月亮的光是从太阳那里借来的,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月亮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部分是明亮的,没有照射到的部分则是黑暗的。

古人还以为月亮会像人一样有感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不是这么回事。月球被太阳照到的最多是半个球体,当月亮把完全明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上时,我们看到的便是十五的望月,又称满月;当它把侧面对着地球时,就是大小不等的弦月;当它把没有被照亮的一面正对地球时,便是农历每月初一的朔月,又称新月。新月我们可能是看不见的,但月亮依然在我们的头顶上缓缓运行。而它的背面则是完全明亮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踏上了月球表面,代表人类到月球上一探究竟。月亮之上,是一片死寂,是寸草不生的一片废墟,根本不是神仙居所,也没有神仙。这让我们大失所望,从此心灰意冷、兴趣骤减,再也激发不起浪漫诗情。

有一种深情,因遥不可及,而昼思夜想、情思绵绵;有一种淡漠,因身世大白,而变得薄情寡义、见异思迁。难道说的就是我们人和月?

一輪明月高挂,曾照古人,也照今人。明月亘古未变,变的只是月下的人。月是古时圆,仿佛在提醒我们,应当关掉电视,离开电脑,放下手机,独自走到月下,与月深情凝视,与月重归于好,让爱重来。

让激情重新燃烧,让诗歌再度飞扬,让那轮明月更圆。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古人月亮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隆冬将至,看古人如何优雅过冬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好玩的古人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