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融入商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2023-07-04 11:11董海礁赵丽雯王凤莉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财经素养课程思政创新

董海礁 赵丽雯 王凤莉

摘 要:财经素养教育是细化的思政教育,高校财经素养教育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融入日常教学中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财经素养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财经素养;课程思政;创新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财經素养教育融入商务日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研究”(编号:SJGY20210858);2021年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编号:SZZX2021-07)

作者简介:董海礁(1983— ),女,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化与日本语教育;赵丽雯(1983— ),女,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化与日本语教育;王凤莉(1971— ),女,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与日本语教育。

近年,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尚未进入社会的高校学生自身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不足且面临着多种诱惑和风险,针对高校学生的电信诈骗、校园贷、非法集资等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的财经素养直接关系到个人生活及家庭幸福,甚至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大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财经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财经素养是一个人的财经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素质,能帮助其做出正确的财经决策,并最终达到财务幸福的目的。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经知识、技能的传播与传授,二是价值观与健康心理的培养。

一、国内外财经素养教育现状

近年,在西方国家,财经素养教育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都把财经素养教育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战略,贯穿生涯教育的始终。其中,针对大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尝试将财经素养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中,并将其与专业活动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高等学府特色的财经素养教育模式。2000年,英格兰的教育体系中就广泛涉及财经素养教育,高校财经素养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美等国家财经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进行财经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国的财经素养教育始于2012年,在这一年,OECD第一次将其列入国际学生评价计划。上海作为第一个参加这一计划并获得冠军的城市,对财经素养教育的深入理解引起了全球关注,也使财经素养教育走入了国内教育界的视野。随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于2018年发布了《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该标准框架将我国的财经素养教育划分为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五个维度,以及认知、技能、态度三个素养目标指向,形成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五维三标”框架。

目前,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高校的财经素养教育严重缺失,将其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缺乏“思政”的内涵,财务的知识和技巧就会被局限于技术层面,内涵就会被淡化,难以形成立德树人的正面影响。因此,把财经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财经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高校财经素养教育既包括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生活、职业、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换言之,财经素养教育属于思政教育的范畴,应与各专业相关课程紧密融合,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

当前,我国日语专业商务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存在思政案例与专业课程相关度低,思政环节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思政理论过于浅层化、碎片化,思政教学体系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课程体系难以实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有些即将走出校门实习、面临就业的大四学生连劳动者的保障性待遇“五险一金”具体是什么都不能完全了解,理财意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更是十分缺乏。鉴于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财经素养教育十分必要。课题组结合学科课程的教学规律,探索财经素养教育融入商务日常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路径,赋予课程思政更加丰富的内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合理的金钱观、科学的财富观。

三、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路径

课题组立足财经素养教育这一角度,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考评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将培养学生的计划支出能力、收入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甄别金融风险能力等纳入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中。在设置商务日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将财经素养教育内容结合课程的特点,兼顾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搭建基本的财经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完成课程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财经素养,最终实现从知识传授、财经能力培养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

(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财经素养和思政能力

教师的素养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除了财会、金融相关专业的教师具备专业财经知识,其他专业教师的财经知识储备有限。课堂中巧妙融入财经素养知识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财经素养常识和技能,所以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财经素养。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以下建议:第一,针对教师定期开展财经知识讲座,安排教师参加财经知识培训,帮助教师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第二,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金融机构等地方进行实践学习时,要注重搜集相关教学案例,丰富自身财经素养知识储备;第三,定期举办教师财经素养知识大赛和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通过比赛促进教师财经素养和思政能力的提升;第四,通过每周的教研活动,交流财经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除以上途径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促进教师的财经素养和思政理念的提升。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巧妙融入财经素养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财经素养的“五维三标”框架体系,使财经素养教育渗透各个商务课程的思政环节。首先,结合学生对财经知识的现实需求,引导学生学习利率、信贷、保险、防范风险等财经知识,以“花呗”和“京东白条”为例,指导学生计算出实际年利率。其次,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加深学生对投资理财、网络金融、财务风险等内容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投資及防范风险意识,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最后,融入财经素养知识时,一定要结合专业课的知识点,避免思政案例与专业课程相关度较低、思政内容过于表面化等问题。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模式,实现财经素养教育与日语专业商务课程有机融合。把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相关的财经素养内容,如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风险回报等金融常识合成短视频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随时查找、学习;引导学生在银行APP理财模块里进行模拟投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中掌握投资理财技能,增加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财经素养。

(五)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考评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财经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可以从“学”和“教”两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的“学”,除了可以通过财经知识测试来了解学生对财经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教”,可按照教师自评(反思)、同行互评、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高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结合度。只有创新思政考评方式,不断改进,才能用科学评价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实施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日语专业商务课程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郭晶红.大学生财经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

[2]刘莹.财经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2021(23).

[3]董海礁.高校日语专业簿记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9).

[4]赵红卫.财经素养教育国外经验借鉴[J].财会月刊,2021(16).

[5]刘次林.立时代之德 树百年之人: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20(4).

责编:扬 帆

猜你喜欢
财经素养课程思政创新
新形势下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渗透及实现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