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测试与培养路径分析

2023-07-04 04:34吴智慧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

摘  要:本研究根据语用学有关理论框架,开发了英语语用能力测试试卷,并选择200位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利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学科差异对英语语用能力影响显著,汉语水平对英语语用能力无显著影响,但英语阅读量对英语语用能力影响显著;英语语言知识、话语理解和翻译能力以及社会语用能力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语用策略能力则与三者没有显著相关性。教师可以从教材编写、教学模式设计和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等路径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能力;测试形式;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1-0043-04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基于智慧云平台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199);河南省高教学会外语分会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智慧云平台助力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1SXHLX203)。

作者简介:吴智慧(1980—),女,硕士,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篇分析。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较长时间侧重于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训练。Hymes认为除了语言能力外,还有另外一套规则系统,即什么时间,在什么场合和什么人,用什么方式,讲些什么和不讲什么,并能根据话题、情景、人际关系等因素调节所使用的语言[1],即语用能力。

教育部于2018年6月颁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简称量表),量表首次对语用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架构了语用能力框架,对语用知识进行了解析,还制定了《语用能力总表》和《语用能力自我评价量表》。作为具有反馈、调整功能的测试环节,语用能力测试的研究是未来英语语言教学理论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必将引起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的更新和改进。

语用能力测试不仅有助于一线教师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评估教学实践效果,调整教学策略,还可以作为人才选拔工具,帮助用人机构评价学习者的学业成就。语用能力测试的相关数据,还可以为语言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信息,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研究设计

(一)语用能力测试范畴的界定

外语语用能力由语用系统知识和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的知识组成,语用系统知识蕴含在对各种语用行为的理解上,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知识则指语用策略的运用能力[2]。Canale和Swain曾将语言能力细化为四种能力: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3]。

根据语用学的有关理论框架[4],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语用能力的界定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语用能力测试至少要涵盖以上范畴。

语法能力主要测试语言学习者能否灵活运用语言的不同形式和结构,生成語法上正确的句子,以及理解句子含义,并将其组织成篇章的能力。话语能力是具体测试一定语境下实施和识别“以言指事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成事行为”的能力,把握“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等会话语用规则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体测试说话者或听话者能否根据彼此的社会身份、文化背景、沟通目的等说出得体的语言。语用策略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说话者能否熟练运用语用歧义、语用模糊、刻意违反会话准则、语言修辞、间接言语、礼貌原则、和话轮操纵等策略,实现交际目的。

(二)语用能力试卷的编写

本课题中语用能力测试试卷的编写参考了刘建达的设计程序[5],并进行了改编。

第一步是试题题目的分类和确定。依据本课题要考察的语用能力的范畴,将试题分成了四个板块进行考察,分别为语言知识板块、理解与翻译板块、社会语言能力板块、语用策略板块。考虑到评分与测试的可操作性,题型设计可为多项选择题。

第二步是试题各个选择支的内容取样。测试初始阶段设计了20道题目,分别发放给两个自然班里学生试做,每个班里抽出英语程度较好的10名左右的学生作答,分别写出自己的答案,共计收上来24名学生的答案。

第三步是答案筛选。将24名同学的答案归类到每一个题目下面,这样每个题目获得了24个不同的答案。对于语言知识和理解与翻译两个板块的考查,均设置一个正确答案和三个干扰答案。社会语言话语能力以及语用策略两个板块,采用了多选题的形式,对体现不同层次语用能力的选项,分配了不同比重的分值。按照这个原则,将学生的24个答案分类、提取,获得最终的选择内容。

(三)语用能力测试试卷的完善和修订

初步完成试卷的编写工作之后,为了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分别将试卷发放给5位专家做,其中,1位是中国人,母语为汉语的博士;2位是华裔美国人,母语为英语,教育程度硕士;1位美国人,母语为英语,文化程度为博士在读;1位大学教授,教育程度博士。

其中两位专家就试卷的结构给出了建议,另三位专家就社会语言话语能力以及语用策略两个板块,选项设置不同分值比重的分配,提出了建议。经过试做以及专家咨询,试卷最后又添加了5个背景问题考察,调整了部分板块问题内容,尤其是调整了评分量表的分值权重,最终完成了试卷的制定。

(四)英语语用能力测试的实施

本研究选择了200多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大学英语二年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英语语用能力是较高层阶的语言能力,故受试对象选择的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而非一年级学生。为了对文理科进行对比,测试对象选择了一半的文科学生参加,一半的理工科学生参加。共计印刷了240份试卷,发放并收回227份。在测试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规定具体时间,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先理解再进行选择作答。试卷共计25道题,大致完成时间是25分钟左右。

二、英语语用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本测试共计发放并收回试卷227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218份。测试结果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本测试的目的在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

试卷共计25道题,其中,5道是背景调查,5道语言基础知识测试题,5道话语理解与翻译题,6道社会语言能力测试题,4道语用策略能力测试题。语用测试最低可能得分为20分,最高可能得分是75分。

学生语用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两端频率较低,中间频率最高。在百分制中学生成绩最低得分为44分,最高得分为82分。其中得62分,65分和71分的学生比例最高。该测试问卷基本上测试出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水平,有较高的效度。

在218人次的测试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英语语用能力,及格60分以下的比例占据25.7%,优秀80%以上的占据2.3%,大部分集中在60~78分之间,比例为72%。得分在65分的人数最多,为29人次,占13.3%,其次是得分62分和71分的,分别是20人,各占比例9.2%。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的差距为38分,测试数据较为理想。

语用能力测试四个分项得分率如图1所示。得分率最高的为语言知识部分,平均得分率为79%;其次是话语理解与翻译部分,平均得分率78%;学生社会语用能力平均得分率为73%;平均得分率最低的为语用策略能力,仅为63%。

测试结果验证并支撑了“语用能力有层次之分”这一假设。语言知识属于基本层次的语用能力,话语和社会语言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语用能力,语用策略能力则是最高层次的语用能力。

(二)影响英语语用能力的因素

在问卷中本研究设计了诸如学科背景,文科和理工科,以及英语水平、汉语水平、性别差异、英语阅读量等因变量,以考察这些要素与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因果关系。

SPSS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表1)显示,性别差异对语用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显著性<0.05),而学科差异也具有同样的显著性(显著性<0.05),学科对语用能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对语用能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汉语水平(显著性为0.379>0.05)对英语语用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也就是说母语的语用能力未必可以迁移到二语的语用能力中。而英语水平对英语语用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显著性<0.05)。英语阅读量的单因素分析数据显示,英语阅读量对英语语用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显著性=0.029<0.05)。但显著性明显低于性别,学科以及英语水平对语用能力的影响。

(三)语用能力構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语用能力由语法能力、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用策略能力构成,其中语法能力和话语能力是基本层次的语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语用能力,语用策略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语用能力。

本测试将这几个层次的语用能力分成四个板块:语言知识、话语理解和翻译、社会语言、语言策略。下列数据显示的是这几个板块之间的相关性,尤其是基本层次的语用能力和较高层次的语用能力以及最高层次的语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从表2可以看出,“语言知识”与“话语理解与翻译”呈显著相关关系(r=0.181,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对于双变量的相关分析,Pearson 系数P=0.007<0.05时, 说明“语言知识”与“话语理解与翻译”这两个变量有相关关系。且P<0.01被标示两个星号,说明这两个变量双侧显著相关。

具备相关关系的两项为“话语理解与翻译”与“社会语用”,同样呈显著相关关系(r=0.181,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Pearson 系数即P值=0.009<0.05, 说明“话语理解与翻译”与“社会语用”相关。P<0.01被标示两个星号,说明两个变量双侧显著相关。

“语言知识”与“社会语用”(r=0.042,p=0.534),“语用策略”(r=0.058,p=0.397)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话语理解与翻译”与“语言知识”以及“社会语用”呈现显著相关,但是与“语用策略”没有显著相关性(r=-0.131,p=0.053)。

最后可以看到,“语用策略”与“语言知识”(r=0.058,p=0.397)、“话语理解与翻译”(r=-0.131,p=0.053)、“社会语用”(r=-0.085,p=0.212)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相关性分析中,当两者的相关系数小于0.3时, 可以表明两种形式的测试考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本测试中可以看出,语用策略能力与其他三块内容的相关系数(r=0.058,-0.131,-0.085)远远低于0.3,所以语用策略能力考察的是与其他三块内容完全不同的一种能力,应该把语用策略能力和其他三块内容完全割裂开来静态地考查。由此可见,将语用策略纳入语用能力测试的范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实验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得分最高,语用策略得分最低,话语和社会语言能力处于中间水平。性别、学科差异和阅读量均对英语语用能力有显著影响,而母语水平对英语语用能力影响不显著。通过对语用能力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语言知识”与“话语理解与翻译”呈显著相关,“话语理解与翻译”与“社会语用”呈显著相关,但“语言知识”与“社会语用”“语用策略”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语用策略”与“语言知识”“话语理解与翻译”也不存在相关性。语用策略能力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单独加以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从教材编写的层面作好铺垫,将语用知识(如礼貌原则、会话含义,言外行为、预设等与推理等)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先从贴近学生现代生活的语用现象开始,再引入语用学相关理论。习题和作业的设计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精选学生代入感较强、能与真实世界发生联动的语言实践作业进行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从优化教学设计的角度做好架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语用知识和技能相关内容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线下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中心”,可以使用分组教学法,增强语言实景演练,让学生在组内语言实践中观察如何操控话轮、调整会话、转移话题等,在做中学,学中做。此外,从激发语用兴趣的角度进行充实,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实现语言学习目标,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尽力为学生们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在真实语境中提升学习者的语用意识、语言社交能力、和语篇组织能力,通过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用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ciolinguistics[M]. Harmondsworth,Penguin:In J. B. Pride and J. Holmes (eds.),1972:269-293.

[2] 刘建达. 外语语用能力:定义、教学与测试[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2):108-113.

[3] Canale M,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1980(01):1-47.

[4] Leech G M.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1983.

[5] 刘建达. 大学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与评估[J]. 山东外语教学,2013,34(06):49-55.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捕捉语言训练点,提升语用实践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课堂练习,学生语用能力成长的阶梯
如何培养中年段学生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