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3-07-04 12:36谢海璊
求知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三字经教育价值弟子规

摘 要:传统蒙学读物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智慧,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将传统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道德修养。文章以《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例,研究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从应用传统蒙学典故导入、开展传统蒙学诵读活动、渗透传统蒙学道德礼仪以及借助传统蒙学拓展写作四个方面,探讨传统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充分发挥传统蒙學读物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传统蒙学;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三字经》;《弟子规》

作者简介:谢海璊(1978—),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镇希望小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传统蒙学中积淀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文学艺术和历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传统蒙学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很有帮助。为此,相关教师应该明确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立足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和实际学情,全力探索传统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路径,促进学生吸收传统蒙学读本中的知识和思想精华,从而全方位增强语文教改实效。本文以《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例,研究传统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和应用策略。

一、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

传统蒙学在广义上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在狭义上专指童蒙读本,传统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书写的兴趣和能力,向儿童传授正确的道德伦理规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三字经》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教育、道德礼仪、历史、天文、地理和民间传说,《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孝亲尊师和待人处事的规范等。在对《三字经》和《弟子规》进行分析与研究后,笔者将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传统蒙学读本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有效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认知心理的研究,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乐于探索新鲜有趣的事物,而传统蒙学读本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就拿《三字经》来说,《三字经》中引用了非常多的典故,如“子不学,断机杼”引用了孟母断机教子的典故,“香九龄,能温席”引用了黄香温席的典故,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的经文,更是囊括了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教师可以将传统蒙学读本中的典故和历史知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娓娓道来,从而使教学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激发学生对传统蒙学读本和历史文化的探索兴趣。

第二,传统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是三字一句的韵文,句式整齐,极易成诵,同时诵读韵句还能带给学生如同在歌唱一般的乐趣,三字一句、六字一押韵的行文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以《弟子规》中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为例,其中的“清”“省”“定”都是韵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其记忆组块也非常少,教师只要稍加解释,学生就能透过字面理解韵文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识字和掌握字义,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1]。

第三,传统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道德礼仪规范。传统蒙学读本推崇道德伦理教育,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主张礼仪孝悌的教育理念,强调先端正儿童的思想,再传授儿童知识,使其养成善良的心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新时期的立德树人理念不谋而合。如《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以及《弟子规》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都是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谦让和尊敬师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渗透此类内容,从而涵养学生的精神气质和礼仪习惯。

二、传统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用传统蒙学典故导入课堂,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

传统蒙学读本中含有的历史典故非常多,这些典故脍炙人口、生动有趣,蕴含的思想哲理适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重在导入,而喜欢听新奇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若是能将传统蒙学读本中的历史典故转化为故事,与课堂导入环节有机结合,不仅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课堂学习,还能为语文深度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蒙学时,教师应当分析语文教材和学情,根据课文主旨和内容,选用适宜的蒙学典故作为导入材料,先让学生阅读包含典故的《三字经》或《弟子规》选段,再把其中涉及的典故讲给学生听,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含义,最后因势利导,引出课文主题,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孔子拜师》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先在白板上写下《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2],然后向学生介绍:仲尼即孔子,项橐是一名七岁的神童,孔子曾经把他当作老师,向他虚心请教。有学生产生疑问: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圣贤,怎么会把一个儿童当成老师呢?对此,笔者立即为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项橐三难仲尼的典故。学生投入地聆听完故事后,笔者发问:“听完孔子和项橐的故事,大家有何感想?”学生交流后反馈:孔子和项橐都是有智慧的人,自己对孔子的大度和谦逊感到钦佩,学识不论辈分,只要是对的、有道理的教诲,我们都应该虚心地学习和接受。接着,笔者追问:“那么这一句韵文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孔子拜七岁神童为师,像孔子这样有大智慧的圣贤,都不忘勤学,更何况是普通人。确认学生答案正确后,笔者顺势引出阅读主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只不过孔子这次拜师的对象从项橐变成了著名思想家老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是如何拜老子为师的。”通过在导入环节应用传统蒙学典故,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被充分激发,并初步感受孔子勤奋、谦虚的品质。

(二)开展传统蒙学诵读活动,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

传统蒙学读本是优质的经典诵读材料,《三字经》和《弟子规》行文押韵、言简意赅,不仅诵读起来极具韵律感,而且充分体现了汉语言之美。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蒙学读本开展诵读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实施传统蒙学诵读活动,合理地调整语文课程安排,可以每周开设一节传统蒙学诵读课。在传统蒙学诵读课上,教师可以在《三字经》或《弟子规》中节选适量篇幅的韵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适宜诵读的氛围,指导学生识记韵文中出现的生字,通过音频范读、教师范读、学生带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控制好诵读的节奏和速度;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诵读,促进学生口诵心惟、熟读成诵,从而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体现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例如,在传统蒙学诵读活动上,教师可以节选《弟子规》中的“泛爱众篇”作为诵读材料,即从“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3]。学生初读韵文后,会反馈不认识覆、载、訾、谄、婢等生字,对此,教师可采用预先准备好的生词课件,引导学生学习生词的发音和含义。随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古典乐曲《高山流水》,同时以中度语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韵文,组织学生开展跟读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跟读情况,及时纠正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确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再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每组分配一名诵读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带领组员跟随音乐诵读,而教师继续巡视课堂,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比如,我班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是什么意思呢?”笔者立即作出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在行善,他人听到你赞美他的善行,就会更加地勉励行善。”通过参加传统蒙学诵读活动和接受有效的诵读指导,学生能有效提升诵读能力,并产生对汉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渗透传统蒙学道德礼仪,提高语文教学的德育效果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语文承载着德育使命。《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都推崇德行教育,认为道德礼仪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主旨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標,合理渗透传统蒙学读本中的道德礼仪和行为规范知识。在挖掘课文人物具备的精神品质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三字经》或《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的启发材料,引导学生结合传统蒙学读物,通过思考和讨论,体会课文人物身上值得学习的品质和行为,从而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铸魂作用。例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了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和内在联系后,笔者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个人品质。学生联系蔺相如的言行,一致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以大局为重、宽宏大量的人。但在探讨廉颇的人物形象时,学生之间有不同的见解,有学生说廉颇这个人很孤傲,瞧不起人,还有学生说廉颇性格豪爽,明事理。此时,笔者引入《弟子规》中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4],同时提问:“大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后反馈: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人犯错后能知错就改,就等同于没有犯错,而如果掩饰错误,就是错上加错。笔者赞赏道:“非常正确,那么结合课文中廉颇的言行,大家认为他的行为是属于知错就改还是掩饰错误?”有学生抢答:“廉颇的行为属于知错就改,他认识到错误后,勇敢地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不就是‘归于无吗?”笔者小结:蔺相如和廉颇各有各的优点,蔺相如不畏强权、维护国家利益、心胸宽广,廉颇正直、爽快、明事理、敢于认错,他们都是以国家大局为重的人,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通过学习传统蒙学道德礼仪知识,学生对课文人物能有更为立体的认识,这体现了传统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四)借助传统蒙学拓展写作,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构建和运用素养的关键期,传统蒙学有着优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历史故事以及深远的思想寓意,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有利于启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教师将《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内容引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扩充写作教学资源。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传统蒙学时,教师应该聚焦写作课程,加强利用传统蒙学实施拓展写作活动,根据作文主题,选用《三字经》和《弟子规》中相关的韵文和典故,先带领学生研习韵文及典故,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作文题目进行创作,使学生对传统蒙学读物含英咀华,从而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发挥传统蒙学对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主题为“写一个你佩服的人”的作文练习中,笔者引入《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5],同时给学生讲述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三个典故。待学生听完典故后,笔者提问:“同学们,大家认为故事中的这些人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回答:他们虽然家庭贫苦,但是都能克服困难,自觉勤奋苦读,他们的坚韧品质和求知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接着,笔者引出写作任务:请大家写一写自己佩服的人,可以选用《三字经》韵文典故中的人,也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的人,要求是写出这些人身上令你佩服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你的思想言行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旋即投入自主写作,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对车胤、孙康等人的钦佩之情,有学生描写了身边同样勤奋好学的伙伴。借助传统蒙学拓展写作,学生作文的质量和思想境界都能更上一层楼[6]。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蒙学读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诵读能力,能够引导小学生形成道德礼仪规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蒙学,教师可以采用传统蒙学典故导入新课、开展传统蒙学诵读活动、渗透传统蒙学道德礼仪、借助传统蒙学拓展写作等途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诵读能力、写作能力和道德素养,从而彰显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秀江.传统蒙学对于现代家庭建设的教育价值分析: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19(9):44-47.

[2]谭能华.《三字经》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11):30.

[3]牛跃辉,张静.《三字经》、《弟子规》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和价值[J].网友世界,2014(15):257-258.

[4]李香平.论蒙学教材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当代价值与理性继承: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2(2):109-113.

[5]刘从义.《三字经》、《弟子规》:最好的蒙学教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2):83.

[6]黄济.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下):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评析[J].中国教师,2006(8):18-19.

猜你喜欢
三字经教育价值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朗朗韵味话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三字经”
请进《三字经》 打造“善”班级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