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通的意义空间视域下建构高校公共课5W教学模式

2023-07-04 15:15陆咪咪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通公共课意义

【摘要】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剖析高校公共课教学过程,结合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延伸传统的5W线性传播模式,融入文化共享、意义交流,将公共课教学置于信息传播及文化交流的整体框架内,通过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建构高校公共课教学传播的5W系统模式,论述扩大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的路径,即师生传受双方互通、创新传播内容与渠道、完善教学效果评估。

【关键词】共通的意义空间 5W传播 高校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3-010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高等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公共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课时多、受众面广、专业跨度大等特点。《教育大辞典》对“公共课”的定义是高校根据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总目标和标准要求而开设,所有系科和专业学生均须修习的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国语课、体育课、生产劳动与军事训练课等。公共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基础性地位,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来看,公共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其关键因素。

一、传播学视角下的教学活动

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将“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递观作为传播研究的主流,以拉斯韦尔的5W线性传播理论为代表: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取得了什么效果),分别对应着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最基本的要素。若將这五个要素引入高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理解为:教师(传播者)将教学内容(传播内容)通过语言、文字、PPT等形式(传播媒介)传授给学生(受众),学生接收教学内容后,对此产生一定的理解与反馈(传播效果)。传播的传递观主要源自早期经验学派的研究,侧重效果研究,认为传播是信息在一定空间内的传递,较少关注传播背后的文化交流及影响。它反映的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线性传播过程,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则扮演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但传播不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其背后的文化交流和意义延伸。

由于公共课具有一定的通识性和基础性,不与专业课直接相联系,因此公共课常被高校和学生忽视,这种忽视具体表现在高校将资源较多地分配给优势或特色学科,对公共课课程建设和公共课教师培养力度较小;学生对公共课不够重视,与公共课教师交流沟通较少;公共课教师更多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公共课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现实中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自我陶醉式撒播知识的状态,希望将自己的一切所知所想都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处于劣势意见的沉默状态,或者经常对教师的知识“轰炸”进行对抗式解读。久而久之,教师逐渐习惯这样的教学传播方式,也不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或回应。在公共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各说各话导致双方的意义空间不相通,学生难以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与教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高校公共课教学的关键在于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传受双方真正理解彼此的输出,从而内化于心。

詹姆斯·凯瑞于1975年在《传播》杂志上发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并不是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仪式观侧重于信息的共享、文化的交流,反映的是信息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参与传播过程的个体或组织扮演的不再是发送者或接收者的角色,而是仪式的参与者,更关注精神沟通和意义交流。所谓仪式,其内涵强调的是信息与情感的共享,共同参与和共同建构彼此间的回忆。教学传播应结合传递观和仪式观,从信息传递与文化交流相融合的角度切入探讨。在高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应关注与学生间的对话沟通、意义互换,因为教学传播是对话双方共同参与并建构话语体系的过程,它不只是单向的线性传播,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

二、重构教与学意义交流的5W系统模式

传受双方的传播本质上是意义交流的活动。米德等学者认为,“意义”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作为沟通纽带,对传播者而言是其为传播出的符号赋予一定的含义,以及对符号可能会引起某种反应的预想或意图;对受传者而言是其对接收到的符号讯息的理解和反应。因而,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传受双方的互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交流互动的传播效果。

既然传播双方通过意义交换得以对话交流,那么建立传播双方间的共同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双方进行意义交换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信息有着共通的理解;二是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在公共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搭建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一桥梁,实现师生双方交流中意义的重合,随着对话交流的持续进行和意义交换的活跃化,共通意义空间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作为教师与学生间对话互动的传播纽带,共通意义空间越大,传受双方的了解程度和相互理解能力就越强,更有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可将共通的意义空间和5W模式共同融入公共课教学传播过程,结合信息传递和意义交流,建构公共课教学传播的5W系统模式(见图1)。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双方各自有着对符号讯息的解读和诠释,以此构成各自的意义空间。比如,教师教授关于“新发展理念”的教学内容。在授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课程设计的需要,结合各自知识能力水平和文化经验,建构自身的意义空间,将想要传达的内容讯息转化为易被接收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学生在接收到这些符号后,会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及传播语境,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反馈。学生既要理解教师传达的字面意思,还要体会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并且根据实际思考新发展理念与国家、社会及自身的联系等,这些都构成了学生的意义空间。在此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意义空间会有重合的部分,即共通的意义空间,他们对部分教学内容有共通的文化体验,并进行交流、议论,这就是意义交流互动的结果。基于共通的意义空间,师生间的教学交流有了文化与情感的共享,实现了双方意义的互换交流。

三、扩大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

(一)师生传受双方互通

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普遍持有畏难或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知识基础不够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弱,而且更重视专业类课程而忽视公共课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座沟通的桥梁,如何打通这座桥梁使双方能通往彼此是重点也是难点。知识是需要建构的,而不仅仅只是传授,学习是学生主动在头脑中建构认知模型,教师的责任是设计、引导和管理这个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传播方的教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教师应遵循高校教育规律和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营造轻松开放、积极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方式和重视教学的过程。

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合理规范地对主题内容和对话语境进行预设,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实际开展有效教学,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和讨论,要善于观察和引导临时生成的对话,使交流处于双方共通语境范围内进而产生共鸣。目前,高校有多种不同生源的学生(包括普通高中生、提前招生、社招生等),这些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知识基础水平,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分层教学,例如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分A、B、C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只有学生能真正理解和吸收教师教授的内容,并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在学生能接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倡学生应有个性化的想法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可有争论、有思想碰撞,在师生、生生交流讨论中,教师能知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过程。教育传播应是这样双向互动的过程,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和反馈,那么不能算是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创新传播内容与渠道

公共基础课应紧密联系专业,根据不同学生所学专业区别设置不同模块的公共课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专业,实现1+1>2的教学效果。例如,高校开设文学鉴赏类的课程,针对理工科学生未来可能更偏向于生产研发、技术创新等情况,可结合专业知识,开设关于应用文书与技术调研、工艺流程与说明表达等相关方向的文学类公共课程;而商贸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团队协作、沟通服务的能力,可开设关于商贸文书写作、演讲与口才等相关方向的文学类公共课程。要细化公共课的课程教学方向(见表1),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大而全式的教学,如此更能精准、有效地进行教学传播。

为丰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可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使课程有代入感,凸显其实践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程与实际生活、文化元素的紧密联系。比如,可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将当地民营企业文化融入创新创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课程。

例如,在文学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会鉴赏并乐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自主调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教学方案中引入多样的学生活动,既有较为传统的口头提问、小组讨论、诗词朗诵、作品赏析等教学活动,也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开展的编辑作品选集、撰写鉴赏日志、组织综合表演等教学活动。美育课程可结合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拓展课程资源,既可以传播非遗文化,又可以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创业类公共课程教师一般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可通过校企合作创新教学内容,挖掘整合地方、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资源,邀请专业教师、企业家进课堂,构建“基础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教师资源库,公共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企业顾问等沟通协作,打通理论与实际的界限,借助地方经济发展案例传递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高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三)完善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教学效果评估、课程质量评价,也应提倡构建灵活的弹性化评价指标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和成果性考核相结合,围绕教学目标,持续关注课前、课中、课后阶段的学习效果,客观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公共课教学质量保障与效果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公共课教学质量保障与效果评价体系

该体系注重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学期初开展课程教学设计评估,学期中学生、督导人员以及专家对教学实施进行评价,学期末进行课程学习成果汇报等,全面、客观地对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价,保障课程建设的质量。在评估过程中,及时推动教学反思与改进,就课堂教学反馈、师生互动情况等开展进一步评教。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除传授理论知识,还注重传播文化精神及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故效果评价体系应当是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的把关及监控,而不是专注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段的评价,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学质量和课程质量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前期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学生在理解这些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活动参与教学流程,学会自我调控,和他人正向沟通,而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流程、调整策略。整个过程既促进了师生合作、自悟,同時学生也经历了建构世界、建构他人和建构自我的过程。优化公开课开设制度,将“教师公开课”这个“窗口”作为教师间教学沟通交流的平台,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交流氛围。通过开设汇报型、研究型和示范型等不同类型的公开课,促使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体现教学示范性作用。总而言之,理想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绝不在于方法的复杂性,而在于以评价促进更优质的课程设计、更和谐的师生合作和师生双方自悟。

综上所述,高校的公共课应打破“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化轻内化”的成规,融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主动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打通教学传播的意义交流空间,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激发兴趣、融入情感,师生共建教学传播的文化仪式感,寻求精神上的互联共通。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EB/OL].(2022-10-25).https://mp.weixin.qq.com/s/bx_wFCUdDmZ_rl0ynv-YRg.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刘星汝.高校公共课教师教学激励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20.

[6]樊水科.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J].国际新闻界,2011(11).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关素珍,徐海明,张亚娟,等.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医学教育管理,2022(1).

[9]杨伟.5W模式视域下SPOC教学过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

[10]赵巧妮.基于5W模式的慕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比研究分析[J].科教导刊,2021(25).

注:本文系2022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共通的意义空间重构高职公共课教学的5W模型研究”(GG220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咪咪(1990— ),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共通公共课意义
品质上佳·息息共通|好的轮胎品牌靠这两点俘获消费者
一件有意义的事
“共通”与“差异”: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美学阐释
《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概念考察
有意义的一天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生之意义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