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劳动教育策略

2023-07-05 15:08武同楼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练教师应红色

武同楼

对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且學习效果不佳。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基于红色文化,谈一谈如何将浸润式教育理念有效地渗透到小学劳动教育中去。

一、有效利用红色文化,构建终身劳动意识

教师可以在劳动教育中指导与帮助学生构建起良好的终身劳动意识,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学校可以在劳动实践基地附近打造红色文化长廊,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航天精神、奉献精神等。通过定期的劳动,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劳动中学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立足于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劳动学习,并将劳动学习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将所学的劳动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使劳动真正回归生活。

二、提倡劳思并用,注重教学做的相互融合

劳动教育的教学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做的过程中教,在学的过程中做,方能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从某种意义而言,劳动是学习与实践进行的有机结合,实践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全面深入地进行学习。

在劳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讲一讲革命先烈、科学家劳动的故事,让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劳动。通过实践,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这种教育方式较好地优化了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把“劳”与“育”高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教学做的自觉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学习水平。

三、以自主学练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采用陶行知的“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理念,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训练的方式,充分展现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真正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可以放任自流,而是应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劳动学习中的表现,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能够深入地感悟学习内容。对学生不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合理的教学调整,充分体现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自主学练的劳动过程,能够贯彻落实好民主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释放学生天性,拓展学生创造能力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发展。例如通过视频展现我国“两弹一星”的研究过程,感受科学家在极端条件下所付出的艰辛。充分释放学生天性,拓展学生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劳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学习思考,针对自己在劳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训练方式。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不断创新发展劳动训练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学习劳动知识。

总之,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红色文化,科学合理地开展劳动教育,高效利用生活中的各项劳动资源,依据劳动教育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化劳动教育情境,让学生能够将劳动学习内容有效地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在劳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与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有效提升劳动水平,逐渐构建起终身劳动的意识,从而在生活当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本文系宿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2021年度)“红色文化赋能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Q2021GHLX045)】

猜你喜欢
学练教师应红色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红色是什么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红色在哪里?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追忆红色浪漫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