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有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3-07-05 15:08谭秀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9期
关键词:家乡人组内组员

谭秀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学新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已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本文参考课本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结合笔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从组员如何有序参与活动、组员如何有效完成活动、如何形成组内合作成果三方面出发,探讨高效、有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组织学生有序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1.四人一组开展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数量基本遵循“少胜于多”的规则。一般来说,小组规模越小,组内成员获取的任务越多,分担的责任就越大。

2.科學排布座位,利于组内沟通交流

从位置分布来看,同组成员应包含前后两排紧靠的学生,前后两排学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在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时需要调整坐姿方向参与组内活动,利于平等互助的合作氛围。

3.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给出主持范式

小组合作学习组长可由教师视学生学习能力来指定,也可以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组长召集组员参与学习活动,并指定发言顺序,处理活动中的各种状况。尤其是组内成员发言时,其他组员不能随意打断对方。在依次安排发言人员时,可优先让本组学习能力较弱的组员发言,如果出现发言有困难者,可以往后顺延。

二、组织学生有效参与,确保合作质量

1.明确活动内容和要求

每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从了解学习任务、任务要求、如何执行、最终达到的效果来考虑。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活动要求要细化到每一步。比如开展“可亲可爱的家乡人”小组合作学习时,可把活动内容定为“我为家乡人来点赞”。接着确定四点活动要求:一是想一想。想给身边的哪位家乡人点赞?二是说一说。组内成员轮流说说为谁点赞,并说明原因。三是写一写。在点赞卡上填写自己要表达的信息。四是做好汇报准备,各组学生依次为家乡人点赞。

2.小组活动前先进行一次示范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需要视情况考虑是否先做一次示范。组员交流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规范句式的前半部分,或者语言表达挖空填字的范例,降低小学低年级学生表达的难度,让学生更乐于交流。如果活动形式是围绕图片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交流其中的一张图片并得出结论,为后续活动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3.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在参与讨论和探究时要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把“想一想”摆在活动的第一步,让学生先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再发言,使学生有效参与讨论。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获取的交流素材,教师则需要设计课前学习单,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好相关素材。

三、整合意见,形成组内合作成果

1.积极讨论,形成成果

首先,小组内成员在交换各自的意见之后,全体组员一起商议本组汇报的内容,汇报员在组内进行汇报演示。在组内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应认真倾听,将他人的成果与自己的成果进行对比总结,并与表达者交流,讨论补充自己的建议。随后,组员相互研究讨论,取得大家共同认同的结果,形成小组成果。最后,组员对小组成果进行反复讨论、辩论、补充、完善,争取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印证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

2.记录信息,便于复盘

小组合作学习单上可设计两方面的活动记录信息,即“组内交流信息记录”和“组内合作成果信息记录”。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总结小组合作成果,还能记录相关细节,方便活动复盘。教师可通过复盘指出学生的不足,指导学生如何精进。学生可通过复盘打磨自己的沟通技巧,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总结成功经验,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适当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秀范例,不断优化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沟通、爱上合作、爱上学习。

猜你喜欢
家乡人组内组员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家乡记
池塘
还是不错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