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理念下实现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落地

2023-07-05 15:08马兰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综合性语文课程

马兰

跨学科学习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是改变最大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我们最困惑的一个任务群。跨学科语文任务群如何落地?我们课题组进行了实践与研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课例,实现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真正落地。

一、项目式学习视域下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今后语文课程教学主要以学习任务群形态呈现,按照各学段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主题,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但在《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要求中,却看不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的年段要求。统编教材中这么重要的学习单元为何不见了?课题组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板块已经融合到“梳理与探究”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已归属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这一变化表明语文学科更加重视综合性学习。今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仅在三至六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下册中体现,而且要自始至终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课题组还惊喜地发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跨学科是综合性学习的升级版,在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论深度学习之后,我们发现它与当下盛行的项目式学习在本质特点和学习方式上有很高契合度。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综合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它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更生活化,更有趣味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促成语文课堂高质量的产出。两者都强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明确学习任务,都倾向于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协作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综合以上特征,我们认为项目式学习理念应用于语文跨学科学习中是可行的。因此,我们大胆设想以项目式学习的理论为支撑,构建基于项目式教学理念,实现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落地的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在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提供可操作的基本模式。

我们课题组在“项目式理念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的探讨中,更坚定了运用项目式学习理念探索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决心。经过研课、磨课、上课,目前对已研发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调整。

二、统观大单元整体设计任务群

统编版教材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语文教学活动为主要任务,面对教材的要求,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单元、全册甚至整个学段的角度,去阅读理解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如何运用项目式学习这一方式,打破传统单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对单元教学整合,实现单元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不断实践与反思,从而让项目式学习方式服务于学生发展,服务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传统节日”为例,项目式的单元整组作业由任务开展,而项目式的任务由问题驱动——“争当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我们设计了“寻找身边的兔年文化”“兔年花糕的制作和文化寓意”“研学春联文化和设计专属春联”“小剪纸大文化”几个项目式活动。

再如,五年级下册《汉字真有趣》综合性学习,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编排,开展以汉字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小组活动计划,筛选出大家认为最有趣的资料,汇编成各种形式展示。学生以“汉字溯源组”“字谜组”“趣味古诗组”(回文诗、藏头诗、宝塔诗)“谐音组”“故事组”以及欣赏汉字书法等形式展示成果。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复盘反思。

三、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在学生项目成果展示交流环节,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适时评价,评价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评价方式,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过程的效果进行总结与回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对学习内容新的认知,促进个体成长,在评价中得到再提升。学生通过交流观点,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评价是随着项目式学习的过程逐步进行的,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总结性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展示评价结果,还要求学生对评价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说出相应依据,确保无论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都能夠达到评价的公平公正,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反思自身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得失。

猜你喜欢
跨学科综合性语文课程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