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7-06 10:45林世兵
新农民 2023年17期
关键词:资源保护森林培育问题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培育和森林保护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中就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就我国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科学栽种,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加强保护;强化新型技术应用;促进森林资源高效利用;完善森林培育保护制度。

关键词:森林培育;资源保护;问题;对策

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关乎生态环境、国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关乎经济发展。森林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森林培育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其涉及每个人的利益,生态文化建设和森林保护工作应该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以促进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的积极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不仅关乎生态环境,还关乎国民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的认识,下面就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

1.1 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反映我国生态建设效益和成果

森林资源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可以被誉为自然吸尘器和加湿器,起到了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的作用[1]。地球温度、大气洁净度都离不开森林的调节作用。森林是天然的净化器,森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此外,森林還能够有效吸附空气的颗粒和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森林是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的基础,森林发挥着温度调节作用,通过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对周围环境温度进行调节,为人们提供更宜居生活环境。夏天炎热时节,茂密的森林则可以为人们提供天然遮阳伞。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在雨水较多时节积极吸收、储存多余水分。在干旱季节则通过蒸腾作用将地下水释放到空气中,调节温度和湿度。森林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能够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实现土地的“变废为宝”。森林作为巨大的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家,森林是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家,保护森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

1.2 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森林培育和保护不仅体现着我国生态建设效益和效果,助力环境改善,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森林是原始的资源宝库,如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一直是东北的宝库,能够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木材、药材、副产品等,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完善生态系统发展,保护森林丰富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产品。当下,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原始,森林是许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加强森林保护和培育,在此基础上发展森林旅游业,吸引外地经济投资,在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森林旅游业,改善当地民生。

1.3 森林培育和保护具有重要社会效益

森林培育和保护还兼具重要的社会效益。森林是天然的除尘器、净化器以及加湿器,开展森林培育和保护,为居民带来更加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确保居民健康生活。森林系统作为陆地最大生态环境系统,其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培育和保护,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确保生物多样性。

2 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培育存在的问题

森林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培育包括了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等环节,下面就森林培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2.1.1 森林结构不合理

森林具体可以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公益林、商品林;中幼龄林、近成熟林、过熟林。不同类别的森林资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如天然林除了发挥生态效益之外,还需要教育和文化功能。森林结构指的是各类森林、树木的组成,森林地域位置分布等。当前我国森林培育中存在着森林结构不合理问题,就天然林和人工林而言,当前天然林未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面积不断缩减,人工林占比越来越高。公益林和商品林中则公益林占比远低于商品林。森林培育中,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效益高的树木品种。此外,地域之间森林资源分布显著不均,我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树木种类较多,保护程度较高。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则相对匮乏。

2.1.2 补偿保护分配不均

森林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和坚守,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而当前森林培育工作中存在着人力资源不足、技术应用成本匮乏。硬件工具设备配备落后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培育效率。当前很多地方缺乏森林培育保护补偿机制,多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数量有限,缺乏稳定投资主体,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森林培育质量。

2.1.3 培育综合质量差

森林培育中受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原因影响,存在着培育综合质量差的问题。森林培育普遍缺乏专业性人才,资金不足导致精细化工具和技术无法实际应用,森林培育工作落后。例如,森林火灾防范,借助先进技术可实现火灾的预警,但是受经济、人才限制,当前无法有效应用。

2.1.4 培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培育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体系不健全是森林培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较大,森林资源丰富,包括了丰富的林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主管部门多为林业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森林培育和保护流于形式。森林培育仅仅是单纯地扩大种植面积,未对种植品种、种植区域等进行合理规划。培育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体现在责任不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职能部门、林业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存在着责任推诿问题。

2.1.5 面临火灾、病虫害威胁

森林资源深受火灾、病虫害的威胁。火灾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的森林、草原,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其产生的巨大烟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森林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较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火灾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发生于2019年的澳大利亚山火,火灾肆虐面积超过10万km2,火灾侵袭地域寸草不生,将500余种生物推向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严重损害了生物多样性[3]。病虫害也严重威胁着森林的安全,病虫害的产生严重危害了森林的健康,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也呈增长趋势,病虫害可能在森林中快速蔓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稳定带来较大危害。

2.2 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2.2.1 资源开发不合理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其可再生周期较长。“十年树木”,森林遭到破坏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森林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人们生活安全。森林资源开发存在着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问题。森林开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存在着人群不顾生态红线,盲目开发、超前开发的问题,大量无节制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植被破坏、林地裸露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森林开发中还存在着乱砍滥伐问题,天然林是自然保护的天然屏障,当下天然林不仅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更具有文化价值,森林资源开发中大量砍伐天然林,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

2.2.2 森林资源利用率低

森林资源指的是森林区域中所有有机物的总和,包括了林地、林木、森林野生动植物等。我国森林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其中林业产业发展都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缺乏深加工,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森林资源开发中以林业资源开发为主,用于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制造,浪费严重,资源回收机制落后。林木开采后,导致了地皮裸露,未对林地进行保护式开发。未来森林资源开发中要不断创新形式,对森林资源进行精加工,提高森林资源附加价值。

2.2.3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森林是众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野生动植物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森林开发中存在着过度开发、超前开发的问题,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场进行掠夺式开发,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野生动植物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不当被破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

2.2.4 保护法规不健全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旧不够完善,缺乏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使得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投机倒把活动。为此,政府和国家应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3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和开发策略

3.1 科学栽种,合理布局

森林培育过程中要科学种植、合理布局,提升森林结构的合理性。森林培育中需要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树木有各自的习性和生长需求。在种植前,工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拟种植树种其生态习性,分析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选择合适树种进行栽种。此外,提升森林结构的合理性,在种植中需要合理搭配种植,完善森林功能。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可以选择一定的抗旱抗涝、根系发达的树种,这种树木其生命力顽强。为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在选择树木时,可以选择具有吸附污染物和具备杀菌能力的树木进行栽种,以起到净化空氣的目的。新时期,森林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成本,在选择树种时,可以选择美观性较高的树种进行栽培。除了合理配置树种外,也要合理划分种植区域,对于被破坏的植被、林地要及时进行补植造林,并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制定可行性种植方案。

3.2 合理开发,加强保护

森林能够有效保护和改善环境。森林培育和保护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开发原则,加强宣传,提升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制定严格开发制度。森林资源开发中禁止对公益林进行商业性采伐,制定公益林采伐周期和强度。一般的商业林则需要按照规划和要求进行采伐,控制采伐强度,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建立严格制度,森林资源开发中要注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保护法规,充分借助新媒体工具,向民众宣传森林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促使民众能够自觉承担保护森林的责任。森林资源保护中要着力限制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对于乱砍滥伐行为、侵害珍稀动植物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3.3 强化新型技术应用

森林培育和保护中要强化新型技术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借助新型技术来检测火灾、防治病虫害。当前,森林火灾成为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一个风险,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无人机进行火灾的勘测,以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森林面积的损坏。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树木的健康生长,不利于森林的稳定发展。森林培育和保护中强化新型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借助监测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做到“及时监测、准确预报、主动预警”。运用远程监控和虫情测报灯,害虫的诱集、捕杀,并能够分类统计和实时信息传递,减轻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量。此外森林管理工作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降低森林管理工作的难度,提升管理质量。

3.4 促进森林资源高效利用

森林资源丰富,包括了林业资源、林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要强化森林资源利用,提升森林资源附加价值,拓宽森林培育投资资金。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包括了动植物资源,山、水、林、田、湖等。针对树木资源,在初加工基础上,逐步向深加工发展,挖掘树木其艺术价值,探索树皮、树叶等资源的多项利用方向。发展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森林、水、渔业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露营、游憩、钓鱼、生态旅游等多项旅游项目,让人们置身大自然,激发人们爱护森林、自觉保护森林意识。

3.5 完善森林培育保护制度

完善森林培育保护制度,以国家生态建设战略为指导,结合当地森林生态建设情况,制定完善的森林培育保护制度,明确森林培育保护生态红线,指导森林培育保护的专业化发展。建立森林培育保护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主体责任,划分责任范围和职责权限,落实监督体系,促进职能部门落实相关责任。对工作人员实行严厉的奖惩制度,森林培育和保护事关子孙万代,对工作突出者予以奖励,对恶意破坏森林人员严加惩处。森林培育保护需要稳定的资金保障,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保障,不断开发新型资金投入,并做好资金来源和使用登记记录。

4 结语

森林资源是重要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生态价值,还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森林资源培育和开发中要坚持森林资源保护为核心,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栽种,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加强保护;强化新型技术应用;促进森林资源高效利用;完善森林培育保护制度。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森林资源附加价值,以促进森林保护事业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毅.加强森林培育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J].中国林业产业,2022(4):64-65.

[2] 李树巧.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培育工作[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107-108.

[3] 赵婕.我国森林培育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21):152-153,155.

作者简介:林世兵(1974—),男,壮族,本科,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猜你喜欢
资源保护森林培育问题
浅谈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北斗的数字秦岭系统
江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基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研究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