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大发展离不开农业元素的融入

2023-07-06 02:54冯春久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修武县云台山特色产业

冯春久

五一期间,云台山以游客需求为中心,以竹林七贤文化内涵打造沉浸式国风艺术空间、文化市集等文旅新场景,推出《七贤游园》《醉花涧》等国风演艺、文化演出百余场,为广大游客呈现了顶级东方美学。茱萸峰索道、丛林滑道、攀岩等热门体验项目人气火爆,同时以定制游、围炉煮茶、特色旅拍等为代表的新消费业态备受游客欢迎;特色民宿游、山水实景夜游等夜经济展现活力,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消费热潮,夜幕下的“岸上小镇”成为热门打卡地,7天接待30余万游客。

搬不走的云台山,是修武县独特的资源优势;足够大的云台山,是修武县乡村振兴的潜力所在。目前来看,修武县乡村振兴的气势、趋势、态势显著向好。修武县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态势非常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產业发展活跃,新业态发展迅速,新模式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特色经济和文旅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发展,产业的竞争力持续凸显。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文旅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回归工程的大力推进等,都反映出修武县乡村振兴的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事无圆满,修武县也有“幸福的烦恼”,那就是如何把云台山每年几百万甚至会上千万的“人流量”转化成更多的“留人量”,让更多的游客能慢下来、留下来。

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四大怀药种植和加工为代表的修武特色产业融入文旅产业,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极为缺失农业的人文体验和情感联结,人们对乡愁的渴盼已然成为刚需,这种刚需深植于每个家庭的基因。因此,乡村体验成为都市人精神需求和现实生活的调节剂。云台山每年上百万甚至会上千万的人流量,并非都是匆匆而来的过客,修武县有理由也有资源禀赋把农业元素融入文旅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仅为游客带来好的乡愁体验,更能进一步发展“旅游后备箱经济”,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尤其是要发展好乡村特色产业。产业振兴不仅是发展经济、促进增收,它的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集聚的功能,可以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解决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问题。乡村特色产业作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属性更强,发展中一定要围绕“土特产”,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在“土”上下功夫,开发乡土资源,创新产业业态。要充分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人们对绿色生态产品增加的需求,将生态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素,拓展“生态+”模式,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加强生态产品科学规划设计,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二是在“特”上下功夫,突出地域特色,擦亮地域品牌。要以品牌引领倒过来重组产业要素,带动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质量提升及经营方式的转变和供应链的集聚整合,最终实现全产业链条的升级。三是在“产”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推动产业链延伸,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思路,扩大产业规模。同时,注重发挥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加工业的基础上延伸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促进特色产业价值链增值,加速与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的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修武县乡村振兴的实践,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新经济形态的培育和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加强,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不断突破,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新经济形态的孕育和发展壮大,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正成为下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新经济形态的培育和发展。比如平台经济、品牌经济、绿色经济、网络经济、服务经济等。

[责任编辑:李伟杰]

猜你喜欢
修武县云台山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登云台山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修武县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
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
修武县
地质素描
——江苏云台山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