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红船

2023-07-06 09:34钟芳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烟雨楼画舫南湖

钟芳

1921年夏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辗转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中秘密举行,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闭幕,中共一大代表们低声齐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这艘承载着中国历史巨变的小船被后人誉为“红船”。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就从南湖扬帆起航,一个崭新的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掀起改天换地的红色浪潮。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1964年4月5日视察嘉兴南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挥毫题写了这首诗。此诗如今已镌刻在南湖湖心岛“访踪亭”的石碑上,默默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造型壮观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里,细细地观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重温那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我深切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与信念、生命与热血铸就的红船精神,是共产党人在创建党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贯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

当在烟雨楼前看见那只静静地停泊在岸边的耀眼夺目的红船时,我激动地登上这艘红船,心中立刻升腾起一种神圣的情感。这是一艘典型的江南画舫,全长约16米、宽3米,分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舱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周围放着椅凳,当年一大会议就在中舱举行。

钻进窄窄的船舱,一张八仙桌、几只白色瓷杯、十几把木椅映入眼帘,这一切构成中共一次党代会的会场。就在这简朴、狭小的空间里,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谋划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出了新时代的伟大宣言。中共一大代表那低沉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他们用永恒的真理熔铸成特制的铁锤和银镰,砸碎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铸就国旗上的五颗金星。这艘红船虽小,却承载起一个民族的新生和希望,那熠熠生辉的光芒令它名垂青史。它就像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样,成了中国共产党光辉战斗历程的重要纪念地。

回望百年南湖,秀水泱泱;注目百年红船,劈波斩浪。我怀着无限的眷恋走下红船,告别南湖。当我再度回首凝眸时,南湖红船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定格在我的心里。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红船领航一百年,一路砥砺前行,已经成为一艘民族复兴的巍巍巨轮,驶向光明的彼岸。红船,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火种,是催人奋进的光辉力量,更是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选自《文史春秋》2021年第7期,有删改)

读与悟

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读与写

文章有两条叙述线:一条线是作者在南湖的游踪,由南湖到烟雨楼,再到红船;另一条线是通过游踪联想到了这艘有特殊意义的游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两条线交错融合,在时空的变幻中让读者仿佛亲历了那个火紅的夏天。

文章以叙述为主,兼以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文中描写了现实中南湖、烟雨楼、红船的实景,文字简洁,寥寥数笔,便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引发了读者由现实到历史的联想。对联、诗句等的引用则给文章增添了不少雅韵,一如这历史厚重的红船,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猜你喜欢
烟雨楼画舫南湖
南湖之春
船从南湖出发
春到烟雨楼(外二首)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Promoting Architectural Values in Culturebound Scenery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夜游秦淮河
一艘画舫
生辉烟雨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