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效益

2023-07-06 04:02张惠平
南北桥 2023年11期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效益

张惠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有了飞速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相关设施的紧急建设充分发挥了装配式建筑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势。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不但要确保良好的质量,同时也要有效控制成本,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各个地区装配式建筑创新发展,EPC总承包模式和装配式建筑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较大意义。对此,本文通过构建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志码:A

相较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存在较大差异,装配式建筑除包括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外,也包括构件生产成本、运输费用以及安装费用等,很多因素都会对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建立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EPC模式及装配式建筑概述

第一,EPC总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指根据合同约定来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进行总承包管理,此种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采取固定合同模式,业主方和承包方签订项目成本合同。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方面的风险,业主方可以采取EPC合同将工程成本变更和风险转移到承包方。正常情况下业主方并不会参与到承包方的工作当中,但是针对合同内容则要参与其中,要通过审核承包方的资质、经验、能力等来实现对工程风险的控制。

第二,装配式建筑。近些年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快速增长,利用相应设备可以实现建筑构件的预制生产,保证标准化、高效率、高质量,更加符合建筑产业信息化、绿色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能够实现对项目更好的规划和调控,最大程度发挥总承包方的统筹优势,确保设计、采购、施工的充分融合,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利用BIM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割裂、扯皮等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

2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的具体内容

EPC总承包模式通过总承包方来统筹进行设计、生产以及施工的各方内容,有效处理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管理和技术割裂等问题,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在有效降低能源损耗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强施工质量。

第一,前期准备阶段。对于EPC总承包模式来说,总承包方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基础保障。要选定资质完备、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最大程度采取高标准的预制构件,通过一体化装配方式来保证各环节的紧密性关联,总承包方充分发挥总调度的作用。

第二,协同设计阶段。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期,直接影响着材料采购、构件生产、装配施工等工序,利用BIM等现代技术来保证各个预制构件的准确生产和平台的运营维护,这就要求总承包方加强设计单位、生产单位、装配方的协调,进一步降低后续施工的难度,从而确保各工序能够有效协同,降低施工量[2]。

第三,构件生产阶段。通过BIM技术建立起构件模型之后,可以将构件信息传递到生产方,总承包方要协调设计人员和构件生产方配合来完成预制构件的高质量生产,同时要完成预制构件拆分、预埋构件设计以及连接点调整等,从而提升加工准确性和效率。此阶段特属于装配式建筑,需要总承包方来加强各方面的协调。

第四,装配施工阶段。施工方要根据设计标准先通过BIM平台对装配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如果节点对接等存在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施工过程中总承包方要协调生产方安排人员配合施工方解决现场问题,如预埋管件偏差、交叉管理协调等。装配施工阶段可以对设计成果进行验证,总承包方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把控构件生产的准确性,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控,保证各个工序能够有效衔接。

第五,运营维护阶段。通过BIM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获取相应构件的全过程信息,从而能够全流程进行质量追踪,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责。总承包方要对项目进行通盘考量,确保设计、生产、施工以及运营的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发挥资源配置优势,有效降低资源损耗,增强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3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效益

3.1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第一,通过上文对装配式建筑涉及的经济成本分析可知,在对其进行经济评价时要重点从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生产成本、建筑安装成本、维护管理成本、回收拆除成本等方面进行[3],为了保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覆盖面,可以从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不同层次对相应指标进行划分[4],其中目标层(A)关注的是想要解决的问题,准则层(B)关注的是影响装配式建筑经济成本的相应指标,将其作为决策基础,指标层(C)则是对成本指标进行分类,具体指标划分如表1所示。

第二,综合评语集的建立。为了能够对指标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对上述指标体系建立起相应的层次模型,同时进行综合评语集的建设,按照评估等级进行评估,每个评估等级相对应具体的模糊子集。同时,针对不同的评估等级采取赋分来进行客观评定[5],所得到的最终评语集如下。

第三,按照综合评价指标得分情况形成隶属度矩阵。按照满分10分的打分标准,聘请行业的专业人员形成专业队伍来对装配式建筑经济指标实施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隶属度矩阵,以便后续进行效益评定。

第四,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本文主要以建筑安装成本为例来说明模糊评价矩阵的评价应用情况,建筑安装成本的模糊评价矩阵结果为:

3.2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可以从建筑安装过程、构件应用阶段、回收拆除等方面来对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建筑安装过程的经济效益。例如,2021年全新建设的某装配式建筑相对于同样规模、形式的现浇式混凝土建筑的各项成本费用情况如表2所示。

从上表中能够得知,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要超出现浇式建筑成本,导致此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土建成本过高,同时还存在着较大的构件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占总成本30 %以上)。但是在电气工程、装饰工程、采暖工程、给排水工程方面,装配式成本则相对较低。

第二,构件应用阶段经济效益分析。本文主要从能耗、维护、物业管理等方面来对装配式建筑应用阶段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例如某装配式宿舍建筑和同样规模、形式的现浇式建筑应用阶段成本进行对比如表3所示。

从上表中能够得知,相对于现浇混凝土建筑来说,装配式建筑相对更加节能,每年可以节约超过45万元,同时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节能材料以及环保材料的应用来提升建筑的使用周期,增强了使用效能。

第三,拆除阶段经济效益分析。不同于传统现浇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对建筑的拆除回收以及废弃物的有效处理来提升拆除阶段的经济效益。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相对于传统建筑回收价值只占建筑安装价值3 %的情况来说,装配式建筑回收价值更高(可以达到8 %~10 %)。特别是对于轻钢结构建筑来说,拆除费用要更低,同时所拆预制构件也可以多次循环应用[6]。总的来说,拆除过程中所得经济效益和建筑结构具有紧密关联性。

4 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提升经济效益的建议

4.1 加快专业施工队伍建设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人员对于预制构件工艺缺少了解,造成构件生产、装配过程中的效率不足,从而增加人工成本,影响建筑效益[7]。因此,建立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队伍是非常必要的,要积极组织教育培训,不断更新其专业知识,这是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可以和相应专业院校合作,通过岗位融入课堂教学等方式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行业发展情况对知识进行定期更新,调整课程体系,为行业和企业培养有用人才。

4.2 进一步提升构件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

导致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设计以及生产还缺少标准化管控,若是采取个性化的定制设计和生产就必然无法摊销模板等费用,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从而造成建筑成本过高、效益不足。对此,要尽快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和生产的标准,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具备设计和采购能力的总承包单位向着具备设计、生产能力的总承包企业转型,这样就可以确保预制构件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产业链具备良好贯通性,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4.3 加快智能化生产的推广应用

装配式建筑模式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劳动效率、降低人力资源费用,所以要加快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开发应用,从而使得相应部件能够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装配部件的人工成本[8]。建筑预制构件的重量都相对较大,现场装配时需要利用机械共同完成,一旦出现不够协调的情况就会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所以开发智能化机械设备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大大减少施工现场重型机械数量和类型,从而有效降低预制构件的施工成本。

4.4 增强管理人员现场综合管理能力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施工管理人员也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较低,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建筑效益不足。尤其是对预制构件之间、工作面工件间施工时间间隔或者搭接接头施工时间考量不足,缺少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从而造成工期延长、成本增加。因此,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管理人员的培训,更新其技术和工艺能力,同时要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对施工经验的总结,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装配式管理水平,加强平台的交流,进一步扩展管理人员的能力。

5 结束语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模式已经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需要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标准规范不完善、BIM技术专业化不足、预制构件标准不够、生产缺少规模化等)进行规范性调整,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准确分析,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厉娥.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效益实证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2):123-126.

[2]吕哲琦.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及应用研究[D]. 西宁:青海大学,2021.

[3]侯子雯. 浅谈技术经济评价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 经济师,2022(11):289-290.

[4]张敏. 建筑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的探讨[J]. 建筑与预算,2022(11):7-9.

[5]吴彦茹.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住宅建筑经济评价研究 [D]. 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2.

[6]刘源莉. 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 建筑与预算,2021(6):26-28.

[7]段春华.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施工建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J]. 低碳世界,2018(7):340-341.

[8]颜和平,胡友良,向明. 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对比研究[J]建筑经济. 2017,38(6):58-61.

猜你喜欢
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