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格局

2023-07-10 06:39程彬何健勇王素芳
教育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大思双循环共育

程彬 何健勇 王素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北京市商业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和思政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五育并举、德技并修培养目标,协同企业、家庭、社区、政府(企家社政)各主体,融通育人多要素,优化育人新路径,融汇线上线下全空间,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办学治校全方位,构建校内循环为主体,校企家社政“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实现“三全育人”拓展延伸,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高质量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格局。学校把做好思政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功和生命线,将大思政格局构建纳入党建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制定年度思政教育要点。系部设立独立党支部,明确“立德树人”主体责任和支部书记“思政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支部书记“立德树人”论坛,评选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制定党员联系班级和党员思政辅导员制度,引领“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推动思政教育向企业、家庭、社区、社会辐射延伸,与社区、企业党组织形成紧密型党建共同体,推动思政教育向企业延伸、向家庭渗透、向社区辐射、向社会拓展,发挥各方优势共建大思政格局。

“五一体”“五协同”机制驱动双循环。学校建立“党政工团系统建构一体化部署、教育教学培养方案一体化实施、管理服务制度标准一体化保障、课内课外项目任务一体化融通、线上线下场域链接一体化融汇”的“五一体”机制驱动校内循环,实现“时时有思政,处处都育人”。

构建校内“三纵三横”制度体系,横向为党建思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三模块,纵向分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三层级,保障“五一体”机制落实。党政工团联合制定《学校“三全育人”实施方案》《“三全育人”工作岗位责任书》,系统梳理各岗位育人元素,把师德师风和育人能力纳入全员聘任“三定方案”;将育人职责落实情况纳入“一岗双责”考核,评选育人模范、德育标兵等称号;各岗位动态联动,实施“未来工匠”“五好学生”培育工程,激发育人内生力。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融入课内课外全过程,融汇线上线下全时空,打通校内循环联动堵点,建强育人链。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必修课、选修课到特色校本素养课,课课都育人;教室、公寓、实训室实施8S管理,规范学生言行;图书馆开展图书文化节、最美朗读者活动;后勤保障部优化就医流程,开展健康讲座,指导学生伙委会;保卫处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消防疏散演练等安全“十个一”活动。

学校协同企业、家庭、社区、政府各方建立育人主体同频、方案同心、资源同力、路径同行、成果同享的“五协同”机制,驱动校内外循环,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以学校为纽带,校企家社政同频共振,通过实施校企协同、校企家三方对话、家校社共建共育等机制,推动校内外循环持续高效运转。共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挖掘和整合育人资源,找准利益结合点,形成育人命运共同体。建立校企协同对话机制,共建工程师学院、大师工作室、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企业文化成为育人要素,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成为职业榜样,同学们技能得到提升,匠心得以传承;班主任走进每个学生家里,建强家校育人“心”桥,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讲堂,成立家委会,家长成为议事员、协调员、辅导员;区域化党建引领校社共育新动能,“技能学雷锋·服务进社区”、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校园开放日,打造志愿服务新模式,让职业教育服务美好生活;让学生参与政策制定,开展课题研究,将学校鲜活实践转化为政府文件与项目任务,研发素养护照,承担中国职教学会德工委主任单位工作,开展思政调研,将学校鲜活实践转化为政府文件与项目任务,服务学生成长。

“九育人”路径搭建思政育人平台。学校系统构建了课程、文化、管理、服务、活动、劳动、网络、心理、组织“九育人”路径,校企家社政充分挖掘育人要素,统筹育人资源。依托史晓鹤工作室,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堂教学,实现节节有德育。构建新时代活动育人体系,打造“行走中的思政”,“开往2049的高铁—00后成人礼”主题活动登上新闻联播;家校同上《战“疫”十课》思政课。学生在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尽展风采、在祥龙博瑞学习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红都思政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素养评价体系推进协同共育。围绕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行为养成,校企家社政联合研定20个素养评价指标,从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维目标确定基本内涵和评价标准。建立素养数据平台,探索培养和评价有效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强化价值引领和制度保障;企业通过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深度参与学生素养培养评价;家长督促指导孩子素养提升、见证成长;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检视自我成长发展;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保障、全过程实施、全时空育人”,实现立体交互、共育共评的多主体协同育人。

大思政格局创新“双循环”互促共育思政理念,营造育人生态圈,丰富大思政格局内涵。构建党建引领“育人主体、要素、资源、路径、机制、评价”全链条,形成以校内循环为主体、校企家社政“双循环”互促共育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双循环相互支撑、同频共振。整合五方主体育人优势,延展育人时空界限,营造循环流动、生态自养的思政育人生态圈,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

大思政格局创新“五一体”“五协同”双循环育人机制,驱动育人全链条,提升育人效能。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性地推动建立职责清晰、要素完整、动态联动的“五一体”“五协同”机制,激发校企家社政育人主体责任意识,推动履行育人职责,促进了“双循环”育人生态不断自我修复和完善,更有效地推动了大思政格局运行。打造“事事、人人、时时、处处”全覆盖的思政育人场域,奏响三全育人协奏曲。

大思政格局创新数字化评价,实现成长可视化、数据化,赋能学生发展。以素养数据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职业素养学分和证书、证明、证章等,记录学生日常品行表现和在思想品德、技術技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劳动实践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荣誉和资质。建立完整可信数据链,全方位、全过程、数据化呈现学生素养成长轨迹和质量。搭建多维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成长发展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强化综合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生成素养“体检”报告,为学生画像,实现评价可视化、数据化,也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支撑。

“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有力助推育人主体协同发展,育人效果显著,彰显出强辐射效应。下一步,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为统领,以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基点,深入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开创高质量思政工作,推进“特高”学校升级发展的新局面,为中职多样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大思双循环共育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