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联盟建设的品格提升实践

2023-07-10 09:46周祖华顾烨
教育家 2023年22期
关键词:苏州市品格社团

周祖华 顾烨

学校社团联盟,是由来自不同学校、单位,且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社团,按照章程组建并开展活动的合作组织,是具备一定规模、有合理发展目标的“品格提升型”联盟体。社团及社团联盟建设的品格提升,对广大中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时代变迁中的中学社团联盟建设

自20世纪以来,校园学生社团在各类大学和中学兴起,犹如雨后春笋。学生社团活动符合叶圣陶先生“以生活为本位”的理念,也符合他提出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思想。而社团联盟旨在促进联盟成员的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共赢,为成员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开放、专业的学习活动平台,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以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学生社团发展为例,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的第一家学生社团——“人社”,这是苏州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生社团。1927年,时任校长汪懋祖提出兴办“学术化高中”的理念,此后学生学术化社团蓬勃发展。1931年,胡绳任苏州中学社团“国文研究会”常务编辑。1933年,他在苏州中学创办“百合文学社”和《百合》杂志。这些社团基因,成为苏州中学社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苏州中学学生社团发展涵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实践服务等多种类型。学校长期倡导“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成人是第一位的,教会学生生存与发展是核心”等教育理念,学生社团发展硕果累累。为了让更多学校分享苏州中学学生社团发展的成果,发挥学生社团在苏州市高中学校的引领作用,苏州市教育局成立了由苏州市14所高中校共同参与的社团联盟,并授予苏州中学“苏州市高中生社团联盟”盟主单位称号,由此推动苏州市学生社团的群体发展。

社团联盟建设品格提升的实践路径

加强机构建设,完善运作机制。苏州市社团联盟组织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由苏州市教育局牵头,苏州中学主持,联合苏州市教育电视台和苏州市社团联盟形成政策支持、活动开展和媒体传播多边架构,推动苏州市社团联盟发展。社团联盟以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为决策机构,以秘书组和各部门为执行机构,并设立监督中心,民主选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三大机构之间权责明确、相互促进,以有效提高社团联盟的运作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激发其活力。

苏州市社团联盟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在原《苏州中学学生社团章程》的基础上,社团联盟学校一起制定了《苏州市社团联盟章程》《苏州市社团联盟指导中心章程》《苏州市社团联盟工作规范》等,以此进一步规范社团联盟行为,提升社团联盟活动质量和水平。社团联盟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成员单位社团管理中心之间,既保持相对独立又维持广泛协作,充分实现“互助共赢”的局面,以提升学生的品格素质。

打破校际壁垒,凝聚盟内力量。社团联盟管理中心备有社团联盟指导资源库,及时收集社团联盟成员校内外指导老师相关资料,并组建了顾问团;同时还吸收各校高年级中富有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同学,为成员提供专业指导;组建社团联盟学生干部高级培训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由社团联盟管理中心策划,并出面邀请知名企业或机构高管做专题授课和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进企业开展实地考察观摩和实践活动。

社团联盟成员校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专业水准。如指导老师互聘:世遗社、国学社、根与芽社等社团邀请联盟学校的老师做讲座;同类社团互学:举办文学社学习研讨会,大型活动互联等。舞蹈队、铜管乐队、民乐队、速写、泥塑、国画等艺术社团在同类社团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中得到创新发展。

促进德智交融,革新育人方式。在当今时代信息资源趋于共享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生并不会满足于校园内千篇一律的学科教育。在社团及社团联盟机制模式下,学生能发挥较大的主观能动性,聚集具有同一学术知识学习探究意愿的成员,或者有相似兴趣爱好及活动意愿的同伴,建立学习探究及共建活动的交流体系。在社团联盟这个更大的平台中,学生不仅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同伴进行交流,更可以借此平台在学术专项知识上更上一层楼,为今后的学术实践和专业发展奠立扎实基础。近年来,由苏州中学模联社团牵头,苏州市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已连续举办多届,苏州中学模联代表队每年前往国内外模联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捷报频传。

社团联盟建设品格提升的内涵体现

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品格锤炼为目标,在聚焦现实、问题导向、价值引领的基础上,着力于学生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育。在服务个人与社会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实现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博采众长,丰富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品格的社团联盟建设能有效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兴趣点转化为实践延伸能力,让社团成员在沟通交流的大环境下体验活动,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興趣爱好,成员之间因共同的兴趣或特长,以及共同的活动经历或发展目标,关系愈益紧密。社团组织内部纽带也更为稳固,有利于社团及社团联盟长期发展的趋势,为社团成员进入高校深造、步入社会成长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服务社会,提升价值品位。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日益关心社会问题,愿意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去传达温度和关爱。怀抱一份真心与热情,每个高中生都可以在社团及联盟的各类公益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诸多学校多个公益服务类社团逐渐成为校园中最受欢迎的社团,而社团联盟的一些公益活动也成了最为瞩目的活动项目。如苏绣社、评弹社倡导保护传统文化;红十字会、书法社等慰问沧浪亭社区困难家庭户、看望孤寡老人,在平江路写对联义卖、去桂花公益坊教智障儿童绘画;商社利用每年暑假联合各成员校社团设摊义卖,并将善款捐赠苏州福利院和孤儿院。几年来,社团联盟下属的红十字会社团先后到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苏州市红十字会老年康复医院等地方进行志愿服务。

社团联盟通过各种公益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友善品德,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引导联盟学校的学生提升价值品位,从校园角色到社会化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知行统一, 搭建合作桥梁。长期以来,社团联盟建设着力探索学生内心喜欢、知行合一、坚守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育人范式。通过让社团成员了解一些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模式,帮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形态,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

学生社团是锤炼中小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方式。通过组建内容丰富的各类学生社团,促进盟内社团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创新社团内容和方式,开展常态化的社团活动,推进学生社团自主化管理,让社团活动惠及每位学生,引领学生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谋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则成为社团联盟谋求创新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要打破传统思维,用更高更宽更远的眼界去看待社团联盟未来的走向,不断丰富其发展内涵。

社团联盟成员校之间合作不断加强合作,以“子联盟”形式丰富发展内涵。比如由苏州中学钱穆国学社、紫阳书法社、沧浪文学社等七家社团自发组成的文化社团联盟;皇家ACE足球社携手羽毛球社、乒乓球社,成立皇家ACE运动联盟;根与芽社联合星海中学古典文学社、苏州十中振华文学社、苏州一中草桥文学社联合举办了《师陶杯·清明之思暨读书月主题征文大赛》。从单体学校力量到联盟成员校际资源整合共享,体现了社团联盟发展过程中观念的重要转变。

知行趁年华,月涌大江流。社团联盟建设及其品格提升实践,必将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合作、多元发展、成人成才,成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社会有用之才。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叶圣陶研究专项课题“‘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社团联盟建设品格提升的实践研究”(YZ-c/2018/44)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苏州市品格社团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缤纷社团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