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配话”,让孩子们的愿望摇曳在枝头

2023-07-10 16:09刘倩
教育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向日葵画作陪伴

刘倩

2018年,我来到汉南中学任教英语。这里地处偏远,环境条件较差,年轻的老师来了又走,我也曾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内敛而缺乏自信,像极了曾经作为留守儿童的我。孩子们的状态触痛了我,我决定留下来陪伴他们。我深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老师的关爱和陪伴意味着什么。我相信可以走进他们封闭的内心,用我的爱和耐心感染他们,让他们爱上英语,爱上生活。

但现实很快给了我一记重棒,由于孩子们自由散漫惯了,缺乏学习动力,不理解学英语有什么用,一番努力下来,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渗透于教学、活动和生活的”,于是,我决定调整思路,贴近学生生活和内心所想。

我翻看学生课本时,无意间发现,很多孩子喜欢在课本上“涂鸦”,给课文配点自创的插图,或是给原有的插图加点“料”,孩子们的创意和脑洞让人忍俊不禁,充满童真童趣的图片背后是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孩子们不是缺乏语言,而是缺乏表达的窗口和载体。既然他们爱给课本画画,那就把英语学习和绘画结合起来。于是,我尝试着布置了一次作文,取名“画配话”(Painting With Words),要求学生回家画一幅“命题绘画” ——My family,让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介绍家人,不会画的同学可以放全家福照片,并用英语为画作配文。

当我看到学生们的作业后,惊喜万分。孩子们的画作形式各异,充满巧思,有漫画风、写实风,有素描,还有水彩……画面上,人物表情都充满着感情,孩子很用心,更重要的是,配文也写得非常丰富有感情,语句里充满对家人的牵挂和爱。我将优秀作品在课堂大屏上展示,并分享到微信群,家长群瞬间被引爆了,家长们纷纷留言,有感动、有喜悦,更有反思。孩子们受到鼓勵,学习的劲头高涨起来。这次尝试坚定了我逐步将“画配话”丰富为课程的想法。多次练习后,孩子们不仅画得越来越好,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英文表达越来越好。有时为了给“画作”配上合适的句子,“词穷”的孩子们会翻查字典,渐渐地,学生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这种学习方式,比单向输出效果好,学生记得牢固,也会灵活地迁移到课堂和阅读中去。

我时常将孩子们“画配话”的作业整理出来,配上小短文在微信公众号上分享和孩子们的小故事,却无意中增加了亲子间的联动。一次,学生给我留言:“震惊我八百万年,自从我爸看了您分享的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在作业这方面,12年未曾感受到的父亲爱的浪花向我卷来,我爸居然主动提出要教我画画!”多么淳朴的孩子、多么可爱的表达,没想到一个简单的作业成了父女俩沟通的桥梁,这像极了当年渴望父爱的我。

从孩子身上,我也得到了鼓励。我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我和语文老师在校园开辟出了一片向日葵园,带着孩子们锄地、播种、浇水、收获……孩子们用双语记录幼苗成长的过程,画出劳动的快乐。更希望他们像向日葵一样,向阳而生,去感受生命的充实与美好。

“画配话”,让孩子们爱上了英语,孩子们爱“动笔”了、文章丰富了、字迹工整了,也更开朗,热爱生活了。当向日葵花开的时候,我静伫凝望着那片黄灿灿的金色希望,微风过隙,我看到孩子们挂在枝头的愿望纸片摇曳闪亮,那么耀眼、明亮,是他们,给予了我希望,也馈赠于我最真挚美丽的教育信仰。

猜你喜欢
向日葵画作陪伴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向日葵
陪伴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向日葵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