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洞察与展望”学校生涯教育项目的内容、效应及启示

2023-07-10 05:54韦凯茵陈宛玉郭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职业教育初中生

韦凯茵 陈宛玉 郭婷

摘要:“洞察与展望”项目是由丹麦地方政府与教师工会资助的学校初中生涯教育项目。项目从多样化生涯体验活动、系统化的学科渗透式课程设置、家社企联动推动生涯教育实施、政府部门与高等教育机构引领生涯教育开展等途径来开展生涯教育。该项目实现了学生对生涯教育看法的积极转变,打破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且拓宽了学生生涯发展的视角。项目对我国初中生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未来可在初中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涯教育;教育经验;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9-0020-04

丹麦的生涯教育起步较早,并且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学校生涯教育体系。学校生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并帮助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职业决定。学校生涯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减少职业不平等,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洞察与展望”(Insights & Outlooks)是一个典型且成功的初中学校生涯教育项目,在项目实施后,生涯教育在初中生教育选择、生涯选择、生涯价值观、学习规划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变化要求生涯教育支撑终身学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通过教育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自主选择、规划以及管理。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将学生发展指导作为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这意味着国家对中学生涯教育的进一步重视[1]。生涯教育具有終身性和系统性,仅靠高中生涯教育来推动学生生涯发展是不充分的,初中生涯教育是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根基,能够为未来的生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构建初中生涯教育,是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引介丹麦“洞察与展望”生涯教育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初中生涯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洞察与展望”项目开展背景

在终身学习以及大众对职业教育产生偏见的背景下,在国家政策与社会矛盾现实诉求的推动下,以改变初中教育理念为出发点而展开的“洞察与展望”生涯教育改革项目被提上日程。

(一)生涯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2004年丹麦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共同中期和最终目标”(national common intermediary and final targets)。该目标包含三个知识和技能领域:个人选择、教育培训和职业、劳动力市场,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生涯教育来发展。目标为中小学生涯教育活动的内容、评估机制提供了明确的标准[2]。2014年,丹麦中小学进行以“教育、培训和职业选择”为主题的生涯教育立法改革,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开展,对生涯教育的内容赋予新的定义并将其更名为“教育与职业”。在此之前,青年辅导机构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际参与到初中学校生涯教育中,“教育与职业”为主题的生涯教育主要由学校开展。立法改革后,青年辅导机构和企业须参与初中生涯教育改革。在政策的推动下,学校、企业、青年辅导机构的有效合作推动了“洞察与展望”项目的开展。

(二)追求教育公平的现实诉求

丹麦中学更注重于把生涯教育定位于升学选择、提高课程完成率以及减少辍学率。教师在教学上并不重视学生对教育和就业市场要求的掌握,忽视学生对教育与职业能力、潜力和可能性的主动思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社会矛盾的变化要求大众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学生找到各自擅长的领域,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与职业[3]。

(三)初中生涯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学生不重视生涯教育课程,丹麦教育部虽然规定初中生必须参加生涯教育课程,但学生普遍对这种课程感到不满意。另外,当学生确定了教育选择(上职高还是普高),他们会认为生涯教育是无关紧要的。这反映了丹麦初中生涯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的问题,因此,为改变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拓宽学生的教育视野,使他们能够探索自我与真实的就业市场,丹麦地方政府以学校生涯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洞察与展望”生涯教育项目。

二、“洞察与展望”项目内容

该项目是由丹麦地方政府和教师工会资助,基于学生体验式与反思式的生涯学习活动,在学生升学选择前扩大对教育与职业的视角。项目侧重构建系统化的生涯学习活动,生涯学习活动的架构主要有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最后通过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访谈来评估项目的成效。

(一)参与人员

项目的目标群体是初中生和教师,覆盖丹麦17所不同的学校,参与人员为1400多名学生和70名教师。此外,70多家当地企业、大量的青年辅导机构以及辅导员合作参与了该项目。

(二)项目过程

项目由地方政府和丹麦教师工会进行协调,包含13个活动,从2014年开展直至2016年,项目在长达八个月的团队经验交流中顺利开展,在2016年夏季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标志着项目的结束。

(三)项目内容

项目主要由学生体验式与反思式的生涯学习活动构成,还包含了顶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置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多样化生涯教育活动、系统化的学科渗透式生涯教育课程设置、家社企联动推动生涯教育实施、政府部门与高等教育机构引领生涯教育开展[4]。

1.主体性生涯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外活动拓宽学生生涯教育活动的渠道。比如在校外,为学生提供参访企业的机会,在此期间学生可以与企业负责人、员工一起体验工作内容;学校与当地青年指导机构合作开展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现场培训和指导。在校内,通过邀请学生家长介绍教育和职业背景,加强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认知;邀请当地高中生到校作演讲报告,提前让学生了解真实的高中学习和生活状况。

2.系统化的学科渗透式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生涯教育课程,初一年级主要开展校内生涯教育活动,初二年级学生主要是到职业学校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初三年级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作出教育选择,整个生涯教育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教师负责在学科课程中进行生涯渗透,比如丹麦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涯日志内容进行整合,以生涯案例的方式呈现在丹麦语课堂上,并把写作课程与学生的简历制作相结合。此外,教师还与职业学校教师合作设计生涯渗透式学科课程,把校内的学科课程转移到当地的职业教育学校,由职业教师授课。从而达到学科课程与职业课程相联系,教学方法和观点也与职业课程相联系。

3.家社企联动推动生涯教育实施

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联动推动了学生生涯教育的开展。教师与青年指导机构合作,在咖啡馆模型和社区调研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讨论教育与职业的场景,学生和家长在青年辅导员和他人经验中了解教育体系和就业市场,从而对丹麦的教育体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主动思考教育等级。学校与小微企业的合作能够带来双赢的结果,小微企业相比于大型企业更能为学校带来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既达成了帮助企业宣传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发展。

4.政府部门与高等教育机构引领生涯教育开展

政府部门与高等教育机构引领生涯教育课程改革,政府大力支持学术研究会议,为全市中学教师召开项目的启动会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理论上的支持。同时借助媒体力量宣传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生涯教育推广到全市的初中学校。

三、“洞察与展望”项目成效

(一)实现学生对生涯教育看法的积极转变

项目让学生认识到生涯教育课程并不是为了提倡大家成为职业技术人才而设置,而是站在人的终身发展角度,为培养学生对真实就业市场的见解和反思能力而设置。项目的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未来的教育选择,且对自己的教育选择更有信心。这种以培养兴趣和开放性为基调的生涯教育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打破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该项目不仅打破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也改变了教师的刻板印象。学生们深入了解企业多种多样的工作,对不同职业增加认识的同时也改变了对实用型技术岗位的看法。学生能够识别同伴对职业教育的負面反应,参加该项目的教师也改变了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教师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胜任技术岗位的工作,也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学习理论知识,每位学生都应该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正是在学校、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中,“洞察与展望”项目才成功挑战了大众的观念,成功挑战了普通高中教育比职业教育优越,学术技能比实践技能更困难的偏见[5]。

(三)拓宽学生的教育与职业视角

贴近实际生活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面临真正的挑战和具体的问题,深入了解职业和市场的实际要求,从而启发他们思考和扩大教育选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明晰什么样的人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或者迎合就业市场需要培养什么技能[6]。

改变大众职业教育观念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虽然“洞察与展望”项目没有给出简单或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是该项目的经验表明,可以通过生涯教育真实而有形的经验,来激发学生对教育和就业市场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教育与职业视角。

四、启示

整体而言,丹麦“洞察与展望”项目在政府、学校、企业、社区之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合作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现阶段也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生涯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普通高中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此指导下,许多部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学校开展学生发展指导试点,将生涯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7]。丹麦生涯教育项目为我国初中生涯教育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我国针对初中生涯教育进行探索。

(一)聚焦初中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义务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洞察与展望”项目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促进全面发展。我国学校和家庭大多通过成绩对学生来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规范》指出新课程改革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初中学校教育应以生涯教育为引领,基于初中生发展特点和差异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实践体验。学校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初中生涯教育的评价纳入核心素养评价体系[8]。建立学生生涯教育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接受生涯教育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受与领悟,分析评价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找到自己擅长的学习领域,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育部门主导、高校引领、企业联动,为生涯教育保驾护航

丹麦政府部门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引领生涯教育课程,家社企联动合作推动了初中生涯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应与高校生涯教育专家合作主导推动基础教育学段的生涯教育,为初中生涯教育提供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相关部门可在政策上给予企业优惠或奖励,提高企业参与初中生涯教育的积极性。初中生涯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让体验活动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教育部门可与企业联合组织各类生涯研学旅行活动,鼓励初中生深入各行各业,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职业,理解职业性质,明确生涯兴趣,挖掘生涯能力,逐步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三)转变理念,营造广泛支持生涯教育的良好氛围

“洞察与展望”项目能改变学生和教师原有偏见的想法,是因为其打破了行业壁垒,让学生和教师充分接触真正的职业教育。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学校教育既要培养更深层次的创新人才,也要注重技术类实用型人才的发展。义务教育后的普职分流是许多学生面临的升学选择,也是国家培养技术类实用型人才的方式之一。当今,社会偏见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去上职高,这种偏见会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后学生的升学选择。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学校、家庭充分了解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和制度,营造学校积极参与、学生教师拥护、社会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争取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初中生生涯设计大赛、优秀生涯校本课程征集、示范性生涯教育特色学校等评选活动,总结和宣传生涯教育的典型经验,推动各地初中生涯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生涯专家与教师联合开发特色生涯教育校本课程

“洞察与展望”项目是由学校、教师以及生涯指导专家集体合作的,其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和特色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涯体验。由于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差异性,生涯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与地区实际相结合。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系统课程。可由高校生涯专家带领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分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形成渐进式的生涯校本课程。探索生涯价值观面对的群体是初一年级学生,主要以树立理想目标为主题。初二是学生认识自我的关键期,通过内部认知和外部探索,帮助学生逐渐探索外界信息、认知自我能力与外界的差距,通过体验职业活动来提高对外部环境的探索[9-10]。初三学生面临升学的生涯决策,主要以帮助学生初步选择继续学习或就业类别的方向为主题。生涯教育离不开丰富的生涯体验活动,各地区应根据本地特色开展生涯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EB/ OL].(2019-06-19)[2020-11-28].

[2]赵伟,张志欣.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来自丹麦的经验[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115-120.

[3]Poulsen,Klindt B. Insights and Outlooks:career learning in the final years of compulsory school[J]. Education Inquiry,2020,11(4):316-330.

[4]Poulsen B K,Thomsen R,Rita Buhl og Ida Andrén Hagmayer. Udsyn i udskolingen[M].KL og Danmarks Lurerforening,2016.

[5]Skovhus R B.A focus on educational choice has social justice consequences-an empirical study informed by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eer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2016,36(1):54-60.

[6]Skovhus R B,Poulsen B K. A broade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outlook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consequences for social jus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2021,21(2):465-48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0-07-29)[2022-03-30].

[8]李海燕,殷桂金.聚焦学生多元发展,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J].教育科学论坛,2022(2):44-47.

[9]欧健,赵渊博,刘建勇,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建构的逻辑向度[J].当代教育论坛,2021(3):98-106.

[10]彭丽娟.初中生生涯教育课程设计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3):31-34.

編辑/ 卫 虹 终校/ 张 旗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职业教育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