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7-10 02:02闫卓从继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8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闫卓 从继成

[摘 要] 国内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正逐年提升,但仍有较多企业表示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与国际动画领域相比,国内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我国动画产业的长远发展,而且无法有效应对当前国际动画领域的激烈竞争,不利于我国动画文化的国际化推广。为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国内高校普遍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国内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质动画专业人才,也要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有效提高我国动画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对此,分析并研究了国际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国际视域;动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三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SJGLX531)

[作者简介] 闫 卓(1985—),女 ,河南新蔡人,学士,黄淮学院动画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二维动画研究;从继成(1979—),男,河南正阳人,硕士,黄淮学院动画学院高级实验师 ,主要从事数字图像处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8-0181-04 [收稿日期] 2022-06-30

动画作为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对人才的实践技能具有很高的要求。现阶段很多高校动画专业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及各种相关资源相对滞后,不能够充分满足当前动画行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与此同时,很多动画专业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于理论讲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经过学习之后普遍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在就业中很难取得明显优势。除此之外,当前国际动画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动画产业要想真正地走向世界,通过动画输出我国的软文化,就必须重视对动画产业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国际化视野,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及优势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

作為一种新型的实践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当中,其从本质上属于一种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动员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平台,由教师、学生、企业、工程师等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对口技术型人才,缩短学生从学校进入职场的窗口期,帮助企业缓解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及技术人员断层的问题。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按照按需组合的方式、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学校之间形成相互依托和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双赢[1]。

(二)校企合作的优势

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转换,使其加快形成生产力,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加快学校专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与企业合作的情况对自身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教育和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学校和企业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企业可以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员工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以学生顶岗试用的方式调整内部员工结构,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储备大量的优质人才。

二、当前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时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缺乏针对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应政策保障。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都是学校单方面联系企业开展,这导致企业在培养培训实习学生的过程中很容易影响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校企合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度保障,无法有效明确校企双方各项责权,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2]。同时,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很多企业往往随意安排实习学生的实习岗位,随机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培训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科学健全的培训机制,导致学生的实习质量较低,远远达不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较大局限性

一些应用型高校并没有与合作企业针对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的研究,在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过分侧重技能培训与操作,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也没有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工作,最终导致校企合作流于表面,不能够很好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为盈利,其在校企合作当中更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由于前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企业因此对校企合作存在怀疑心理[3]。另一方面,一些应用型高校由于缺乏管理和实践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水平落后、课程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校企双方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动画人才,而企业则更重视毕业之后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适应企业的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企业更希望高校能够多设置专业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人才,动画专业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众所周知,优秀的动画作品除了具备完善的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营造好的意境,具备一定的寓意,这样才能够广泛地受到观众的喜爱,这对于动画专业人才的艺术及文化涵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中,若按照企业的要求只注重技能提升,单纯地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的人才,则需要压缩艺术类课程的学时,影响到学生的创作能力,而且还会限制其未来的发展,无法培养出真正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备成熟技术的优秀动画人才。

(四)缺少公共教学资源

当前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严重限制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动画专业本身需要众多专业设备,需要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4]。但是,当前教学资源不足及实训基地缺乏的现状,导致很多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只能够通过理论宣讲或者视频讲解来掌握实践技能,而且不能够聚集在教学设备齐全、实训设施完善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容易导致实践操作技能得不到提升。

三、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加快制定保障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为了促进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培养更多优秀的动画专业人才,必须加快制定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的开展有法可依。各地各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在法律法规及政策当中落实关于校企合作的内容,同时还要形成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倾斜,并且指导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促进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參与到校企合作中。针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政府可进行税收减免、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等优惠,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并建立校企合作风险预防机制,让企业在学生的实习培训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其承担起产学相结合的社会责任[5]。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优惠政策的宣传,使动画相关企业充分了解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要积极地引进国际化动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日常实践和岗位实训的过程中与国际对标,树立国际视野,学习和了解国外最新动画技术和标准规范,加快我国动画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此外,政府也可以鼓励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自己创办工作室等,从而将优质的实习场地提供给学生,可以通过快速审批、让利、税收优惠等政策提高高校创业的积极性。

(二)推行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首先,可以推行双元制的校企合作。这里双元制的主体主要指的是学校和企业,而政府则担负管理和协调的工作。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需求非常重要,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而企业则以自身的岗位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与招录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要求转变传统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其次,可以推行派遣式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师资源,每个学期可以固定派1~2名教师进入企业,与企业展开交流学习,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与企业交流的桥梁。在企业中,教师主要对动画企业的作业方式进行学习,对动画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学习,对企业制定的动画项目标准化信息进行学习。通过上述的学习,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模式,从而能够进一步反馈到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最后,除了组织学生来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培训之外,也可以委派资深技术人员到高校担负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动画项目,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性,而且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进度。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中开展大量项目实训,以学生的项目学习及完成情况为依据展开评价,并计入学生的测评成绩,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引入国际化标准,校企协同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动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国际化视野,引入国际化标准,可以充分借鉴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的行业标准、形式和内容,以国际化视野推进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科学设置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动画人才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要联合企业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学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对国际化动画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严格按照专业程度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首先,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工作者要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动画设计人员等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以企业对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引进国外先进的动画课程体系,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动画专业课程,一方面要确保课程设置充分满足动画专业知识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掌握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实现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要不断开发和研究新课程体系,开设一些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课程,盯准产业未来发展的新风向,并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意识,这样动画专业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未来发展。

(四)完善和更新专业设施,打造完善的实训基地

为了能够充分地满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求,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专业的实训设施,联合打造完善的实训基地,要对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场地、平台等进行有效利用,建立校企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首先,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要与企业联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其次,高校要联合企业共建动画专业学生岗位实习基地。最后,在实训基地中必须要做到资源互享,一方面由企业负责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帮助企业提高员工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双方师资互通,提高双方的合作信心。高校和企业要共同协商制定实训实习的培养目标,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等级评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五)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估机制

在建立课程考核评估机制时,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可以联合企业,采用项目成果评价、职业素养评价及过程性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成绩和成果进行评价,在学生课程结束之后,由企业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汇报,然后根据企业标准及国际化标准对学生的项目实习情况及作品进行综合考评,将其作为学生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并可以此为根据推荐学生就业。

结语

在應用型高校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保障,做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也要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解决方案,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设置并调整课程体系,协同打造完善的实训基地,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为促进动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尹传荣.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6):62-63.

[2]罗建光,罗娟.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动画专业为例[J].美术大观,2014(12):168.

[3]汪韵度.基于校企合作机制的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智库时代,2021(36):53-55.

[4]熊昕.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42-143.

[5]杨炉兵.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36-137.

Research 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Animation Major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YAN Zhuo, CONG Ji-cheng

(Animation Academy,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China)

Abstract: Although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animation major in China is improving year by year, many enterprises believe that many students majoring in animation hav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fter employment. Especially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of anim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animation professionals in China, which affect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Moreover, it cant effectively cope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ield, which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mo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culture.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generally implement the talent-training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China, the training of animation professional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animation professionals for enterprises. And we should have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our animation culture. Therefore, the mod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for animation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has been studied and analyz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imation maj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