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看的童年

2023-07-10 09:11蒋双超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堂哥二楼阁楼

蒋双超

我的童年時代,因身体原因,笼罩着与年龄不符的孤独与愁绪,其中仅有的一些光亮,大概就是藏在家中的小阁楼里,阅读那些从大伯家“偷”来的书本了。

90年代的乡下,没有太多可供消遣的东西,农闲时刻,大人们要么凑在一起吹牛讲古,要么就租一堆录影带去有放映机的人家里看上一整天的电视剧。

半大孩子不可能像大人那般自由,只能老实待在家中,更何况,我也不喜欢往人堆里扎,宁愿一个人躲在二层的小阁楼里。

阁楼不大,也就三五平米,是我家用来放置杂物的地方。每当我受了委屈,或者闯了祸,就会躲去那里,阁楼俨然是我的避风港湾。我家的房子与大伯家的房子挨在一块儿,从二楼的阳台上翻过一道矮矮的木栏杆,就可以爬到他家去。

大伯是村里小学的语文老师,他家有很多书,整整齐齐地码在二楼靠窗的柜子上。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把手从窗户里探进去,就可以摸到那些书。我鬼使神差地拿了一本回来。我记得那是本名著缩写合集,里面有很多我从未听过的故事,因为是删减版,每个故事都不长,估计是为了方便孩子们理解。

那年头,书对于乡下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只是我们最常接触的都是课本,课外书籍却十分少见。我怀揣着这本书,带着一种做贼般的兴奋与心虚,鬼鬼祟祟地翻回自己家阳台,然后钻进阁楼里,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线,快速翻看起来。书原来也可以这样好看。

当时我上四年级,已经识得不少字,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一下午的时光倏忽而过。初次窃书的忐忑,与发现文字背后的神奇世界的喜悦交杂在一起,我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打开了一扇何其宏伟的大门。

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二,我独自躲在小阁楼里,看完了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看完了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些书有些是缩写版,有些是原版大部头。我囫囵吞枣地读,也不管那么多,只想着把它们都看下去。

我喜欢读书且不求甚解,但也有着自己的固执偏好,比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我就怎么都看不进去。原本男孩子喜欢的打打杀杀,我一看就头疼,只想迅速跳过去。这个阅读的习惯至今未能纠正过来,我想可能是从小性格阴柔敏感,见不得血肉模糊的惨烈描述。

每看完一本书,我就悄无声息地偷偷放回到大伯家的书架上,然后再“换”回一本新的。我也不知道大伯和堂哥是真的不知晓我所做的一切,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只知道,乡下的日子漫长得和山下的溪流一般,看不到尽头,而阅读就是我消磨时间的最佳“游戏”,它能令我快乐,忘记忧愁。及至后来,除了一些数理化的相关书籍,其他书都被我翻阅了一遍,甚至连堂哥堂姐的初高中语文、历史课本都被我提前看完了。我不得不将喜欢的书一遍又一遍地重读,好在每读一次,都能产生新的感悟。

伍尔芙说:“这个世界有没有天堂我不知道,如果有的话,我想应该就是可以持续不断毫无倦意地阅读。”对我而言亦是如此,每一本未看过的书,都是一座崭新的天堂,足以令我忘却烦恼,找回少年人该有的天真与烂漫。

猜你喜欢
堂哥二楼阁楼
爬山
阁楼里的简爱
白钉子
吃喜酒
吃喜酒
怪事阁楼
阁楼公寓P155
请上二楼
表堂哥
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