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心肾相交理论探析

2023-07-10 06:08曾宪彪赵云川陈曦汪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证治理论

曾宪彪 赵云川 陈曦 汪剑

【摘 要】 心肾相交理论来源于《易经》,发展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文章以陈士铎著作中涉及的心肾相交理论为研究对象,提出心肾相交的原理:即以阴阳交感为内在动力,气机升降为基本形式,水火既济为外在证候表现。指出心肾相交包含了“经脉相连,肝胆为介”“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相安”四方面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提炼陈氏交通心肾的治法并举例加以说明,以期借鉴先贤经验,深入研究心肾相交理论,提高临证水平。

【关键词】陈士铎;心肾相交;理论;证治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1-0015-03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氏幼习儒术,后因仕途不顺,遂弃儒从医,潜心医学,以悬壶济世为业,一生勤勉好学,兼收博采众家之长,终成一代名家。其著作颇丰,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外经微言》《辨证录》《石室秘录》等。陈氏临证善从五行、命门水火立论,喜用温补,疗效显著。本文主要讨论陈士铎心肾相交理论的内涵和证治。

1 心肾相交的原理

1.1 阴阳交感为内在动力 心肾相交理论来源于《易经》,《周易·系辞传》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名吉凶,刚柔相退而生变化。”[1]中医援易入医,借鉴《易经》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用易理来推演心肾之间的关系,其中,心在卦为离,一阴藏于二阳之间;肾在卦为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坎离二卦,同一爻上阴阳相反,性质相异,故能异性相吸而相应,产生升降交错,演成既济[2]。由既济卦原理可推知心肾相交实为心肾阴阳交感,此为心肾相交理论奠定了基础。

1.2 气机升降为基本形式 阴阳交感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气机的升降。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有云:“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昭,升降相因,而变作矣。”[3]169古人觀察到天地阴阳二气升降而产生的云雨以及四季的更迭等现象,推演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气机升降的结果,并且气机升降规律具有普遍性。如《素问》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3]170中医讲求天人合一,人身为一小天地,也符合自然界升降的大规律。将自然的升降规律类比于人体,则心肾统领一身之阴阳,心肾阴阳的交通推动全身气机的升降,实现人体气血、津、精液等生理物质相互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

1.3 水火既济为外在表现 水火既济为心肾相交的正常表现形式,心在五行属火,肾在五行属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不济为心肾不交外在证候表现形式。水火既济内在的动力是心肾阴阳的交感而产生的升降相因,肾属水,水性趋下,但水中有真阳,所以水随阳而升于心;心属火,火性炎上,但因火中有真阴,火随阴而降于肾。所以周慎斋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阳也,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

陈士铎对心肾相交有独到的认识,他从五行生克角度阐释心与肾的关系。他认为五行生克是其常,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为其变。心和肾的关系就是克中有生,水本克火,但是通过生理联系,可以相反相成,而成水火既济。他在《石室秘录》中云:“心肾虽相克,其实相须。无心之火,则成死灰。无肾之水则成冰炭,心必得肾水以滋养,肾必得心火而温暖。”[4]250陈氏认为心肾相交的基础,除了两脏本身经脉之间的直接络属外,还间接与肝胆相关,肝胆发生病变也可引起心肾不交。此外心肾相交除了维系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外,还包括了精与神互根互用、君火与相火的协调配合等。

2 心肾相交之内涵

2.1 经脉相连,肝胆为介 心肾在经脉上是相互联系的,经脉是二者沟通的路径,也是实现心肾交通的基础。《外经微言·经脉》篇中云:“心之系又上与肺相通……又由肺曲折而后,并脊而下,与肾相串通当命门之中,此心与肾既济之路也。”[4]10“夫肾与心实相克而相生,故其系别出而绕于心……注胸之膻中包络而后,肾经之精上奉,化为心之液矣。”[4]11此外肝胆在心肾交通中也发挥了间接作用。肾为肝之母,心为肝之子,肾肝心三脏母子相及,肾水涵养肝木而肝木生心火;肝木居于水火之间,若肝气调畅则心肾相交无碍。正如《辨证录》云:“肝居于心肾之间,肾水润而肝不燥,肝血旺而心不枯,心欲交于肾,而肝通 其气,肾欲交于心,而肝导其津。”[4]719陈氏认为胆经为心肾交接之会,“胆属少阳,其经在居于半表半里之间,心之气由少阳交于肾,肾之气亦由少阳以交于心”。少阳三焦为水火运行的通道,肾水以三焦为通路上济于心,心火可由三焦而下降以温肾。若胆经受邪或者胆气虚,均可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水火的运行受阻,引起心肾不交。

2.2 水火既济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心肾犹如人身南北两极,水火既济推动全身气机的升降运动和生理物质的相互作用。心在上,上者宜降,心火下温,温煦推动脏腑的生理功能,总领一身之阳气;肾在下,下者宜升,肾水上潮,滋润濡养脏腑肌肉,以保障充沛的阴血津液,内润脏腑,外滋躯体,总领一身之阴精[5]。另一方面,对于心肾两脏本身而言,肾水上济于心,与心阴涵养心阳,则心神得养,血脉通畅,心火不亢。陈氏认为心中之液即肾内真水,肾之真水旺,则心火安,肾之真水衰则心火沸。同时心火下温,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则肾水不独寒于下,肾得闭藏。是以心须肾水以滋润,肾须心火以温暖,心肾交而水火既济,故丹溪云:“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7]52

2.3 精神互用 心肾相交的一方面是精与神相互作用。肾藏精,舍志,心藏神,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二者密切相关。精为神之体可化神,为人体精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神是精之用可驭精,为精之主,故《王九峰医案》中云:“精神生于坎府,运用出乎离宫。”另一方面是神与志的关系。《素问》云“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心藏神,以火为用,肾藏精,以水为用。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肾精是化生神志的物质基础;志为五志之一,由心神主宰,同时也有赖于肾的封藏作用。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阴精上承以安神,阳气下藏以定志,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综上可知人体精、神、志的相互作用也是在心肾的交通升降中完成的。

2.4 君相相安 心为君主之官,统领全局;肾为作强之官,为一身元气之根。心之火为君火,肾之火为相火,君火和相火作用各不相同,《内经》中概括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陈氏认为心为君,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离照当空,使脏腑功能井然有序,故曰君火以明;“位”者,《说文解字》云:“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中庭者为之君,立于君旁者为之相。于人身而言君火居上而相火在下,相火出于下焦命门并通过三焦运行全身,温煦人体并推动脏腑的气化,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故曰相火以位。君火为一身之主宰,神明则气化有序,相火为气化之根基,在位则脏腑可温,两者相互扶持,各司其职,则机体身心功能如常[6]。此为心肾相交的又一内涵。

3 心肾不交之证治举隅

3.1 舒肝和胆 肝血亏虚,肝气郁结,胆气虚均可导致心肾不交。肝为肾之子,肝血不足,子病犯母而累及肾阴。肝为心之母,肝血不足母病及子可使心失所养。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可致肝火偏亢而耗伤心血。肝主疏泄,梳理全身气机,肝气郁可使心气郁,最终导致心肝气郁。胆气虚则心肾交会之路闭塞,陈氏在《辨证录·不寐门》中云:“夫担心则怯,怯则外邪易入矣,外邪乘胆气之虚,既入于胆之中,则气无生,一听邪之所为。胆欲通于心,而邪不许;胆欲交于肾,而邪又不许……心肾因胆气之不通,亦各退守本宫,而不敢交接。”[4]602所以肝胆病变均可引起心肾不交。

陈氏治疗肝胆引起心肾不交常用润燥交心汤、摄魂汤、通郁汤、忘忧散、引交汤等。如陈氏治疗心肝气郁导致阳痿者,用忘忧散以舒肝理气,宣志通郁。肝主疏泄,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肝气郁结可致阳痿;心主神志,意志不遂则阳气不舒,阳气者,肾中之真火也,肾中真火奉令于心,心动而肾火应之,心气郁而不舒,则肾火虽旺而不能应。方中用柴胡、白芍、当归、郁金疏肝解郁;丹皮清肝之郁热,畅达肝木而不引动心火亢盛;茯神、远志、麦冬宁心安神,心火不亢而心气自降于肾;白术、陈皮、神曲、白芥子健脾理气,取交通上下必调其中之意;佐以巴戟天益精增志,鼓舞阳气。全方合用,舒心气,顺肝气,木火相通,心肾相合,疏郁起痿。

3.2 补水济火 心肾在卦为坎离,坎离交而人身泰,若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可致心火亢而无制,同时过旺的心火又可以反伤肾阴,从而导致心烦、不寐、心悸等症。心火过旺则炎上,不能下交肾水,肾水无心火之温煦,水过寒而沉下可致肾气化不利。陈士铎在《外经微言·膀胱水》篇中说:“倘若心肾不交,心包三焦之火各奉心火以上炎,何敢私通于肾。膀胱者可寒而不可过寒,可热而不可过热,过寒则遗,过热则闭皆心肾不交之故也。”[4]20心肾不交,陈氏分为心不交肾、肾不交心、心肾两不相交三种类型。心不交肾者常用止惊补心汤、宣志汤;肾不交心者常用六味地黄汤、定惊补肾汤、心肾两交汤、启窍汤;心肾两不相交者常用心肾同补丹、两静汤、护舌丹、上下两济汤、两益止遗汤、引火汤等。

以失眠为例:陈氏认为凡人日夜之间,必心肾两交,水火两分则心肾不交,他在《辨证录·不寐门》中说:“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肾过于寒也。”[4]601治疗此种不寐属心热肾寒者,用上下两济汤:肉桂、黄连、熟地、枣皮、人参、白术。方中肉桂辛温,温肾以助气化,肾阳足则气化行水津升,亦可引火归源;黄连苦寒直折以泻心火,心火挫则阳不亢而阴阳济,心肾交通;陈氏认为配以熟地、枣皮大补肾水可消肉桂过热之弊;人参安神定志;白术健脾补中。是方清心热,温肾水,心肾两相引,两相合而能入寐。

3.3 养精安神 肾精上交于心而养神,精足则神旺而才思敏捷;志乃心神的一部分藏于肾中,精盛则志强,技巧出焉。若肾精亏虚,心神失养,心肾不交可致健忘、痴呆等证,如陈氏在《辨证录·健忘门》中说:“心肾交而智慧生,心肾离而智慧失。人之聪明非生于肾,而生于心肾之交也。”[4]604陈氏治年老肾精亏虚之健忘证常用填精养神,心肾两补之法。常用神交汤、生慧汤。如治疗老年健忘属精血亏虚证用生慧汤,方中用熟地、枣皮补肾益精血;人参、远志、茯神、生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心安则心气自通于肾;人参、熟地、枣皮相伍阴中有阳,阳得阴助精血易于化生;人参、菖蒲、白芥子合用益气化痰开窍。此方上下相资、精血两益故可治昏昧善忘。

3.4 协调君相 心者君火也,相火寄于肾,若心君安泰,相火奉令,则阴阳平和,水火既济。若君火不安其位可引起相火妄动而致遗精、早泄等症。相火妄动又可使心神不宁,故丹溪云:“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藏有相火,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而随。”[7]2-3若人不得志,心气抑郁,心火闭塞,相火不能随心而动可致阳痿;若心气虚不能引动相火亦可导致阳痿。

陈氏治疗阳痿不一味地温补肾阳,而是注重交通心肾,畅达中焦,调畅气机,使升降有序,常用济火延嗣丹、交济汤、起阴汤等方。如治疗阳痿属心气虚不能引动相火者,用起阴汤,方中人参、黄芪补益心气;远志、柏子仁、五味子宁心安神;交通上下必补其中,用白术健脾补中;巴戟天、肉桂温补命门之火,然命门居水火之中,水火相济则取之无穷,故用熟地、山茱萸滋补肾阴,水中补火。是方大补心肾,而不专温命门之火,火气自旺,若一味补肾阳,则火旺损肾,又焚心矣。

4 总结

心腎相交不仅是心肾气血阴阳的相互作用,更能够推动全身气机的升降运动,实现气血津精液等生理物质的相互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陈氏从五行生克角度深入阐释心肾相交理论。他认为心肾除了两脏的直接相交外,还通过肝胆间接相交,故临证除了直接调节心肾气血阴阳外,也注重健脾补中调畅中焦,疏肝解郁调达气机,恢复升降的正常秩序。陈氏运用心肾相交理论治疗的病种范围较为广泛,拓展了心肾相交理论的临床运用范围。他的临证经验为日益增多的身心疾病和疑难杂病如阳痿、早泄、不寐、郁证、老年痴呆等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至今仍为众多医家所珍视,故应加以学习总结。

参考文献

[1]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565.

[2]刘永凤,张如宾.从《易经》八卦论中医心与肾的关系[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4):6-7.

[3]张仲景,吴鞠通.中医四部经典[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69,170.

[4]陈士铎.陈士铎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0,10,11,719,602,20,601,604.

[5]燕飞如.《辨证录》交通心肾法的方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6]肖璐. 基于君火相火论探讨中药对CAPD患者血清PTH及钙磷代谢的影响[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21.

[7]朱正亨.格致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2-3.

(收稿日期:2022-09-27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证治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