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估:英国中小学学校评估的“第三条道路”

2023-07-10 05:40田京
基础教育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英国

田京

摘   要:同行评估是中小学学校评估中的一种重要评估方法,其评估理念介于在绩效问责的外部评估和学校改进的内部评估之间,成为学校评估中取内外部评估之长,补内外部评估之短的“第三条道路”。英国是同行评估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国家,其同行评估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借用外部评估标准,评议组成员开展能力建设,建立真诚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学校持续改进为唯一目标,重视回访评估。同行评估在英国中小学校改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评估理念和运行机制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学校评估;自我评估;同行评估;学校改进

中图分类号:G40-05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3.06.002

学校评估是引导学校办学方向、规范学校办学实践的指南。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能够为持续改进办学质量提供价值引领和方法保障。21世纪以来,以追求卓越而公平的教育为旨归,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以绩效问责为主要目的的外部评估和以质量改进为主要目的的内部评估的论争中,学校评估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变革。2013年,经合组织(OECD)对成员国学校评估的研究发现,英国、芬兰、比利时等国广泛采用了由同一地区或组织内部的学校之间互相开展评估的同行评估模式[2]。英国是中小学校同行评估模式的策源地,也是同行评估普及度最高的国家。英国全国校长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将同行评估置于学校改进的核心地位,指出学校间的同行评估应成为学校评估的规范而非个例[3]。2018年,英国有44%的学校采用了同行评估模式[4]。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英国中小学同行评估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逐渐发展出新的特征。

一、同行评估模式的缘起

英国中小学学校评估中的同行评估(School Peer Review)指由同一学区、地方教育局或专业团体内的两所或多所学校合作,从校长或校领导中遴选出评议专家,互相开展学校评估的评估方式[5]。20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的学校评估经历了从以外部评估为主到重视内部评估的转变过程[6],同行评估模式正是在内外部评估的交锋中产生的。

20世纪80年代,受到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英国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绩效评估对学校实施竞争性资助以加强对教育的控制,使教育领域兴起了绩效问责文化。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派出督导人员对学校进行问责或评估的外部评估是这一时期学校评估的主要形式。同时,随着计算机科学、教育统计等学习结果测评技术和工具的不断成熟,以学生学业成绩进步为主要测量对象的增值评估成为外部评估的重要实现方法。在此背景下,地区或全国性的大规模测试逐渐增多,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教育竞争强化了中小学的外部评估。然而,随着外部评估在中小学校评估中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例如,这种评估的高利害性加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士气[7]。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Ofsted)的调查报告显示,学校片面追求较好的外部评估结果导致忽略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70%的受访教师不认可学校的这种做法[8]。外部评估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国家、州或地方教育局等外部机构主导的外部评估只有落实到学校的学生、教师和校长层面,才能发挥促进学校持续改进的功能。

基于对外部评估的反思,在提升教育质量现实需求的驱动下,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英国逐步重视对中小学内部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开展内部自我评估。然而,在评估理念层面,受绩效问责文化的影响,内部自我评估极易落入对外部评估标准进行对标和查验的窠臼,并未切实发挥尊重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自主权以指导学校持续改进的作用[9]。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评估人员和评估工具,以教师自评为主的内部评估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饱受质疑;另一方面,大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希望参与学校评估,但缺乏实践机会[8]。绩效导向的自上而下的外部評估容易使中小学陷入博弈的困境,对照评估指标,为获得更好的评估结果和绩效拨款,不得不采取同质化发展路径;而自下而上的内部评估因缺乏质量参照,较好的自评效果具有自我迷惑的嫌疑[10],因此,运用集体智慧提升中小学自我评估能力是学校评估发挥自我评估优势的必然选择[11]。英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尊崇“在冲突中融合”的渐进式发展理念[12],在采用外部评估还是内部评估的论争中,借助外部评估中卓有成效的评估资源提升内部评估科学性的同行评估模式应运而生,开辟了中小学学校评估的“第三条道路”。

二、同行评估模式的实施

21世纪以来,英国全国校长协会、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志向学院”(Ambition Institute)、学校改进专业组织“挑战合作者”(Challenge Partners) 和“教育发展信托”(Education Development Trust)①等机构实施了标杆同行评估(Aspire Peer Review)、信托同行评估(Trust Peer Review)、质量保障评估(Quality Assurance Review)等类型多样的同行评估,使用合作审查、同行质询等评估方法对评估对象做全面质量判断。英国中小学同行评估模式遵从学校评估的基本流程,批判性继承了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的优点,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评估理论知识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平衡评估与问责以及评估与改进之间的关系[5] 374。

(一)评估准备:借用外部资源确保评估质量

为确保同行评估质量,评估主体参照国家或第三方评估框架制定评议标准评估框架要与地方和国家问责保持一致,借助专业资源对评议组成员开展专业培训,通过这样的评估准备,有效破解了评估结果缺乏可信度的难题。

首先,在评估标准方面,同行评估大力强调借鉴外部成熟评估标准的重要性,提倡使用具有权威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例如,由英格兰地区中小学校长和学校中高层领导主导的“质量保障审查”(Quality Assurance Review)项目,提出参照国家教育督导框架开展同行评估,吸引了本地区400多所学校参与。英国教育督导框架详细阐述了学校评估的内容、标准、过程等核心议题,能够有效保障同行评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其次,在评估者的能力建设方面,同行评估模式重视评估专家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提出评议组长由具有评估胜任力的校长或专家组成,并为评议组成员提供专业培训。“挑战合作者”同行评估项目要求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局培训的专家担任评议组组长。该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已有3187名教师获得了评估培训机会[13],评估者成功完成一定数量评估项目之后可以晋升为高级评议人。为保障评估符合国家质量框架,斯托克珀特(Stockport)地方教育局為同行评估组成员开展全员专业培训[14]。同行评估为以校长和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评议人提供真实的、基于情景的专业学习机会,促进评估者在与同行学校的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积极性,在确保评估质量的同时提升自我评估能力,获得专业发展。一些学校将提升中层干部的评估能力、为教职员工提供专业学习机会视为实施同行评估的最大动力,这是同行评估模式在实践中产生的潜在效果。

(二)现场评估:建立真诚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

深入学校现场评估是全面了解评估对象、获得真实评估数据以及面对面交流评估问题的过程,是同行评估小组对学校开展综合评估的关键环节。不同于为争取较好结果而极尽可能地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和优势的外部评估,同行评估明确提出学校和评议成员之间需要开诚布公地提供评估材料、发表评估意见,指出学校弱点。因此,同行评估中的每位成员都是“批评家”。同行评估小组和学校建立开放、相互信任和负责的关系,是同行评估顺利实施的前提。

同行评估通过评议组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建设性对话达成评估目标,比外部评估的参与度更高。为确保评估结果真实性,英国2018年实施的信托同行评估提出,评估数据和结果只对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公开,此举在评估双方之间达成共识,为建立真诚的伙伴关系保驾护航。在现场评估阶段,被评估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与评议组中的其他同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并组成合作小组,通过1~2天的实地访问收集评估数据。同行评估的现场评估不是参观走访,而是通过浸入式的数据采集围绕学校的利益找出学校发展最迫切的挑战。评议组成员之间秉持学校改进的宗旨,在评议双方一致认同的框架内诚恳地诊断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讨论形成学校改进的反馈意见和战略性指导。

基于同一地区学校间的合作,同行评估促进学校间建构稳定的、持久的持续改进共同体,英国通过实施学校合作项目形成了多个“同行评估枢纽”[15],发挥着为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和改革方向研判,并促进地区教师专业培训等作用。同行评估关注本土发展议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学校之间通过合作学习、组成学习和合作共同体,强化了区域合作和交流,可促进区域内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在学校改进过程中,同行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合作兼具帮带互助功能。通过同行评估建立的真诚合作关系有助于深化学校领导间的业务沟通和往来,弥补校长个人意见常常受到职业孤立(professional isolation)带来的不足[10] 48。此外,为获取全面准确的评估数据,同行评估在现场评估时尤其重视家长的意见,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家长参与度、增强家校互信的作用。

(三)形成评估报告:指向持续性学校改进

同行评估奉行全纳的学校改进理念,不仅促进薄弱校改进,也帮助优质校“更上一层楼”。英国教育发展信托基金将“改进而非证明”视为同行评估模式的首要原则[16]。在学校层面,同行评估关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改进方案,由评议双方共同协商形成口头或书面评估报告,为学校改进出谋划策。

同行评估建立在自我评估理念的基础上,学校选择在办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评议的核心内容,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需求量身设计主题框架,除常规的评议内容外,学校、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网络之间可以设置具有特色的同行评估项目。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在协商一致的主题范围内展开专业讨论,帮助学校自我反思,加强对学校办学优势和劣势、改进过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例如,英国全国校长协会2018年发起的同行评估采取结构化的评议内容,具体包括领导力、学习环境、课程和教学、学习评估以及学生和家庭支持五个维度共51个观测点。评估结果使用领先、完善、发展中、新兴四等级表示,清晰阐释各项维度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程度[17]。在评估结果怎么用的问题上,同行评估模式充分尊重评估对象的意见,倡导通过与被评估学校协商形成最终的评估结论和改进建议,未获得被评估学校的同意不得对外公开发布。同行评估明确“帮助学校持续改进”的目标,参照外部评估的核心绩效指标监测办学效果,由外部评估机构协助以确保评估质量。不同于分数制、标准化的外部评价,同行评估针对个体学校的具体办学背景而更加情景化,利于学校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促进学校持续改进。

(四)评估跟进:协助学校落实改进建议

国家或地区主导的外部评估加剧了学校的同质化,不利于学校实施个性化和连续性的改进策略。同行评估重视持续跟进评估建议的落实进程,并通过回访评估确保同行评估结果切实发挥促进学校持续改进的作用。在评估跟进环节,评议小组对学校改进提供专业支持。

学校的发展愿景和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指引,同行评估关注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其改进方案,将从同行评估中获得的反馈作为学校改进的重要依据。为协助学校开展持续改进,英国教育研究和证据应用中心(Center for the Use of Research and Evidence in Education)的同行评估项目将为所有学生和教师设置高期待和具有进取性的目标作为评估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初次现场访问之后设置了二次跟踪访问,根据二次跟踪访问收集的数据提炼评估建议[18]。同行评估小组通过为评估对象提供后续资金支持和专业建议,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周期开展持续跟踪评估。英国“挑战合作者”评估项目坚守促进学校持续改进的评估理念,通过回访评估跟进改进过程,首批同行评估项目实现了21所试点学校全部达到“优秀”标准。在2018年的国家评估中,项目学校中达到优秀和良好标准的比例分别为10%和66%,均高于全国4%和59%的比例[13]。

三、同行评估模式的特点

高专业性和高交互性是有效评估的基本要素。综合分析英国中小学评估可以发现,同行评估模式在专业性和交互性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为充分发挥评估的实践效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同行评估模式的核心价值是评估过程基于证据,保证评估结果严谨、客观,彰显了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评估主体方面,同行评估选定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知识能力的同辈校长或学校外部专家组成评议小组,同辈评估者的身份角色有助于确保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的透明性。在评估工具方面,同行评估借助外部评估量表、专家等评估资源指导自我评估,通过实地访问收集一手评估数据,为学校自评报告提供验证证据或提出建设性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内部自我评估,同行评估中的专家反馈更加直击要害,更为严厉、直白并具有挑战性。在评估目的方面,同行评估是问题诊断式评估,是由具有持续改进意愿和专业发展兴趣的校长自愿做出的评估选择,其前提是校长对学生、教师和教学活动的充分了解和信任。不存在绩效考核压力的同行评估有利于评估主客体之间形成真实、可信、有效、灵活、富有活力等共同认可的评估文化。

二是同行评估模式的基本准则是合作和互助,有助于提升学校评估者和评估对象之间的交互性,从而提升评估的有效性。21世纪初期,将同一地区或拥有相同公共政策目的和合作目标的不同机构或组织联系起来共同治理的网络治理(network governance)理念成为英国教育管理的主导思想[19],同行评估模式是网络治理理念应用于学校评估的体现。作为学校之间开展的横向同级别评估,同行评估评议组成员的身份是独立的,与被评估对象之间没有利益往来和利益冲突。被评估者向评估者提供相应的评估资料,评估者认真考虑被评估者的意见和观点,有助于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开展有效的双向互动。相比于自上而下的外部评估,同行评估基于合作和互助的理念,增强了评估主客体双方的沟通和反馈,从根本上提升了评估的有效性。

三是同行评估的唯一目标是促进学校改进,面向学校改进的评估定位发挥评估结果的实践效用。同行评估奉行发展导向的评估理念,由学校主导,为学校服务,将评估视为实现学校改进的工具而非目的,能够激发学校开展持续改进的内生性动力,而非外部评估裹挟下的被动性改进。同行评估积极利用外部评估标准,评议者以批判性朋友(critical friend)的视角全方位审查学校自评结果[20],以朋友的立场真诚地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评议小组为学校提供口头或书面反馈建议,不采用排名和打分的方式表达评价结果,最终的评估报告仅用作学校内部总结和提供评估建议,未经评议双方同意,不对外公开,以此从更大程度上发现学校弱点,拓展学校改进的空间。

四、同行评估模式的启示

中小学学校评估中的同行评估兼具灵活性和适应性,体现了调动学校主动性、尊重学校发展特色、保护学校改进动力、维系学校持续发展的特点,是实现学校、评估者和教育系统多赢的评估模式。作为在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校评估的“第三条道路”,同行评估有利于提高学校自我评估的成熟度,在学校持续改进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英国对同行评估模式的探索以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具有以下启示作用。

一是扩大学校的评估自主权。同行评估反映了学校自治和自我管理,尊重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和教学等具体教学事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估自主权,是学校评估领域兴起同行评估模式的思想基础。英国80%的教育决策由学校做出[8],较大的学校办学自主权为同行评估的发展留下了制度空间。以政府主导的外部评估采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容易导致评估内容僵化,评估结果“一刀切”,不利于评估主体和客体发挥评估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适当扩大学校的评估自主权,采用内部评估、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等评估模式激发学校的评估动力,有利于逐步消解教师“不敢评”和“不愿评”的顾虑[21]。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大学校评估自主权的前提。数据显示,同行评估在优质学校之间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英国80%的学校达到了优秀和卓越的标准,为大范围开展同行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10] 4。在达到一定的办学水平后,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诉求。加大评估自主权能够发挥评估的灵活性,学校可以自主设计并实施符合自身特色的评估,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的诉求,能够进一步促进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标准,追求更高的办学质量。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以来,随着中小学办学能力的整体提升,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均呼吁扩大成员国中小学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加大学校的评估自主权是顺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自然选择。在落实学校改进建议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者需要持续提升学校改进的知识和能力,并实现从“领导者”到“实干家”的转变。

二是通过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评估质量。同行评估适宜于应用在一些目标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领域,是职业化评估模式[22],该模式的特点在于从业者根据业内的价值准则和质量标准评估同行業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同于传统的绩效问责,同行评估注重对同事和同行的专业问责,需要评估者具有较强的评估能力以免评估流于形式。擅于利用外部理念和资源支持是有效性学习组织的重要特征,同行评估借用外部评估资源提升校长和教师自我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学校的自我诊断能力,强化评估主体的评估反馈和系统学习,实现评估参与者与评估对象的双重能力建设,有效解决“不会评”的问题,为确保获得科学可信的评估结果提供了坚实保障。因此,高质量的学校评估需要校长和教师具备较高的评估素养,这不仅是开展高质量学校内部评估的要素,同时也是理解和参与外部评估的基础。

三是激发学校的改进动力为学校评估提供持久生命力。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学校评估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到评估之中,需要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目标为评估动力。同行评估以学校持续改进为唯一和根本目标,是学校主导的学校改进方法的成功探索,可激发学校的参与热情和改进动力。指向学校持续改进的发展性学校评估具有可持续性,不应是外部评估带来的零和博弈,而应通过学校间互相合作实现持续改进和共同进步。同行评估是具有挑战性但不具有威胁性的学校评估模式,有利于挖掘学校的发展潜力;通过专业培训和合作发展帮助学校建立自我评估文化,有助于将外部评估的绩效问责转化为学校的内生发展动力。鉴于同行评估具有在利用外部评估资源的同时发挥内部评估自我改进功能的优势,以及促进学校改进的功能,经合组织指出要支持并促进成员国使用同行评估开展学校评估,为我国丰富学校评估方法提供了参考。

參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0-10-23].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OECD. School evaluation: from compliancy to quality. In synergies for better learn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M].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3: 383–485.

[3]The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school-to-school peer review[EB/OL]. (2019-09-21)[2023-05-21].  https://www.naht.org.uk/Our-Priorities/Our-policy-areas/Policy-research/ArtMID/591/ArticleID/932/The-principles-of-effective-school-to-school-peer-review.

[4]TOBY G, ROB H. Hierarchy, Markets and Networks Analysing the ‘self-improving school-led system agenda in England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chools[R].UCL IOE Press, 2018:31.

[5]GODFREY D. From peer review to collaborative peer enquiry: action research for school improvement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J].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2020,(3):373.

[6]李凌艳,许璐,苏怡.促进者朋友:爱尔兰学校自我评估中专业第三方的定位与实践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19(11):105-113.

[7]JERRIM J, SIMS S. School accountability and teacher stres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OECD TALIS study[J]. Educational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2022(34):5-32.

[8]Teachers awareness and perceptions of Ofsted[EB/R]. (2019-08-19] [2023-05-18]. https://keepyourdocs.com/Ly7jp/teachers-awareness-and-perceptions-of-ofsted.html.

[9]BRADY A M. The regime of self-evaluation: self-conception for teachers and school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16 (4):523-541.

[10]DAVID G. School peer review for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and accountability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M]. Cham: Springer, 2020:VI,48, 4.

[11]WEBB R, VULLIAMY G, HAKKINEN K, HAMALAINEN S. External inspection or school self-evaluation? A comparison analysis of policy and practice in primary schools in England and Finland[J].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8(12):539-556.

[12]易红郡.英国教育现代化的文化透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5):53-57.

[13]Challenges partners annual report[R/OL].(2020-02-15)[2022-05-25]. https://www.challengepartners.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CP_Annual_Report_2019.pdf.

[14]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Consultation document on the school improvement partner programme[EB/OL].(2012-07-03)[2023-05-18].https://dera.ioe.ac.uk/id/eprint/11270/1/DCSF_consultation_document_ on_the_School_Improvement_Partner_Programme.pdf.

[15]GREANY, T.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in multi-school groups(DfE research report 2017/038)[R].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18:50.

[16]MAGGIE F, JOHN C.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peer review[EB/R].(2017-06-01)[2022-03-12].  https://www.educationdevelopmenttrust.com/Education DevelopmentTrust/files/b7/b7634088-58b1-486f-9dcc-098719bf03ff.pdf.

[17]TRACY H. NAHT ASPIRE peer review report[EB/R].(2019-09-25)[2020-04-09]. http://stjohnfisherprimary.co.uk/wp-content/uploads/2020/04/St-John-Fisher-Catholic-Primary-Peer-Review-Report-26-September-2019-TH.pdf.

[18]Lincolnshire peer review 2015/16 final report[EB/R].(2016-07-01)[2022-06-15]. http://curee.co.uk/files/publication/%5Bsite-timestamp%5D/Lincolnshire_Peer_Review_Final_Report_Web_Version_0.pdf.

[19]EHREN M C M, GODFREY D. External account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a case study of a Multi Academy Trust in England[J]. Education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2017(29): 339-362.

[20]SWAFFIELD S, MACBEATH J. School self-evaluation and the role of a critical friend[J].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5(07):239-252.

[21]王海芳.中小学校自我评估过程中教师参与度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7):27-29.

[22]EVERT V. Public policy and program evaluation[M].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36.

School Peer Review: The “Third Way”of School Evaluation in the U.K.

TIAN Jing1,2

(1.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Zhejiang Academy of Higher Education;

2. Zhejiang University, Faculty of Education, Hangzhou 310018)

Abstract: School peer review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school evaluation approach, whose idea lies between the accountability oriented external evaluation and school improvement oriented internal evaluation. School peer review has become the “Third way” of school evaluation which takes advantage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evaluations, and avoids the disadvantage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evaluations. UK is the country which put school peer review evaluation into practice from the early age, and school peer review evalu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revailing school evaluation model with following features: Employing external evaluation protocol, building capacities of peer reviewers, constructing trusty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setting school improvement as the only goal and emphasizing on return visit evaluation. School peer review plays positive role in school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hose evaluation concep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hav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s: U.K.; School evaluation; Self-evaluation; School peer review; School improvement

(責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猜你喜欢
英国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Myths and legends-South Asia(Thailand)
Reading skills praCtice:A train timetable
Myths and Iegends-Europe
Writing skills practice: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Southwest Asia(Ancient Mesopotamia-Sumer)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