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智”能还是“止”能?

2023-07-10 09:09邱芷兰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作佳作助推

邱芷兰

古有神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今有人工智能“妙笔生花”,秒成大作。无独有偶,某人工智能产品广告,号称“不抄袭,不重复,只需一句开头就能帮你完成一篇独属自己的‘匠心大作”。这在快节奏的时代,无疑如一盘佳肴,光是散发的香味,就狠狠抓住了人们的“味蕾”——与其花两个小时抓耳挠腮去酝酿一篇“拙作”,不如直接享受这道香甜可口的“速食快餐”。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承包家务、代替高危工作早已成为了现实,而电影中人类与机器人共处的场景也不再遥不可及。“人工智能能完成的,还需要人类做什么呢?”“人类只需要坐享其成就行了。”诸如此类的议论甚嚣尘上。这不,人工智能也盯上了处在关键阶段的我们:“一分钟扫整面”“五分钟出佳作”……于是高中生平时做作业“一往无前”,考试中利用高科技作弊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人工智能,让学习更“智能”,还是“止”学生之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为我们评估喜好,大数据捕捉从而推送,可谓善解人意;在各大工厂车间,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它可以替我们冲锋陷阵;尖端科技中它为人类高速计算和推演,打开浩瀚宇宙的大门。查词笔、喵喵机、作业帮……这些让我们的学习变得快速,各大学习网站的出现也让我们获取知识更为便捷。在疫情期间,腾讯、钉钉等更是悉数登场,在家就可以上网课,一解封控时学生学习的燃眉之急。人工智能充实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满足自我的求知欲,而不是沉溺于外在浮华的世界——这也是那些夜以继日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们的初心。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无愧是学习的助推者。

但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让我们迷失。

霍金曾预言:“人工智能是导致人类终结的凶手。”当一切物质都触手可及,当一切任务都轻而易举,如果有那么一天机器取代了人类,我们,还有机会回到过去吗?生活尚且难挡诱惑,懒散总是悄然深入骨髓。作为学生,你是选择用半个小时的演算换来一个答案,还是选择“扫一扫”就唾手可得呢?是选择两个小时奋笔疾书才写就一篇作文,还是选择一篇现成的开头就符合满分标准的模板佳作呢?是课内和课外费心兼顾,还是课内“倍速”听讲、课外“疾速”放松呢?我们都会在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止步不前或是徘徊,人工智能在冥冥中给我们营造出一个假象:电脑完全可以完成一切事情,而人类大可以“尽豫游之乐,养松乔之寿”。甚至有人开始宣扬“新读书无用论”,把学习当作“落后”的代名詞抛诸脑后。我们已然忘记了初心,沉浸在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巨大便利中。虚拟的世界如毒品般诱惑着我们,让我们坠入虚无的深渊。得到的是便利,而失去的却是思考。说人工智能是终结学习的罪魁祸首,一点也不为过。

其实,是“智”能还是“止”能,不过是人们自己的猜测,是对现在的失望和对未知的恐惧。《机械公敌》《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等电影中上演的人与人工智能之战,也不过是从个别视角发出的警告。我们不否认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威胁,但我们仍一往无前,这就是人类。只要我们不忘本心,始终以发展而不是代替为目的,人工智能依旧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人工智能,是“智”能还是“止”能,其实本就取决于人类自身;终结学习还是助推学习,亦取决于人类自己。沉浸而不沉迷,依靠而不依赖,人工智能一定可以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学习道路上的助推者。

(指导教师:邱昌海)

猜你喜欢
大作佳作助推
风雨大作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超市大作战
佳作欣赏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画廊
抓好三结合助推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