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独的常态,收获一个人的快乐

2023-07-10 01:16穆子轩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木心纪念日

穆子轩

孤独是什么?(长驱直入,以问题开篇。)

有人说,孤独是孑然一身,独来独往,困于荒芜的无所事事;有人说,孤独是灵魂的枷锁,是《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家族被诅咒的命运,互不沟通,互不理解;有人说,是屈原行吟江畔,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喟叹……(从身体上的孑然一身、灵魂上的无人沟通,到精神上的无人理解,从三个维度回答了“孤独是什么”,简洁明了。)

孤独,大抵是一种常态。我们生而孤独,人与人各不相同,没有人能完全找到同类;我们生而孤独,因为我们的心始终面向自己,总有无法与他人共享的隐晦;我们生而孤独,因为心灵没有精确的坐标,也不会为谁停留,它像一粒永远飘浮的尘埃,它不似行星有运行的轨道,它没有固定轨迹,却又四通八达。(角度特别,阐述了孤独的成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人心的不可捉摸。)孤独,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生命状态。(“无法避免”照应前面的常态,强调了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我们也不敢奢望能有伯牙、子期一般的知音,只能背负孤独,默默前行。(既然无法避免,就直面孤独。)

草木也好,虫豸也好,生命会本能地寻求依靠,结成族群,集成部落。人也一样,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此,人惧怕孤独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有些人会因为惧怕孤独而竭力逃避,拼命融入他人的生活,这些人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场会丢失自我、会让自己变得圆滑麻木的虚假的热闹。(阐述惧怕孤独的合理性,否定因惧怕孤独而拼命融入他人生活的行为,亮明观点。)

真正能治愈我们的,不是“孤独”二字中的孩童、瓜果、小犬、蚊蝇,不是一切热闹与喧嚣的外在,而是我们自己。(巧妙化用了林语堂对“孤独”的描述,顺理成章地提出“怎么做”。)我们不必逃避孤独与寂寞,也不必畏惧不合群。孤独本就是人生的必修课。它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时间和机会,让我们排除了外界的干扰,“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引用蒋勋《孤独六讲》的内容,阐明孤独能给人带来安静思考的空间。)在独处与沉思中明白自己的所需所求,大胆地做自己。像十九岁的木心一样,在冬雪封山之时,与小屋为伴,与自己为伴,享受生命中的独处,以别人眼中的孤独,换得灵魂的清醒和丰盈。正如叔本华说所说:“只有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孤独,何尝不是一种清醒的自由呢?社交固然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没有那孑然一身的冷清,没有那孤独单调的生活,木心兴许也就不再是木心了。(以木心为例,论述孤独能使人拥有清醒的自由,提高一个人的精神价值。)

换言之,孤独本就是一种超脱,挣脱了那些规则、人情的桎梏,人才能独立思考、认识自己、走出心灵的迷雾。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于是苏轼不再执着于官场,畅快地喊出“何妨吟啸且徐行”;于是陶渊明“觉今是而昨非”,乘着轻舟,回归田园;于是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梭罗独自信步于瓦尔登湖畔,村上春树与鸟兽虫鱼为伴……(用例精练丰富。)“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引用叔本华的名句,强调孤独使人超脱)放弃外界的认可,享受孤独的姿态,才能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生活。

当然,我们并非要像小说中的武林高手那般,登上无人之巅后不得不面对精神上的寂寞与荒凉,也并非要脱离所有去寻找知音,由此陷入无限怅惘,而是要寻找庄子口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饱满与富有。(孤独并非不合群,而是要遇见精神层面更丰富的自己。)以纯粹的精神,享受孤独的常态,活在思考之中,才不失为优美的生命姿态,才能收获属于一个人的快乐。

【江苏张家港市高级中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纪念日”,无论是个人的“纪念日”,还是国家、民族的“紀念日”,都在提示我们要牢记历史,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即使走得再远、再光辉,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写作时应以“纪念日”为抓手,聚焦重要历史节点,梳理国家、民族走过的,凝结着鲜血与汗水、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伟大历程;同时,将个人成长的“纪念日”与国家、民族关联,思考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理想、责任、使命、担当。文题中将时间比作单行道,也就是说时间是不可逆的,人生的路只有前进无法后退,社会国家的命运从过去到未来,也是不可逆的。既然不可逆,就不可以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可以写“浪子回头金不换”,也不可以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纪念日不同于历史,也不全同于回忆。纪念的重点在于“不忘”,历史的重点往往在于“资今”。因此,我们不能写“以史为鉴”,只能写“不忘初心”。

纪念日是“岁月厚重的注脚”“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因此,它所纪念的内容绝不能是无关紧要的事,必须是与“初心”相关,砥砺你一直前进的事物。

总而言之,纪念的核心是“不忘初心”,凡是未谈到“初心”的作文,都是偏离题意的。“纪念日”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路标”,更是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田飞/供稿】

(同学们,欢迎将你的作文投寄给我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号邮政信箱;邮箱:gzblzwzk@163.com,我们将择优刊登,快来投稿吧!)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木心纪念日
纪念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烈士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0日?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木心《从前慢》
张岪与木心
张岪与木心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及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