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巧用绘本阅读架设幼小衔接之桥

2023-07-10 05:36尚瑞琪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幼小绘本幼儿园

尚瑞琪

导读: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属于幼儿成长的转折阶段,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为了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衔接重点,以点带面,推动衔接工作的全面开展。如合理引入绘本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识字、阅读,从而加强对主动性、学习动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双减政策下,绘本教学如果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幼儿将被动阅读,无法激发阅读兴趣。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幼小衔接的特点,指出了绘本阅读的具体方法与保障对策,以期为小学阅读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推行了双减政策,旨在为学生减负。幼儿园应在遵循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质准备。在学前阶段的最后一年,侧重做好进入小学的特殊准备,如通过游戏和绘本阅读等培养幼儿写字的基本功。尤其随着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政策的推行及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教师更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幼儿观,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间的陡坡。如在语言领域教育活动中制定科学的绘本阅读策略,为此后阅读功课的进行打下基础。

一、绘本阅读与双减概述

(一)绘本阅读

绘本阅读主要结合图画与文本内容,可以反映幼儿的日常生活。从文学角度分析,绘本阅读具备生活性与教育性特点;从美术角度分析,绘本阅读具备一定的审美特点,图片颜色丰富,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过程中,绘本阅读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契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可以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审美认识,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和遵循规则的意识。具体而言,绘本阅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图文并茂。绘本阅读综合文字与图片,且图片主体具备普适性,即便幼儿不识字,也可以从画面中了解基本的故事内容。二是内容具备趣味性,蕴含哲理。绘本情节趣味性较强,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直观的图片,可以为读者表达深刻的故事内涵,释放人性的美好,幼儿可以从故事情节中学习一定的道理。

(二)双减的内容与意义

当前小学生的作业繁重,校外培训也加重了学习压力。所以,应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校外负担。通过执行双减政策,学生可以增加更多娱乐与休息时间,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技能,提升学习质量,保证此后教育的持续运行。幼儿园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应在幼儿园之初就逐步开始衔接工作,如幼儿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自我调控能力都是要关注和培养的,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二、绘本阅读在幼小衔接中的价值

首先,可以改变幼儿的学习模式。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模式存在较多不同,幼儿园更关注幼儿的天性,希望幼儿在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注重个体的成长过程。小学采用标准化的课程体系,进行分科教学,并进行能力测试,以此为指标分析学习成果,采用结果导向的标准。小学阶段的授课模式对刚进入小学的幼儿具有较大挑战,且每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比幼儿园的授课时间长很多,容易导致幼儿产生不适感。通过引入绘本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规则认知与行为习惯,强化任务意识与服务意识,在心理层面逐渐适应小学的授课模式。其次,可以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园阶段的交友过程通常在教师与家长的陪伴下完成,在小学阶段幼儿会独立结识更多朋友、接触更多人,面对更复杂的交际场景,此时便要求幼儿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绘本阅读教育,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读、看、听等方式,学会故事中的语言,进行积极表达,逐步掌握社交互动知识,提升人际交往水平,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为此后的班级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可以疏导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绘本故事更贴切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在学习期间会自动代入,直接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并根据故事内容的变化变动自身情感,缓解刚入学的焦虑感,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平稳度过幼小衔接时期,积极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三、双减政策下幼小衔接绘本阅读的实施方法

(一)进行倾听训练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掌握语言、提升认知水平、学会聆听,应引入绘本阅读模式,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提升综合素养。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特点与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本内容,保证语言浅显,并为幼儿生动阅读,强调关键词。语气也应灵活多变,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添加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调动幼儿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倾听。为了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可以在阅读绘本前提出问题,要求幼儿认真倾听找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应采用简练浅显的语言,确保幼儿记住。比如,在阅读《逃家小兔》时,可以先询问幼儿:“故事中的小兔变为了哪几种东西?兔妈妈变为了什么?小兔最后成功逃家了吗?”通过这些问题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保证阅读效果,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此外,在绘本阅读前经常提问,会使幼儿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在此后的学习课堂中保持专注,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模式。

(二)进行表达训练

为了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利用绘本进行口语训练,帮助幼儿精准掌握表达词汇。在绘本表达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内容问答、情境表演、故事诵读等方式,带领幼儿阅读韵律感强、语言节奏感强的绘本,培養幼儿语感。同时,还应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绘本内容,带领幼儿共同分析角色、情节,并要求幼儿表演场景丰富的故事,体悟人物情感。比如,在阅读《大羽毛》绘本故事后,先带领幼儿简单阅读,了解故事情节,之后邀请班级幼儿扮演绘本中的小动物,自己扮演大嘴狼,再现绘本内容。在完成角色扮演后,为了达到教育效果,还可以创建生活化的场景,自编情节,演绎“生活中陌生人给你好吃的”的情境,让幼儿自主发挥,增加肢体动作。教师也可以在幼儿自主表演过程中,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在整个表达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多鼓励幼儿,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以此为基础要求幼儿学习各种表达技巧,以便进入小学后更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快地融入班集体,积极进入学习状态。

(三)进行规则训练

规则与秩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幼儿在进入小学后,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与秩序,要求提升自理能力、自控能力与规则意识。如果幼小衔接阶段,教师没有进行规则方面的训练,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法遵守班级纪律,产生各种学习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或浏览相关故事,掌握和了解规则知识,增强规则意识,其中最灵活有效的方法便是带领幼儿阅读规则主题绘本。比如,带领幼儿阅读绘本《 11只猫做苦工》,故事讲述了11只猫因为没有遵守规则而被抓走做苦工。幼儿在故事中可以感受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了解规则的意义。之后可以提出班级内的规章制度,引导幼儿遵守,加强幼儿对规则与秩序的认知。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本绘本内容,还可以在阅读期间引入问答与表演环节,督促幼儿多阅读关于规则的绘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获得健康发展。

(四)进行识字训练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绘本阅读可以调动阅读兴趣,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学习生字。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绘本内容当作识字教材,不得强制要求学生认字,而应通过绘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识字,培养对文字的兴趣,为此后小学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学习绘本《小鼹鼠摘月亮》时,故事内容较少,包含的文字也较少,且具备醒目的颜色与有趣的排版,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在阅读期间,可以着重讲述小鼹鼠的动作“咚”“砰”等,并进行语音模拟,保证幼儿理解拟声词的意义,并认识文字。每本绘本的名字都经过巧妙设计,可以吸引幼儿探究兴趣,可以要求幼儿记住绘本的名字,阅读故事后回忆书名,并在下次阅读时自主找出这本书,通过反复练习认识书名。此外,每本绘本故事均具备主人公,内容中反复出现主人公的名字,可以引导幼儿记住反复出现的字,并掌握你、我、他、她的用法。当幼儿態度积极,状态好时,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绘本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字,引导他们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感知字形、字音。

四、有效衔接中绘本阅读的执行策略

(一)根据幼儿表现布置绘本作业

作业属于课堂活动的补充,通过绘本作业可以使幼儿充分熟悉所学知识。但部分教师在布置绘本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基础知识,仅注重量的完成,违背了双减政策的理念要求。基于此,教师应充分领会双减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课堂表现布置绘本阅读作业,注重完成质量,保证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为小学学习语文打下基础。比如,在学习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课堂中首先引导学生简单阅读绘本内容,了解精美图画与生动语言,并根据图画与语言叙述故事,了解绘本的特点。其次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绘本时应仔细观察图画,用心感悟图片和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从而调动学习兴趣。最后为幼儿配音乐,使其在音乐中感受绘本主题。根据幼儿的表现提出点拨,使其体会绘本中表达的浓厚亲情。经过课堂的学习后,可以结合幼儿的表现,课下要求亲子共读《我妈妈》《我爸爸》《爱心树》三本绘本,明确阅读方法,鼓励其感受与课堂绘本学习的相似之处。

(二)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达到预期的绘本阅读效果,幼儿园应重视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夯实阅读指导能力,也可以提供外出培训机会,加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彼此了解教育模式,实现双向衔接。同时,还应增强幼儿教师的入学准备意识,使其了解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绘本阅读教学。幼儿教师应掌握阅读衔接指导理论,并加强实践应用,高效指导阅读工作。此外,还应形成反思习惯,注重多元化评价幼儿,关注幼儿书写兴趣与识字准备,将绘本阅读指导贯穿整个幼小衔接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改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应加强与当地小学的合作力度,为幼儿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提升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幼小衔接打下基础。

(三)根据生本理念阅读绘本

幼儿属于教育主体,整个绘本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生本理念。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注重幼儿的主体位置,做到以幼儿为本,引导幼儿思考绘本内容,打造民主化与趣味性的课堂氛围,确保幼儿积极阅读,不断增进友情,并懂得分享绘本故事,满足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提升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比如,在阅读《我妈妈》时,为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可以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幼儿阅读喜欢的绘本故事,找到喜欢的书籍,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激发阅读情感。分组时可以每组设立4—6名幼儿,为每名幼儿安排具体的任务,确保所有幼儿均参与绘本阅读过程,调动参与感和积极性。之后出示绘本封面,要求幼儿分享绘本作者与译者信息,根据封面内容猜测绘本知识,在小组内轮流分享对自己妈妈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幼儿合作学习绘本图片内容,在细节处分析阅读故事,提出实际生活中与妈妈相关的案例,调动幼儿对妈妈的情感,促使其获得更丰富的视觉知识。此外,为了使幼儿整体掌握绘本内容,还应为幼儿强调绘本中多个图片信息,明确相互联系的特点,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在学习中分享阅读心得。教师以幼儿为本,通过小组形式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可以营造民主的阅读氛围,调动幼儿对绘本的好奇心,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提升幼儿阅读效率,使其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达到预期的绘本阅读教学效果,满足双减政策要求。

五、结语

双减政策下,学前教育的关键在于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注重素质教育,通过绘本阅读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提升沟通与学习能力,实现全面综合发展,确保幼儿顺利度过衔接阶段。在实际绘本阅读过程中,学校应根据学生表现布置绘本作业,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做到以幼儿为本,吸引家长参与绘本阅读工作。此外,还应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幼儿更好地学习绘本和提升阅读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