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创设游戏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2023-07-10 05:36李佳音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排序绘本创设

李佳音

导读:幼儿园数学教育主要是对幼儿进行的数学启蒙教育。为了让幼儿体会数学的价值和趣味,可以实施情境化教育。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学习数学。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幼儿可以逐渐感知、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教育的情境化既符合幼儿认知规律,也符合幼儿发展需要。

一、背景介绍

本文以数学认知领域为切入点,以《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为依托,通过现场实录的方式,记录、分析中班幼儿在《王牌汽车大会》绘本教学中的发展状态,从而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发展,提升活动设置、教师语言、材料提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和教师对应教育策略的关系,归纳绘本创设数学游戏情境的有效支持性策略。并且,将经验迁移至绘本《喵喵猫、嘣嘣猫、尖尖猫》中,反思如何进一步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游戏情境。

二、绘本案例分析

(一)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在绘本《王牌汽车大会》中,教师根据故事创设了“帮助小货车统计汽车伙伴的投票结果,找出汽车们最喜欢的汽车外形,成为明星小汽车”的任务情境,幼儿在情境中理解卡片的信息,寻找物体的特征,体验用二次分类的方法进行结果统计。

(二)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在日常开展的教学中,观察发现以下问题。

1.中班幼儿对物体的一次分类能单独进行,但对二次分类还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幼儿能对物体进行不同维度的描述,但根据不同维度进行二次分类,还需要引导和巩固。

2.个别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畏难情绪,对自己的答案不自信,迟迟不动手。有的幼儿匆匆把任务完成,急于开展自由活动。因为操作缺乏情境性,幼儿任务意识较浅。

三、支持性策略归纳

(一)代入情境诱发内驱,并以数学问题为主线设计环节

数学绘本往往借助故事主角的经历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幼儿代入情境,营造现场感,让幼儿感受故事角色的情绪情感、体验主角的语言行为、解决主角的难题,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内化相关的数学经验。

数学活动“明星汽车大会”是根据《王牌汽车大会》的故事情境设计的。由于“王牌”这个概念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将“王牌”改为“明星”。

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并理解卡片的信息,寻找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就能帮助小货车登上领奖台,完成它的心愿。在环节设计上,教师根据如何分类整理“投票结果”信息进行教学。幼儿动手操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比一比(或数一数)、记一记,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体验二次分类的方法。延伸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去植物角投票,分类找出明星植物,从而学会迁移经验,主动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结果统计。

(二)画面直观突出重点

从绘本衍生的数学活动需要利用直观的画面突出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要将数学信息、重点知识凸显出来。为了避免繁杂的绘本信息对幼儿的思维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可以将无关信息删去,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一研至三研课件呈现的绘本画面情况概括如下。

从表格及幼儿的课堂表现来看,绘本中过多的画面细节、文字都会影响幼儿的观察、判断和理解,反而掩盖真正与数学概念相关的画面细节,干扰思维过程。例如,已识字的幼儿会关注画面上的文字并读出来,忽视教师的提问。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将原先绘本画面中影响幼儿理解数学概念的元素删去,着重突出关键信息,减少对幼儿的干扰,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相关的画面上,理解画面传达的数学信息,获得数学经验。

(三)规范教师教学语言

提问是师幼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幼儿园的数学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提问是否有逻辑、简洁、科学、有层次,对幼儿学习数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比较一研到三研的提问式语言,有了如下发现。

1.多提开放性提问

教师的提问应启发幼儿的思考,避免封闭的识记性提问、重复性提问局限幼儿的思考。

例如,在“明星汽车大会”第一环节引出将投票结果进行分类时,一研到三研的提问方式如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提问语言从封闭式问题转为开放式问题,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观察“汽车们的投票结果”。从课堂表现来看,开放式提问下的幼儿能在引导下,注意到投票结果的不同,并提出将“颜色”和“轮胎”分开放,并且积极性很高。

由此来看,教师的开放式问题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发挥幼儿主动性。封闭式的提问,可能会使数学活动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并且束缚幼儿的思维。

2.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提问应符合当前年龄段幼儿的思维发展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例如,“明星汽车大会”的操作环节鼓励幼儿分享他们表格填写结果,一研至三研的变化如下。

结合幼儿活动表现进行分析,一研时当教师问“你是怎么填的”,在指向性不明确的提问下,幼儿的答案仅限于复述填写的结果。教师进一步追问“这格是什么意思”,幼儿仍然简单复述数字结果,说明并不明白提问的含义。三研改进提问方式后,引导幼儿发现投票结果的二次分类方法,并且用数学语言说清楚。追问也是根据幼儿的数学思维过程设计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梳理二次分类方法。

所以,提问要具有逻辑性。指向性不明确或过难的问题会让幼兒无从下手、难以回答,甚至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丢失信心。由低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过渡到理解水平的提问,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思维。

(四)提供适宜材料

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幼儿学习数学时通过与材料的互动,从自身内部构建数学关系,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所以,数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如何提供适宜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并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呢?一研至三研的操作环节和对应材料如下。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一研至三研的材料始终为高结构材料,特点是指向性明确,对本节尝试“寻找物体的特征进行二次分类”是合适的。当幼儿掌握了二次分类方法,可以尝试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幼儿每一次操作都有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能激发思维。材料指向性明确,并且要服务于本节活动的重点目标,才能起到更好的启发思维效果。

除了高低结构材料的选择,材料的提供还要注意层次性。例如,将活动延伸到个别化学习课程或一日生活中的某些环节(明星植物评选)时,教师要通过提供难度不同、性质不同、操作要求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推动幼儿思维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四、以绘本《喵喵猫、嘣嘣猫、尖尖猫》为例的经验迁移

(一)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在《喵喵猫、嘣嘣猫、尖尖猫》绘本中,教师运用了原有的故事情境,创设了不同房间猫咪不同排序模式的游戏情境。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发现一些模式排序的规律,例如ABAB、ABCABC、ABB、AAB等模式排序,感受用模式排序来解决问题的乐趣,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幼儿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关于模式排序,中班幼儿对ABAB排序模式掌握得比较熟练,其次是ABCABC模式,对ABB和AAB模式则比较陌生,很多幼儿找错了规律。幼儿对模式排序的规律有了一定的感知,但还需要教师的系统梳理,巩固幼儿对模式排序的认知。

(三)绘本的游戏情境

《喵喵猫、嘣嘣猫、尖尖猫》这本绘本画风十分生动,故事情节有趣又带有神秘感,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认知点也可以落在简单的排列规律上。于是我運用原有的故事情境,创设不同房间猫咪不同排序模式的游戏情境,用可爱的猫咪动物形象作为排序对象。幼儿在有趣的老鼠搬奶酪情境中,发现原来动物的排序也可以是有顺序的。只要仔细观察、发现模式排序规律,就能帮助老鼠完成任务,解决“避开猫搬奶酪回家的问题”,有效融入活动。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与兴趣,教师应创设帮助小老鼠躲避猫咪的情境,引导幼儿发现猫排队的排序规律,并且将此数学问题延伸至课后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鼓励幼儿设计九只猫不同的规律排序方法。

五、归纳与反思

以上两节数学教育活动巧妙运用绘本《王牌汽车大会》和《喵喵猫、嘣嘣猫、尖尖猫》原有的故事情境,创设出的游戏场景可以有效帮助幼儿融入活动。并且将数学问题作为主线,帮助幼儿结合绘本理解数学概念,并进行数学经验的迁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体验游戏情境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数感和数学意识,领悟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其中的乐趣。

数学启蒙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化为通俗易懂、具体的知识,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数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萌发,所以借助绘本创设游戏情境,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必要方法与途径。通过情境化的数学教育,能让幼儿感受数学的作用和趣味性。

数学教育除了要情境化,还要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游戏情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情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在创设数学游戏情境时,要走进幼儿的生活,感知他们的所见、所思、所想。例如,在种植的季节,结合绘本《小海狸种扁豆》开展以种植为情境的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又如,当幼儿最近学习了立定跳远,总爱和同伴比一比谁跳得远,可以结合绘本《比一比》《树叶尺子》等开展数学活动,引导他们通过树叶、一次性筷子、积木等多种工具测量跳远距离,与同伴进行比较。

其次,数学活动除了要贴近生活,还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和递进性。数学领域有固有的逻辑体系,所以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照搬生活。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数学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开展教学,宜精不宜多,宜简不宜繁,避免喧宾夺主,干扰数学活动的开展。

最后,应关注幼儿,创设问题情境。源于幼儿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能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构一座桥梁,让幼儿深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真实体验中循序渐进地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在散步时,校园中五颜六色的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可以结合绘本开展统计活动,提出有挑战的问题,将幼儿带到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索欲望。

六、结语

教师要拓宽教育的视野,以绘本为依托,将更多生活教育素材运用于情境化的数学教育中,通过思考展开内在、深度、自然的糅合,发现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

猜你喜欢
排序绘本创设
排序不等式
绘本
绘本
绘本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恐怖排序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节日排序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