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写邂逅绘本

2023-07-10 05:36王成祥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绘本文学素养

王成祥

导读: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导读、分享、写作、画绘本角色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则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有限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在阅读绘本时可能存在以下表现。

阅读速度较慢:小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理解绘本内容。

理解和把握能力较弱:小学生对绘本中的复杂语言、隐喻和象征等文学技巧的认知水平较弱,对一些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缺乏敏感度。

缺乏对绘本文学价值的认识:小学生对绘本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内容,缺乏深入的文学思考和理解。

以上表现的原因可能包括: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阅读经验相对较少,缺乏对文学技巧和文学價值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家庭环境和阅读习惯不良,缺乏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等。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单一是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的一个不足之处。一些教师可能只是通过传统的讲解、听讲、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学习风格。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影响教学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也是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的一个不足之处。教师可能只是进行简单检查和评分,缺乏深入评价和反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也难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缺乏阅读兴趣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种是绘本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此外,绘本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因素也会对阅读兴趣产生影响。针对这些因素,教师应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时,他们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缺乏阅读动力和积极性,影响阅读成绩和学习效果。(2)无法充分理解绘本内容,影响文学素养的提高。(3)缺乏批判性思维,无法对绘本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价。所以,教师应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多元化选择绘本、与学生共同选择绘本、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分析和思考等。只有通过积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的策略

(一)绘本导读

绘本导读是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绘本导读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故事情节导读:引导学生简单浏览绘本内容,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情节发展和高潮等。

人物角色导读: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等,从而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含义。

环境描写导读 :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氛围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情感表达导读: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变化,了解人物内心感受和思想,从而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以上导读方法,可以指导学生对绘本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本名为《小鹿斑比》的绘本,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绘本的各个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先观察绘本封面和插画,了解绘本的整体风格和主要角色形象。其次,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文字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细节,如作者的语言运用和描绘场景的方式。最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你认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等。

(二)绘本分享

绘本分享是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绘本内容,同时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社交能力。在进行绘本分享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绘本,并准备分享内容,更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

分享内容准备:在分享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分享内容,如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意义等,可以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整理和准备。

分享形式多样:采用个人分享、小组讨论、班级展示等分享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绘本内容。

鼓励互动交流 :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沟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例如,在一堂小学语文课上,让学生选择一本绘本,按照一定的时间分组,让同组的学生向对方分享绘本并讲述阅读体验和感受。分享完毕后,学生可以交流对绘本的理解和看法,并相互提出问题和答疑解惑。

(三)写作绘本读后感

写作绘本读后感是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绘本内容,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进行写作绘本读后感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研究绘本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激发思维和创造力。

组织结构指导: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提升写作能力。

语言表达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和生动性,提高表达能力。

(四)画绘本角色

画绘本角色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在进行画绘本角色的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引入绘本素材 :提供一些参考素材,如绘本插图、人物形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和风格。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鼓励学生画出心目中的绘本角色形象,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供技巧指导:提供线条、色彩、光影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想法和创意。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要想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目标:在进行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时,需要先设定阅读理解能力、文学素养、写作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期望达到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

使用多种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可以采用其他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口头表达、书面作业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同时,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更全面和准确。

及时反馈和指导: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并提供具体有效的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

三、结语

本文总结了小学语文绘本读写教学的相关问题和策略,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实现综合发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绘本文学素养
我们需要文学
绘本
绘本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绘本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