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2023-07-10 05:36汪静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低段绘本阅读教学

汪静

导读:本文从儿童绘本的特点及其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内涵入手,探寻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指出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绘本质量参差不齐、过度依赖插图、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包括拓展绘本资源、以活动为载体、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能。

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文化差异、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对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绘本教学的内涵

儿童绘本是一种以绘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儿童读物,为满足学生阅读需求而设计,通常适合3—12岁学生阅读。儿童绘本分类很多,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故事类、科普类、诗歌类等,特点是图文并茂,绘画生动形象,文字简单易懂,情节有趣,适合学生阅读。儿童绘本作用众多,不仅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还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发展,同时能帮助家长和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小学低段学生通常指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该年级段学生学习能力比较有限,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也不够成熟,教师应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其掌握知识,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此外,这一学段学生活动能力比较强,喜欢动手、动脑,参加各种活动和游戏,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绘本教学可以有效丰富阅读内涵,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绘本,是指通过使用富有创意和视觉吸引力的绘本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将文字和图片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趣、生动的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借助绘本视觉和语言相结合的特点,提升低段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发展丰富的词汇、语法和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能。

二、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绘本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基础知识传授,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汉字、拼音、词汇和句子结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选择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教材,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借助故事、游戏、歌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和生动。绘本中的插图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色彩丰富、形象生动。这些插图使得绘本内容更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亲切易懂的文字又能让低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吃力,进而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绘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阅读审美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欣赏和评价文本的美感,包括文字、插图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绘本中通常有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进而通过观察学会欣赏画面美感,培养审美意识和美学素养。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的结合,两者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和谐的审美效果。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能体会文字的美感,还能欣赏画面的美感,有助于培养对文字与画面协调性的审美鉴赏能力。一方面,绘本中的插图风格多样,如水彩画、油画、版画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体验,使其逐渐认识和欣赏各种艺术风格,从而培养更丰富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许多绘本作品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通过阅读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绘本,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拓宽审美视野,提升审美能力。此外,繪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富有情感,包含一定道德教育元素,学生可以在浏览过程中学习诸如诚实、勇敢、友爱等品质,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力。

(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中插图和文字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将故事场景在脑海中描绘出来。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其在将来学习和生活中更具创新思维。在绘本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文字说明,而是用一些简单图片,让读者根据想象对图片故事进行推测。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较,绘本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联想空间。在学习时,学生不会被束缚在教室里的听、读、背中,而是可以用观察和联想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文本信息。比如,在学习一首古诗时,学生很难理解其中表现的情绪,有的学生只能选择死记硬背。如果利用绘本,学生就能将古诗中的情境用图像描绘出来,以此与认知相吻合,更深层次理解和探究作品包含的情绪。所以,利用绘本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从而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三、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绘本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上绘本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绘本插图质量低劣,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存在错误,极易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绘本画面粗糙、色彩单调,插图与文字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绘本内容,无法充分发挥绘本在激发阅读兴趣和帮助理解方面的优势。部分绘本故事情节过于简单或无趣,缺乏教育价值,且未经过适当的文化改编,无法帮助学生学习有益的知识和价值观。此外,部分进口绘本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情节和价值观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符。比如,中国学生可能对西方童话中的魔法、巫师等概念不太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而中国文化中则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这些价值观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对绘本中传递的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

(二)过度依赖插图

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构建了故事的完整意义。插图在激发兴趣和帮助理解方面具有优势,但过度依赖插图可能导致学生忽视文字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过于关注图片,影响对语言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换言之,插图虽然可以直观呈现故事内容,但也可能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如果学生过分依赖插图,可能导致理解故事时仅凭借图片而非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影响阅读非绘本类故事的理解能力。

(三)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一方面,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偏好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主题或题材的绘本更感兴趣,有些学生可能对其他主题或题材的绘本更感兴趣。如果教师在绘本教学中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或无法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听故事,有些学生更喜欢看图画,还有一些学生则更喜欢通过互动和实践进行学习。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充分重视这种区别,就会严重影响后续阅读教学的开展。

四、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儿童绘本的策略

(一)拓展绘本资源,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高质量的作品是绘本教育的首要条件,在选择绘本时,应将优秀出版社学生文学作品列为第一位,保证后续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阅读,并积极探索作品包含的知识。在选取绘本时,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入学生喜欢、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绘本。以《大卫,不可以》这一绘本为例,主角大卫的遭遇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在阅读过程中深切体会家长的艰辛,明白大卫母亲对大卫温柔又坚决的爱。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口语和写作训练来拓展绘本读物是一种有效的策略。绘本《石头汤》描绘了一个关于智慧、合作和分享的故事。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从不同角度创作与故事相关的短文,如写一篇旅行者的日记、村民的感想或对话,还可以提供与《石头汤》类似主题的绘本,如《鱼羹》和《和平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比不同绘本的表现手法和故事主题,进而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

其次,兴趣是推动学生阅读的最好动力,教师应对学生兴趣爱好给予足够重视,让绘本充分展现教育价值,引导学生阅读时多观察、多思考,并将游戏概念与之融合。比如,组织一场观察比赛,让学生对绘本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以绘本中的一幅画为依据,引导学生对画面情节进行描述。以《一个豆荚里五粒豆》为例,可先让学生对绘本进行了解,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想象一下豆荚长什么样子,这些豌豆在熟透后,会掉下来吗?它们之后会有怎样的命运?让我们先翻开绘本来了解一下。”在学生展开阅读时,可以鼓励他们观察和分析绘本中的不同图画有何差别,引导学生踊跃发言,将观察结果进行分享,根据学生表达的观点实施评价。观察任务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学会从图片中找出不同豆子的表情,有效激发想象力,推动后面的课文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绘本教学时,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选择适当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得到充分体现。

(二)以活动为载体,深化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识字学习以课本为主要媒介,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极易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越来越敷衍。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想象力产生了极大制约,同时抑制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绘本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在教授《卖火柴小女孩》时,将其与绘画结合,引导学生用彩色笔尖在绘本上作画。又如,在教学古代诗词时,可让学生将绘本与诗词情境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为这些诗词配上一幅图画,在课堂上进行展览。这样既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表达自我的空间,又能深化学生对绘本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充实学生学习经验。

以《小熊和蜜蜂》绘本为例,以活动为载体深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进行具体介绍。《小熊和蜜蜂》是一个关于小熊寻找蜂蜜的故事,故事的基本脉络为:在森林里,小熊遇到了一群蜜蜂。小熊跟随蜜蜂们,试图找到蜂蜜。在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最终依靠智慧和勇气找到了蜂蜜。在阅读故事绘本之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小熊、蜜蜂、森林中的其他动物等),引导学生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朗读。其次,根据故事情节再现故事场景,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最后,邀请学生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并进行创意续写,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主题和价值观。通过这种绘本活动,学生不仅能深化对故事的理解,还能锻炼表达、沟通、想象和创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大阅读接触面

在应用儿童绘本的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阅读想象力。比如,《瓢虫女士去度假》是一本熱门的绘本,讲述了瓢虫女士带着小行李箱去度假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课程。首先,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视频,展示瓢虫女士去度假的过程。在播放动画视频时,在关键的情节节点暂停,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中对应的文字部分。其次,邀请学生讲述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如瓢虫女士度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趣事情。最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一个互动式游戏,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情节和插图解决一系列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巩固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五、结语

新课程下,将绘本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阅读发展需求,提高其阅读能力,还可以促进有效阅读课堂建设。教师需要加大对绘本的关注,持续革新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并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一种愉悦的阅读气氛,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引起更多人对儿童绘本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的阅读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低段绘本阅读教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