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化产业园的来路与景观

2023-07-11 09:45沈望舒
北京纪事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北京

沈望舒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难点在“文化”。文化,是世界难题:尚无权威且统一的定义,令每人皆有自己的理解。于是,常见文化主题下貌合神离与各说各话。

抽象说,文化三根本——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形象说,文化金字塔主要有四层——思想灵魂旗帜,制度骨骼框架,物质血肉基础,行为表达载体;务实说,文化标准是“软实力” ——对内凝聚力、感召力、动员力,对外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情感说,优秀文化须可信、可敬、可亲,应价值、颜值俱全,温度、高度皆备……多元多样因子、错综复杂内容,致使“论”文化不易,“有”文化颇难——凡事物一旦与“文化” 沾边,顿时复杂:多年前踏足“社区文化”,稍加查询便集纳一百一十七条中外定义,一时眩目。

“文化”产业园区也如此。它不如科技、生物、工业园区边缘清晰,常与后者交叉;主流分类走大文化泛文化的“存在主义”路线,主体喜欢传统的文化行业及其衍生业态发展的组合。好在对于文化消费者、园区文化生产力而言,定义和分类并不重要,他们更关注其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功能绩效。

领跑国内认知与实践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前提,二者均为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经济现象,因此早发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国内在计划经济时代惟有文化事业,“产业”与“文化”无关。改革开放后,准确讲是二十世纪末,中国对文化产业的认知实践起步,二十一世纪迎来包括园区的高速迸发;北京在其中发挥了“引领、示范”的首都文化功能。

首先,勇于担当。首都是国内文化产业的率先研究者、倡导者、力行者。

1995年,首都前瞻性創建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1996年,北京在国内第一个举办文化产业主题研讨会。

1997年11月,国内首份省市层级的文件——《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面世。

1999年,《北京文化产业研究》一书出版。成为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文化产业写入决议、党的“十六大报告”六提文化产业、国家“十五计划”部署文化产业,提供相关学理、政理、事理支撑的重要文献。

2000年10月,首届“大城市文化产业研讨会” 在北京八大处虎峰山庄举办。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十余个大城市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八十余人参会,形成国内文化产业早期研究者的最初规模性集结。

2003年,《北京文化产业研究二编》出版。所录《2001~2005年北京市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为北京市委2000年重大课题。其六个主要奋斗目标之四,首度明确:“基本形成与当代文化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结构。建成规模化的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关于“十五”期间北京文化建设主要任务之十五,提出“要以推动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的力度和措施,积极推进北京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于是,首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大幕在23年前拉开。

2005年,发布《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

2006年10月,北京公布对文化创意产业的35条扶持政策;12月宣布享受政策的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开始以园区为载体,呈现文产规模化趋势。

再者,大胆实践。首都二十余年建成丰富的文化产业园区门类。

文化的特性是集聚。使思想、人群、产物等要素集聚交流,是规律。后来,文化有了是否产业的分野,但称谓反映源流。如文化产业园,就有基地、园区、实验区、示范区等多称;2005年底北京市改称“文化创意产业”后再增一层。不过,变文化内容资源为所需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初衷,是这类产业与园区的硬核,无论“文化”+多少前后缀。

首都文化产业园区于不断探索、调整中前进,生成丰富分类:按行业分,有如广电、出版、发行、教育、演艺、文博、旅游、体育等,将人们惯性思维中的文化与泛文化尽揽入怀;按要素分:有如创新创意+、科学科技+、金融+等,有如传统文化+、非遗特征+等,将价值要素和时代要务冠名文化;按核心业务分:有如生态、山水、人文等一域优势,有如设计、建筑、装饰、餐饮、风情、遗存、民俗等一方特质;按功能分,包括沿用认知习惯的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文旅休闲型、都市或乡村型,包括承接历史前进的新业态,如依托 “工业遗产”的文创园区,“活化”老区而阐发品牌的名校、名馆、名地等文创园区……自然还有按照国际国内区分等等。首都文化产业园区除大海缺位,尽显绚丽多彩、姹紫嫣红。

理论实践先行,助力北京有超前约五年的发展优势,不仅在 GDP中文化产业占比长期位居国内第一,也在园区之多样化与高知名度。

筚路蓝缕过程多彩

首都文化产业园区在曲折中迭代,一路星光闪烁。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大潮在上世纪后期,萌生由文化生产力主体主动自觉、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初期首都文化产业园区。

先是死气沉沉的琉璃厂,1990年代因龙头企业中国书店、荣宝斋等引入流散文物工艺品民营摊群市场,而活力大增;加上春秋两届北京古籍书市在海王邨院内举办,古书版本展览、皮影等民俗表演,邃雅斋、京味书楼、沪版书店等周边亮点与之联动互动、交相辉映,于是人如潮涌,蔚为大观。

再是酒仙桥4号“798”。原来亚洲闻名的电子器材厂归于沉寂,画家、艺术家图租金低廉乘虚而入、反客为主。风格派画廊、个性化设计公司,营造文化地标效应。自200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国外名流纷至沓来,引发国内好奇慕名,访者速达每年数十万。

另外是代表中国“吧”文化的三里屯。借毗邻使馆区之便,1980年代已有酒吧群落,常客多为老外。后遇北京申奥大气候,使之“时尚”走进大众,俨然与潮流等同;再后来跻身 “夜京城” 首批四地标,为北京约十条酒吧街文化的排头兵。

还有就是在2000年已为世界瞩目的潘家园旧货市场,那时艺术品摊位约三千家,周末单日最高流量十万人次,成多国政要与名人到京必访特色地。国际上留下“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不容错过的地方”等连绵美誉……

第二阶段。筹办北京奥运前后,经政府主持主管的倡导规范,首都文化产业园区全面开花、快速成长,奠定今日的结构大局。

重视、鼓励、促进文化产业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2005年12月26日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市委书记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要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6年1月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市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重点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3月24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成立。8月公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初稿)》。10月市发改委推出《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亮点在政府每年安排五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符合支持方向的产品、服务、项目,设立五亿元文创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

文化产业由此家喻户晓,“集聚区”成为推力最大方面。2006年底正式认定首批,2011年 实现北京“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目标——三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早期佼佼者身影仍在,新秀科技、数字、文旅、传媒、会展等强势亮相,影视、出版、音乐、服饰、公园等类入局。

有较大价值链口碑的,要数大兴的星光文化产业园(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它崛起于“非典”期间人们无法入电视台录制节目之时,优势在于成龙配套做精做强。以数十个面积不等、拥有当时最好设备的演播厅,可容纳众多演员观众的候播大厅,可千人同时入驻的四星级酒店等构成节目制作链式业态,连同卫星信号落地的优势,吸引了包括央视、京视和各地卫视、美韩等国专业台等50多家电视台固定栏目。2006年已实现收入27亿元,就业人数7100,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成功。

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是通州宋庄(后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1998年,来自“圆明园画家村”的数人到此租用农民房,在无媒体报道与官方组织的状况下,画家、艺术家及相关谋生者自外地外国涌入,几年间由数百到超三千位。人们喟叹“文化中心城市”吸引力和“文化集聚”的厉害。随后,政府因势利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宋庄涌现大小展馆、画廊面积约20万平方米。虽与理想的规模文化经济收益尚有距离,但气势确实今非昔比。

美效美颜新图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首都文化产业园区迈入第三阶段:引导管理存量,迭代升级增量,致力高质量发展。

针对粗放期的问题,如文化元素薄弱、文化主题不突出、同质化发展等有“产”无“文”和有“文”无“产”并存的尴尬。如企业布局碎片、园区缺少服务体系、存在有空间无平台或有建设无管理等“形”聚“实”不聚的狼狈。如园区流于物业型底层、无高效运营模式又无互补产业链等有“园”无“区”无协作的遗憾等等,鼓励质量效益型发展。从新冠疫情前认定的66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可以看出北京从大局突出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融合”为关键词,促进多业态的融合、各环节互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园区与社区建设的融合、园区与供应链的融合、产学教研用的价值链融合、文化产业与公共服务的融合、文化服务与居民参与的融合。潜移默化中,园区无论“小而美”还是 “高大上”,都有卓越者;它们直接构成首都文化的时代气象,发挥提升服务水平和大众素质的重要作用。复合功能文化产业园区,在城市文明塑造中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

“小而美”者,多源自园区社区的相得益彰。二者以场景共同营造文化氛围,通过 “文化会客厅”与新型社交地的惬意,展示品质生活。

如77文创园,占地约十五亩,属于园区规模小字辈。几年来做强演艺服务业,赢得 “戏剧界横店”美誉。北京胶印厂的老厂区,华丽转身为拥有18个排练场与一个合成场的北京剧目排练中心,缓解了演出团体稀缺排练场局面。高品质低价格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2015年11月开业后仅两年多,便服务278家单位、366个剧目、助力130台新戏走上剧场,成为“演艺之都”新支柱。园区还支持了77文创生活节、文创市集、读书会等活动;2023年又以热门演出《大真探赵赶鹅》口碑爆棚,营造出 “沉浸式演艺”新经典。

如郎园,单个空间都不算大。从定期举办电影自习室起步,面向公众举办戏剧、音乐、电影、图书市集、文化沙龙等文化活动。因价值内容、美好环境、典雅氛围,成为创意办公、艺术体验、时尚消费的文化地标。衍生的郎园Vintage、郎园Park、郎园Station成为经验,2017年走向杭州、乌镇、上海、厦门,全国发散。靠近第四使馆区的郎园Station入选北京市首批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

“高大上”者,多与民族代表性、国家文化高地的首都功能相关。

如首钢园。过去的北京工业长子、市 GDP巨头,“十里钢城”饱含中国现代化艰辛的北京记忆。申奥成功,钢铁业为改善生态搬迁;首钢园因夏奥而生、因冬奥而兴:71.7公顷的土地仍在,高炉、冷却塔等标高依存,但昔日工业的“热烈”移到了园内高高的LED大屏。地面主体更新,先迎来“大客户”北京冬奥组委,继而是高端产业——注册资本总额近400亿元的256家企业;主打形象更新为中国国际服贸会、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星光奖”等40余项大型活动;时代峰值定格在2022年2月8日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滑雪大跳台凌空而起、飞经4座冷却塔背景后夺冠的画面。德国媒体的“工业迪士尼”断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关于首钢改造的历程“可以证明奥运会如何助力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的讲话,为“双奥之城”画上圆满句号。之后,超过百万人次参观了首钢滑雪大跳台;2023年春节入园游客20.6万人次;一季度举办的活动,累计接待240万人次……

如位于朝阳区的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面积78平方公里的巨无霸,担起文化产业“核心区”“示范区”“引领区”使命。八年创新发展,以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等3方式,累计育成51家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容纳文化企业5万家(含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400家),诞生一批高成长性“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2023年初,又启动“云园区”建设: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支持、共建共享”方式,通过数字化展现的“云园区”,引导百家文化专业服务机构、千个线下文化公共空间、万家驻区文化企业“云端”集聚。从而使文化生产力主体所需要素近身环绕,应享政策服务便捷可得,企业协同智能匹配……

絮语

首都文化产业园区前途无量。如“北京中轴线申遗”如火如荼,一个老且新的巨大园区呼之欲出。其长7.8公里、宽约4公里的古代版,几乎覆盖“老城”精华:“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的庞大群落,荷载着中华道统、文统、政统、治统的万千气象,数百年来统摄京师的空间秩序。其北延奧林匹克公园、南延大兴机场的总长近80公里的时代版,年年上演新中国的首都文化。作为北京古今故事的讲述者,包括北京中轴线在内的首都文化产业园,一定会成为北京城与北京人“精神脊梁”的重要载体。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园区北京
北京的河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