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2023-07-11 23:50陈虫虫
放学后 2023年4期
关键词:华歆王朗管宁

陈虫虫

《世说新语》中有个故事,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曾听过。故事的主人公是管宁和华歆。有一次,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依旧挥动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则拾起金片,看看又扔了。另一次,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官员坐着车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管宁品德高尚,不为外物分心,一心读书;华歆贪财,羡慕权贵,读书不专心。两人追求不同,习惯不同,所以做不成朋友。

实际上,华歆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曾被汉献帝征召为豫章太守,任职期间,为政清明,深受百姓爱戴,廉洁之风闻名天下。

孙权继位后,华歆应曹操邀约,决定离开江东。吴地亲友听闻后前来饯行,赠送的黄金高达数百两。华歆虽然一一收下,却暗中命人在礼品上作了标记。

临别时,他对大家说:“原本想收下大家的礼物,奈何礼物实在太多,而我只有车驾一辆,携带这么多财物上路,容易引人耳目,我不能怀璧其罪啊!”他将所有财物分别归还朋友,众人无不佩服。

华歆一生高官厚禄,却始终清贫疏食,家中无“担石之储”。事实上,他和管宁也没有绝交。魏文帝时,下令公卿推举贤才,华歆就推荐了有才华却不为人知的管宁出任官职。

当时的名士陈群称赞他:“华公其人,通达而不骄奢,清高而不孤介!”

我们忍不住怀疑,刘义庆是不是为了衬托管宁,故意贬低了华歆。因为《世说新语》里还有个类似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华歆成了正面人物。

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华歆与王朗乘船避难,正好碰到另一个人也想搭船,华歆不同意,王朗却说:“船很宽敞,为什么不让他搭乘呢?”

华歆说:“不可。如今处于危险之中,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一个不知道品行的陌生人。”

王朗不忍心,最终还是带上了这个人同行。没过多久,敌兵追来了,王朗着急害怕,就想抛下搭船人,让船行快一点。华歆却不同意:“不可。既然已经帮助了他,又怎么能在危难之时抛弃他呢?”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搭船人一起躲过了追兵。

二人品行高下立见。然而,翻开另一本书,你会发现,王朗的形象又变了。据《三国志》记载,王朗年少时与沛国名士刘阳是好朋友。刘阳曾想除掉曹操,但没有成功。曹操执掌大权后,下令搜捕刘阳的儿子。刘阳当时已经死了,亲友虽然多,但没有人敢收留他的儿子。只有王朗挺身而出,之后又数次开解曹操,使刘阳的儿子幸免于难。从这个故事来看,王朗又是何等的仗义!

曹丕即位后,封王朗为三公之一的司空,他曾评价王朗:“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世说新语》中,诸葛家的后人诸葛恢曾和琅琊王氏的王导争谁的家族更厉害,让诸葛恢最有底气的祖先,无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出师表》慷慨激昂、催人泪下,是中学生的必背篇目,然而,作为蜀汉的国家战略,却并不明智。其六出祁山发动的战争,耗费了巨额的国家财富,对于蜀国这样一个人口、资源、财力都极为有限的小国来说,几乎不堪重负。

与此同时,华歆也写了一篇《止战疏》,献给魏明帝曹叡。华歆在《止战疏》中,表达了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完全不同的战略思路。他指出,王者之道应该“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与经济,使得国家富强百姓安乐,自然立于不败之地。他还提出,“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战争给国家民众带来的破坏是极为深重的,非不得已不可妄开战端。

历史已经证明,华歆是对的。然而,诸葛亮智慧过人、天下第一的形象经过千年的演绎早已深入人心。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或許,我们需要读更多的史料,听更多的描述,才能得到一个立体的形象。认识古人如此,了解身边的朋友也如是。

猜你喜欢
华歆王朗管宁
钱穆眼中的三国第一人
Hua Xin and Wang Lang Taking a Boat华歆、王朗乘船
急不相弃
急不相弃
配角的配角也能光彩照人
华歆的两副面孔
在哪儿下车
管宁割席
割席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