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及发展路径

2023-07-12 04:29曹胜亮曹小曼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曹胜亮 曹小曼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之中,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熔铸,形成了人民至上、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融为一体的文明新范式。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范式具有重要价值贡献,既立足于为中华文明谋复兴,又着眼于为人类文明谋发展。从其生成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观点,是在时代召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淀而成,它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要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在“解难题”上做出實际成效;要落实协调发展方针,在“促协调”上寻找最佳答案;要强化共同富裕实践,在“增福祉”上交出满意答卷;要增强和谐共生信念,在“遵规律”上实现绿色发展;要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在“谋发展”中践行开放共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2.002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资本主义为主要社会形态的西方文明正在遭受强烈冲击,创造一种更为有效的文明范式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新成果,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文明范式,不仅实现了国家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跃升,也为人类文明范式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及对人类文明范式的价值贡献

为打破近代中国“文明蒙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树立起一种崇高理想,即构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历经百年积淀,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运而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正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转化形态,同时这种新文明范式的创造也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一)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

作为一种人类文明范式的全新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之中,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熔铸,形成了人民至上、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融为一体的文明新范式。

1.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民至上的新形态。资本主义文明崇尚资本至上,即物质主义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把“人民”印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基因密码。在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在执政过程中充分吸纳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通过广泛凝聚共识将党的科学主张有效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此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路径,充分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价值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2.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协调发展的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了人类文明“升级版”,这种文明“升级版”致力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超越了单纯以物质文明为核心的“碎片化”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仅是引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有效规律,也将升华至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3.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共同富裕的新形态。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是当下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亟须破解的难题,人类文明新范式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人类文明史上这两大困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身奋斗目标,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而不落下一人的决心和担当。这也使得“共同富裕”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重要标识。

4.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和谐共生的新形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效解答了如何协调好、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成为人类文明新范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习近平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历史和现实表明,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不仅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

5.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和平发展的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3]62。中国共产党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才是人类文明交融共存的正确选择。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出现的文明新范式,在各国文明交往中始终坚持以文明共进共荣超越文明优越,以文明交流交融化解文明冲突,从而构建起一种多元文明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人类文明新秩序。

(二) 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范式的价值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立足于为中华文明谋复兴,又着眼于为人类文明谋发展,在奋力推动中华民族文明范式蓬勃发展之时,又始终坚持为人类文明范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职责之所在,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中国担当与大格局观念。

1.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文明谋复兴

人类文明新形态孕育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创新。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生长的土壤。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文明受到重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文明的崛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探索,最终创造出了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中华文明鲜明底色的文明形态,也是积聚了人类文明时代精华的新文明范式,更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的出现强有力地唤醒了沉睡着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不容小觑的影響力。

人类文明新形态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理念。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与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4]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尽管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实现社会发展累积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崇尚资本至上的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广大人民的避风港,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类文明的实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奋斗目标,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理论形态走向实践形态的伟大飞跃,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这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理念的正确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规范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孕育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精神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文明形态的变换更替必然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变革具有内在联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核具有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联系。人类文明新形态诞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之中,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又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予以规范,促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正确价值引领和价值选择。

2.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谋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范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伟大奋斗总结出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范式,充分彰显了人类对未来文明发展的美好夙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将五个文明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美好图景在我国成功转变为现实,不仅对我国文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对世界其他文明范式的发展,尤其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明发展具有现实借鉴价值。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范式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5]。同样,“文明的鞋子”是否合乎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那些企图用一种文明来解决人类所有文明问题,以此封闭其它所有人类文明道路的念头本身就不合乎实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宣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范式并非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范式,各个国家、各种文明唯有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获得成功,才能真正立足于人类文明史舞台。这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发展道路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经验启示。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范式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交往观运用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中,充分把握人类文明内部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将人类文明视作一个共同体,将各民族国家文明则视作共同体中的组成元素,为各文明范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借鉴,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往交融。

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推动国家文明发展、民族复兴的文明形态,也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示范和中国担当的文明形态。推进人类文明事业的整体进步,各民族国家必须同心协力、共同谋划,以世界视野来共同构建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框架,在总体框架下描绘出适用于各民族国家文明发展的特色蓝图,以此从根本上实现人类文明的整体性进步。

二、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其生成逻辑的准确把握。

(一) 理论遵循: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3]16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至今,其影响逐渐贯穿于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指导。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并吸收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之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人类不同文明体之间应然或必然具有某些跨越国界(地域)的共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范式,既符合人类文明范式的普遍性要求,又展现出不同于其他文明范式的独特魅力,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其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强调,在社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文明因子相互借鉴、交流和影响,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所倡导的世界文明观,是站在全球化的理论视野上审视世界各文明体之间的相处之道,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型世界文明观,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关于各文明体之间的相处之道和发展之道。其三,物质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断深化物质文明实践,成功找到“改革开放”这条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子,国家经济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展现出国家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基础性作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对待资本主义文明,马克思认为,无论资本主义文明存在多大的问题和弊端,也不能对其进行全盘否定,既要承认资本主义文明存在的价值,对它在历史上曾推动社会变革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又要看到资本主义文明由于其内在缺陷而产生的难以根除的毒瘤。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站在资本主义文明的肩膀上,对其辩证扬弃,在创新突破之中形成的,既蕴含资本主义文明精髓部分,又囊括超越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其它部分。其五,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文明将是“能给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孕育于社会主义之中,是迄今为止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理解最深、运用最好的文明形态,是最为接近于共产主义文明目标的新文明范式。

(二) 实践积淀:历经从“一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演变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正式形成之前,经历了一段长久的演变历程。它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历史起点,以“五位一体”全面建设为现实推进,实现了从“一个文明”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实践的转变。

建国之初,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迫切需要改变这种一穷二白、举步维艰的局面。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开始集中力量攻坚物质文明建设。1953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总理基于建国之初贫穷落后的社会现状,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应对之策,并于1964年将“四个现代化”最终确定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根据国家现实发展的需要,确定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一系列发展举措不仅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飞跃。197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叶剑英同志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两个文明”共同建设开始成为我国文明建设的主流。2002年,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7],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同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我国文明建设开始由“两个文明”转向“三位一体”的文明建设。进入21世纪,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适时作出一系列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逐步将社会文明建设纳入我国文明建设布局当中,“四位一体”全新布局就此形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不断加深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党的十八大上,党中央作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布局当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科学转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时代呼唤:当今时代更为有效的文明范式

一个时代孕育一种文明范式。人类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发展形态,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五种不同文明范式。

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文明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演进,人类在为自身物质成就取得巨大进步的欣喜之余,也开始逐渐看到人们在物欲驱使下所暴露出的缺陷:在精神层面,价值追求单一化、精神生活贫瘠化现象严重;在经济层面,虽然物质资料在不断丰富但人类的幸福感却在递减;在政治层面,多样化的民主形式却不能保障普通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撕裂现象频发;在生态层面,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加重。这些问题无疑都如同乌云笼罩在人类头顶之上,人类开始渴望创造一种更为有效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顺应时代呼唤,准确抓住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立足现实的人,着眼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来解答时代难题。从国内发展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风险挑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不断增多。党和人民迫切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文明来引领国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顺时而生、应势而立。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级”文明,其不仅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解决世界问题的实际需要。随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会迎来欣欣向荣的未来,人类社会也将会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发展新境界。

理论的遵循、实践的积淀和时代的呼唤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科学回答了当前人类文明该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不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与发展,还为各民族国家文明范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航向。深入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持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必将开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

三、 人类文明新形态接续发展的路径优化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了更为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当下,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我国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善和优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人类文明提供更为有效的范式遵循。

(一) 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在“解難题”上做出实际成效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特质的新形态。“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之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必然离不开对“人民至上”理念在行动上的深化、细化。人民群众评价党和政府的工作成效,不是看对人民作了多少口头承诺,而是看是否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如何评判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成效,“解难题”的质量和效率则是关键所在。

要解决好人民的难题,就要深入到群众内部。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真正深入到群众内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够建立起并呵护好这段感情。当前,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则成为科技进步优势的重要标志。便利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原本应当成为进一步拉近党群距离的重要手段,但事实上,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却更远了,沟通也更少了。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9]。要解决好人民难题,获得人民认可,党员干部就始终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且依靠人民,切实把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作为一种理念、一种常态,坚持扎根在群众第一线,亲身体验群众疾苦,亲耳聆听群众呼声,努力从人民群众中寻找解答人民难题的智慧。

要解决好人民的难题,就要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解决好人民的难题既需要以过硬的思想理论为基础,还需要有过强的工作本领作支撑。增强为民服务的工作本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凝聚群众的本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不断强化“吸铁石”作用。其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严格自律,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用朴实人品和过硬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其次,要提升与群众沟通的本领。每位党员干部要掌握沟通技巧,善于语言表达,以人民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沟通方式向人民群众传达党的科学方针政策。最后,要提高化解矛盾的本领。在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实践当中,要不断提高矛盾防范和解决能力,在矛盾发生前精准预见、有效防范,在矛盾发生时直面矛盾、解决矛盾。

要解决好人民的难题,就要持之以恒、标本兼治。解决好人民的难题是一项伟大且艰巨的使命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多人民难题得以有效解决,但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要面临的难题数量可能会越多,难度也会越大。因此,要解决好人民的难题,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问题一以贯之地给予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毅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这是中国共产党职责之所系,使命之所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主人。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指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将“人民至上”理念贯彻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才能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才能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长久有效的文明范式。

(二) 落实协调发展方针,在“促协调”上寻找最佳答案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之一,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从理论层面看,“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充分把握和运用;从实践层面看,“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强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共进发展,有效补足了当前文明形态的短板。

关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3]22|23要实现协调发展,既要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断积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質基础,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条件,也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人民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领域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在新征程中,接续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因此,要不断提高对“两个文明”的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二者之间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看到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更深层次的蜕变,也要看到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发展的积极反作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时,要准确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的主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指南针”基准,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向着更高层次、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

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准确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切实落实协调发展方针,才能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文明范式发展寻找更为准确的答案。

(三) 强化共同富裕实践,在“增福祉”上交出满意答卷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党的十八大开始,我国国家发展正式走向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得以实现。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举措。

强化共同富裕实践,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做“蛋糕”要效率,分“蛋糕”要公平。一方面,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切实抓好经济建设这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点,来推动实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将“蛋糕”持续做大,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筑牢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分好“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在促进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财富分配机制和手段,合理分配好财富,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全面地惠及人民群众,以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任和信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共同富裕实践,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当前,我国仍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必然需要历经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因此,在推动共同富裕伟大实践中,要时刻做好应对共同富裕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重大挑战,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实现共同富裕不是“笼络民心”的空话,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之一。只有不断强化共同富裕实践,才能更好地将国家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恢弘、最壮观的实践图景,共同富裕目标在拥有巨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实现,必将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增添新色彩,也将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导向。

(四) 增强和谐共生信念,在“遵规律”上实现绿色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3]49|5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其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元素,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治理,构建一体化生态治理体系。其二,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加强重要江河、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要科学推进对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行动,落实耕地休耕轮作制度,从源头上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度是重要保障。首先,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构建更为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用更严格的制度、更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其次,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健全自然资源利用、绿色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根源上保护自然资源。划定主体责任范围,严格落实相关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制,不断完善有关部门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提升绿色发展在考核体系中的所占比重,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作用,以此来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将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从政府层面看,要不断加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倡导全民绿色行动,在规章制度完善与规范层面上下功夫,从意识层面深化人民对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从而提升绿色行动自觉性。从个人层面看,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公民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为生命共同体意识,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尊重自然发展客观规律,处理好个人私欲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从而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理论遵循,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损害自然、谋求发展的路径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实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只有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信念,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接续突破。

(五) 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在“谋发展”中践行开放共赢

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门的不断敞开,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同样离不开中国。

首先,要在推进世界和平发展进程中实现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努力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跃升,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推进世界和平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上贡献自身力量。

其次,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原则,又要坚持实行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独立自主是我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国家独立是国家得以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始终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这是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原则。以此为基础,始终要坚持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坚持独立自主基础上实现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即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内外部性资源,实现更为稳固、更为均衡的发展。

再次,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因此,中国必须努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安全倡议,世界其他各国也应积极投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来,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努力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将和平发展观熔铸其中,这是由中华五千年文明基因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正确道路。只有始终坚持和不断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在“谋发展”中践行开放共赢,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全人类文明的发展。

四、 结语

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诞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文明范式跃上人类文明史舞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接续发展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其蓬勃向上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文明共识的强大号召力必将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文明的接续发展提供积极力量和重要参照。“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1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3.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43|444.

[5]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4(01).

[6]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1.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

[8]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71.

(责任编辑文格)

Generation Logic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CAO Sheng|liang, CAO Xiao|man

(School of Marxism,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205,Hubei,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created a new road of Chinese|type modernization and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course of a century of struggle.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form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type modernization practice,and is mutually integrated with Chinese|type modernization,forming a new paradigm of civilization that integrates people first,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mmon prosperity,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has an important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paradigm of human civilization.It is based on the revival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generation logic,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follows the basic viewpoint of Marxist civilization view,which is accumulated in the call of the times and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not the “completion ti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but the “ongoing time”.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we must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people first and make practical achievements in“solving problems”;we must implem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pproach and find the best answer to “promote coordin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hand in satisfactory answers on “increasing well|being”;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belief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realize green development in “following the law”; we should deepen the strategy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he open and win|win strategy in“seek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Marxist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Chinese |type modernization

猜你喜欢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