鲽形目鱼类剥制标本的无毒无害制作方法

2023-07-13 10:41安玺霖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7期
关键词:黄盖形目鱼鳍

●安玺霖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鱼类剥制标本用于科普教学可长期保存和陈列展览,为鱼类的识别、分类等工作提供参考,也可作为工艺品供玩家收藏。鲽形目作为鱼类中重要的一大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域,种类繁多,肉味鲜美,自然产量大,是全国乃至世界公认的高级经济鱼类,无论在水产业,还是在鱼类科学领域,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地位。然而鲽形目鱼类体型特殊、鱼皮较薄、油脂含量较高且死后易腐败不易保存,剥制标本制作难度较大,需要一定的制作经验和功底。

传统的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存在工艺繁琐、制作周期长、易受外力损坏、风干过程中容易变形、成品不逼真等一系列问题,且大多使用三氧化二砷、苯酚等对环境和人体具有严重毒害且价格昂贵难以获取的药品,因此,国内的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需要改进。经过多年不断制作研究,总结出新制作方法,该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只使用浓度为95%及以上的乙醇固定,能快速固定鱼体造型且易于皮肉分离;用次氯酸钠溶液擦拭脱脂,效率较其他脱脂剂更高,且易于获取,对人体伤害较小;用赛璐玢修补加固鱼鳍,在外观上既与鳍膜相似,又能起到加固鱼鳍不易受外力损坏的作用,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便捷、少毒少害、易于学习制作、成品更加逼真、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1 剥制前的准备

1.1 材料选择

2022年3月上旬在大连的一家海鲜市场购买活体黄盖鲽一尾。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yokohamae),属鲽形目、鲽科、黄盖鲽属。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均产。肉味鲜美,是一种常见的鲽形目经济鱼类。

1.2 测量记录

标本制作之前,对鱼的全长、体长、体高、眼径等各部位进行测量记录,并拍照记录鱼生活时的形态和体色,作为制作假体和后期上色的重要参考依据。

1.3 工具和药品

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95%以上浓度的乙醇、脱脂棉、次氯酸钠饱和溶液、樟脑粉、凡士林、硬质固体泡沫塑料、医用针线、义眼、颜料、清漆等。

2 制作流程

2.1 剥制前的准备工作

用湿毛巾包裹鱼体,待其自然死亡后,用解剖刀沿无眼侧侧线划开,直到尾基部。摆好想要的造型,用95%及以上浓度的乙醇浸泡2~3 d,直至鱼体僵硬完全定型。洗去鱼体表面的黏液(图1)。

2.2 剥制

经过2~3 d的浸泡,鱼体完全定型,鱼皮变得富含韧性不易损坏,易与鱼肉分离。在切口处找到鱼皮与肌肉的分界处,用解剖刀慢慢将鱼皮与鱼肉分离,注意使用解剖刀时的力度和刀刃的角度,避免划破鱼皮。剥至支鳍骨时,用解剖剪将支鳍骨剪断,鱼鳍基部的皮最为脆弱,在剥制时极易断裂,若大面积断裂则全鱼即废。身体剥完后慢慢向头部剥离,先剥头盖骨,直到脸颊、眼球,再到嘴的基部,剪断嘴基部的骨头,完整鱼皮剥制完成。剥制好的鱼皮和鱼肉(图2)置于95%的乙醇中浸泡保存, 直至进行脱脂和假体制作。

图2 剥制好的鱼皮和完整鱼肉

2.3 脱脂

将鱼皮从乙醇中取出,展开铺平,待鱼皮表面乙醇风干后用解剖刀刮去残留的鱼肉。用镊子夹取脱脂棉,蘸取饱和次氯酸钠溶液涂抹鱼皮内侧,再用干脱脂棉擦拭,反复多次直至干脱脂棉擦不出颜色即可,此时鱼皮内的油脂被完全脱去。脱脂后的鱼皮放入清水浸泡直至鱼鳍完全展开。

2.4 假体的制作

根据剥出来的完整鱼肉和测量的数据,用硬质泡沫塑料雕刻打磨出与鱼肉1∶1吻合的假体(图3)。

图3 制作好的假体

2.5 填充缝合

将樟脑粉与凡士林混匀,涂抹在鱼皮内侧,将假体置入鱼皮中,用内缝法沿刀口缝合,缝合时需不时在鱼皮和鱼鳍上喷水,保持鱼皮湿润。用内缝法缝合,缝合口不明显,在外观上与侧线相似。

2.6 后期整理

将鱼鳍用清水润湿后完全展开,用硬纸板、回形针固定,将鱼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完全风干后取下硬纸板和回形针,此时鱼鳍呈完全张开挺直的状态。用赛璐玢修补加固鱼鳍,修剪鱼鳍边缘。根据测量的眼径和鱼生活时眼睛的颜色选择合适的义眼安装在眼眶处,参考鱼生活时的照片精确上色,颜料风干后在鱼体表面喷涂清漆(图4),清漆风干后,一件黄盖鲽剥制标本即制作完成。

图4 修补加固后的黄盖鲽尾鳍

3 制作成品

通过以上操作,得到一件活灵活现、颜色与生活时相似度极高,大小与生活时完全一致的黄盖鲽剥制标本(图5)。用以上方法制作的鱼类剥制标本无毒无害,没有异味,坚固不易损坏,可长期保存。以上方法适用于多种成体鲽形目鱼类。

图5 制作好的黄盖鲽剥制标本成品

4 讨论

通过对黄盖鲽剥制标本的制作,为鲽形目鱼类的剥制标本制作提供了相关经验,在制作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与不足。

4.1 制作标本用鱼的新鲜度

制作剥制标本的鱼一定要选择活鱼或新鲜度极高的刚死的鱼,鲽形目鱼类在死后极易腐烂,不易保存,新鲜度不够的鱼体异味大,鱼肚破裂,鳍膜破裂,鳍条折断,鱼皮易破损,不适合制作剥制标本。

4.2 剥制

鲽形目鱼类大多鱼皮较薄,延展性较大,在剥制中极易损坏或变形,因此在剥制前使用95%及以上浓度的乙醇浸泡,这样鱼体才能完全定型。经过乙醇浸泡固定的鱼皮韧性极强,不易损坏,大大减小了在剥制过程中鱼皮因抻拉而变形的可能。

因鲽形目鱼类体型特殊,剥制标本所展示的是有眼一侧,所以本次制作选择在无眼侧沿侧线开刀,用内缝法缝合后的刀口在外观上与侧线相似,与在腹部等地开刀相比,缝合口明显度降低。鱼类头骨中的油脂含量较高,若只掏空鱼头内容物,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深度脱脂,若鱼头骨脱脂工作不到位,一段时间后标本会从头部析出大量油脂,严重影响标本外观和使用寿命,析出的油脂还容易引起虫蛀。本次制作将鱼的头骨剥出,提高了脱脂效率,但更考验制作者的剥制水平。

4.3 脱脂

脱脂在动物剥制标本制作的过程中是一项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脱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标本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在脱脂过程中使用次氯酸钠饱和溶液擦拭的方法,降低了脱脂工作的难度,对人体危害也远小于苯酚、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脱脂效率较乙醇、汽油等有机溶剂浸泡也明显提高。但因次氯酸钠溶液腐蚀性较强,如果用次氯酸钠饱和溶液浸泡鱼皮,则易使鱼皮水解;同时次氯酸钠具有挥发性,散布在空气中会刺激呼吸道,因此制作者在脱脂工作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呼吸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到伤害。

4.4 假体的制作

参考完整鱼肉和测量数据制作的假体,在大小和形状上与鱼肉相似度极高,填充后形状规则,与鱼皮完全吻合,使标本成品不会因外力影响而变形。选用硬质固体泡沫塑料制作假体,具有材料易于获取、价格便宜、切削难度小、质地较轻等优点。

4.5 鱼鳍修补与上色

风干后的鱼鳍质脆,在搬运过程中或碰撞后极易损坏,一旦损坏将无法修补复原,因此鱼鳍在风干后需要修补加固至结实不易损坏的状态,而赛璐玢作为一种常见的半透膜材料,价格便宜易于获取的同时在贴附鱼鳍表面之后能使鱼鳍坚固不易损坏,还能很好的着色。大多数鲽形目鱼类死后体色较生活时差异较大,有些种类甚至在死后明显褪色,尤其是风干后的标本,原体色会随着风干程度逐渐褪去,为了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一件鲽形目鱼类剥制标本,上色前应参考鱼生活时的照片调配合适的颜色精确上色。

4.6 标本成品的日常保存

制作好的标本成品在保存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受潮发霉,最好安装挂钩或者相框陈列,需定期检修。

5 总结

本次试验选择了体型中等的黄盖鲽进行剥制,成功制作了一件黄盖鲽剥制标本,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材料易于获取,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较传统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方法具有先进便捷、少毒少害等优点,大大缩短了标本制作周期,在鲽形目鱼类剥制标本制作方面有所突破。本制作方法能否适用于体形更加奇特的鲽形目鱼类如半滑舌鳎的剥制标本,有待进一步试验和探索。

猜你喜欢
黄盖形目鱼鳍
鸡形目鸟类巢址选择研究进展
鱼鳍如何兼顾强度和韧性
不同鸟类卵壳元素含量的差异比较
仿生类鱼鳍翼力学性能的数值研究
为什么金鱼死了肚子向上翻
周瑜打黄盖
东海鲽形目种类组成与资源量评估
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
我们探究鱼鳍
毛泽东称赞黄盖有“革命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