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绿化植物配置

2023-07-13 10:41田建芬张家口市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心河北张家口075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7期
关键词:康巴诺尔观赏性

●田建芬 (张家口市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湿地是自然界价值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1]。张家口市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总面积为345万亩,占全省湿地总面积24.5%,位居全省第二。为保护湿地资源,张家口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设湿地公园是主要方式。目前,张家口市已建成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8个省级湿地公园,共占地68.12万亩,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绿化植物的配置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关系到园林内部的景观营造、湿地公园整体的建设质量和湿地功能性的实现[2]。基于此,本文对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绿化植物配置作出探讨。

1 湿地公园概况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康巴诺尔湿地公园)是张家口市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114°35'06"~114°36'32"E,41°49'05"~41°50'33"N。康巴诺尔湿地公园位于冀蒙结合处的坝上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为1450 m。其属于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50 mm左右,夏季凉爽,雨热同期,日照时数为3100 h。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属于北方干旱区,是以内陆咸水湖和咸水沼泽为主的高原湖泊湿地,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和重要性。康巴诺尔湿地公园是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高原天然湖泊湿地,总面积为359.6 hm2,湿地面积高达203 hm2,水面积156.6 hm2,湿地率达39.7%。湖水没有明显的汛期,11月份至翌年4月是湖水的结冰期,平均水深1.2 m,最深处为3 m。康巴诺尔湿地公园中现有园林绿化植物64种,其中乔木14种,灌木17种,草本33种;常绿植物6种,落叶植物58种;分属30科54属,乔木以杨柳科居多,灌木以蔷薇科为首,草本植物以菊科为首[3]。

2 绿化植物配置方式

康保县按照张家口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见,大力实施县城绿化工作,加强湿地公园的绿化工作,种植了樟子松、云杉等常绿树种,京桃、李子、杏子等经济树种,丁香、玫瑰、菊花等观赏性树种,还有石竹、狼毒、黄杨、白刺、山板榆等灌木树种。公园内的绿化植物配置方式有孤植、丛植、散植、行列植和以地被的形式密植等。对于本身姿态优美、观赏性较强的树种,就可以采取孤植的方式,在康巴诺尔湿地公园中,孤植的树种有榆树、油松等。位于开阔的草地、河边、湖畔、高地,能点缀环境,吸引游客注意。散植是自由散点的种植方式,主要用于灌木的种植,用来填充空地,遮挡死角。丛植用于灌木丛和花草植物的种植,行列植用于树冠比较整齐的树种,例如云杉、樟子松等,栽植道路两旁或者是河边、湖畔。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处于高原,水生植物较少,湖中植物以睡莲、水葱为主。通过各种植物的相辅相成,形成了湿地公园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康巴诺尔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多选用本土树种,外来树种较少,樟子松、丁香、美国红枫是比较常见的外来树种。

3 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的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湿地保护和经济性原则。

3.1 因地制宜原则

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属于干旱区,位于张家口市的坝上高原,境内以咸水湖和咸水沼泽为主,植被类型属于半干旱草原型,所以,湿地公园内的植物设计按照草原景观设计,园内的植被恢复整体以草原风貌为主要特征,栽植的乔灌木为杨树、榆树、樟子松、桦树、山杏、山桃、云杉、柳树、柠条、丁香等。在湖畔边栽植的植物耐水湿,耐盐碱,例如柳树。湿地公园依据自身地形地势设计了“一山、三场、六园、二十四石、五十种花木”的园林景观,增加了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协调性。

3.2 湿地保护原则

湿地公园内的植物配置以不破坏湿地原有物种为原则,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4]。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将园区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是管理服务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和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是为湿地公园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场所,位于公园西部,地势较高,离公路较近,方便管理和接待游客。保育区,位于公园中部,主要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有沼泽、浅滩、深水、曲岸、岛等多样的生境环境,水分条件较好,植被长势好,该区是园内各种水鸟活动、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为保护这部分湿地资源,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在建设时基本上不会对此区域进行开发。此区域内基本上为野生植物,包括芨芨草、碱蓬、细叶苔草、羊草、盐地碱蓬、灰绿藜等90种。恢复重建区,位于公园北部、东南部,主要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湖岸等进行修复建设,在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可以人工栽植植被,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3.3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功能、美化环境和营造意境的前提下,植物设计遵循经济性原则,合理分配资金,节约资源,减少造价,选用经济效益高、成活率高的植物,以较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5]。康巴诺尔湿地公园的植被恢复选用乡土植物种类,乡土植物种类有较强的适应性,栽植过后容易成活和养护,节省了引进植物种类的成本。同时,公园内也栽植了大片的经济性树木,例如“六园”中的李子园和京桃园等,容易成活且经济效益高,。

4 存在的问题

4.1 乔木种植较少

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内的绿化植物种类较少,共有30科54属,其中乔木只有14种。乔木是园林植物景观中不可缺少的树木种类,可种植在公园内的任何地方。但是,由于康巴诺尔是咸水湖,能种植在湖边的乔木只有柳树。园区内乔木的种植频率较低,以灌木丛和草本植物为主。康保县降水少,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游客多在夏季游玩,公园内可供遮阳的设施较少,在炎热的天气下会影响游客的观赏游玩体验。

4.2 水生植物缺乏多样性

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内的水面积高达156.6 hm2,水生绿化植物仅有睡莲、菖蒲、水葱、芦苇和千屈菜。耐盐碱的仅有水葱、芦苇和千屈菜,这就导致了水域景观植物单一。湿地公园内水面积较高,但是水生植物种类缺乏多样性,水域景观观赏性较低。

4.3 冬季园内缺乏观赏性

康巴诺尔公园内的绿化植物观赏性集中在夏秋季节。到了冬季,树叶凋落,花朵枯萎,鸟类南迁,园内缺乏观赏性。园内的常绿植物只有6种,并且栽植较少,仅有油松、樟子松等。冬季园内景色萧条,影响湿地公园的收益。

5 绿化植物配置优化策略

5.1 丰富树木种类,增加乔木和常绿树木的种植数量

提高乔木和常绿树木的种植面积,视具体情况可在公园内的休闲小广场、游乐区、林荫道、防护林带、科普教育馆以及服务设施绿化区等多种场所种植。半干旱地区土壤容易盐碱化[6],加之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内多为咸水湖和咸水沼泽,因此,应多选择耐盐碱的树种。可以增加湿地公园的建设经费,引进耐寒、耐盐碱的树种,结合树木的生态习性栽植到合适的地方。湿地公园可以引进的树种,见表1。

表1 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可以引进的树种

5.2 引进水生植物,丰富水域景观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方面,应当有规律地划分种植,根据气候适当种植季节性植物或常绿植物,以丰富的植物形态差别改造自然的景观形态,使湿地公园植物有景观性的变化,并为湿地栖息生物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栖息地[7]。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内可以引进的水生植物,见表2。

表2 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内可以引进的水生植物表

水生植物的配置应注意色彩搭配,一般来说,可以将红美人蕉、千屈菜和睡莲组合成一组水域景观,香蒲、芦苇、千屈菜、睡莲组合成一组水域景观。水边植物配置利用丛植、片植、散植的配置方式,点缀于水边;浅水区可种植叶形宽大的挺水和浮叶植物,以营造水生植物的群落景观,应疏植;深水区应采用沉水植物+部分漂浮植物的组合,以净化水体。

6 总结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张家口市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既能美化城市环境,又能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湿地公园中的植物配置是关乎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需要结合湿地公园的地理条件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在康巴诺尔湿地公园中,可适当引入一些外来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种类,美化景观,增强其观赏性。

猜你喜欢
康巴诺尔观赏性
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康巴学人
——林俊华
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大都会歌剧院开季《诺尔玛》:三位女高音各具特色
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从家居风水谈观赏性植物室内摆放
康巴雄鹰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观赏性芳香植物在漯河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分析